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國力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國力共有405項結果
國際總經

A股沒起色,中國旅遊消費也拉警報!坐車、吃飯實名制,住宿還要刷臉,老外快瘋了

「中國現在很可能走向日本模式,90年代的日本開始走向失落20年長期衰退的風險」「日本模式有什麼不好的,你看人家日本這二、三十年過的也挺好的。我看中國怕要走向拉丁美洲模式,那才糟糕呢!」「拉美模式又不是最壞的,你們不覺得是要朝俄羅斯化嗎?」第四個人要接著說,大家叫他打住了,賭他一定是要接著推演到北朝鮮化了!

日期:2023-09-07

政治社會

中國經濟衰退會導致台海關係更危險?學者:想與中國談和平統一,這不是選項是「投降」

最近中國發生許多影響全球經濟的壞消息:製造業活動縮減、出口下降、房地產面臨嚴峻難關、消費者物價進入通縮、青年失業率創新高等。

日期:2023-08-28

政治社會

蔡英文執政最後一本總預算「堅持壯大台灣」!8年預算年年成長,為何負債比能減少?

總統蔡英文周一(8/21)下午在總統府聽取行政院「113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簡報,並經過會議充分討論後表示,雖面臨疫後全球經濟放緩,但臺灣經濟情勢穩健,要歸功於2,300萬人民的共同打拚。蔡英文表示,政府加大對基礎建設的投資,也是八年臺灣經濟脫胎換骨的關鍵之一。總統強調,她所做的就是投資未來,不是債留子孫,而是開源節流、穩健財政、壯大國家。她強調,她的任期剩下不到一年,執政團隊仍一本初衷,謹守財政紀律,持續為建設國家、照顧人民、壯大臺灣,打下更好、更堅實的基礎。

日期:2023-08-21

政治社會

Google、Meta賺走大半廣告收入…當新聞媒體淪為數位平台的「佃農」,新聞議價怎麼做?

以Google、Meta為主的「數位平台」成為民眾接收資訊的主要管道,但這些科技巨頭賺走大部分的數位廣告營收,產製內容的新聞業者無法獲得合理收入。政大新聞系教授劉昌德指出,若把平台比喻成地主,新聞媒體猶如被收取太高租金的佃農,而「新聞議價」的概念就像「三七五減租」,為新聞媒體建立合理分潤。

日期:2023-07-28

國際總經

日本再起,這次是真的!

沉睡30年的日本股市,在今年突然發威,成為亞洲股市漲幅第一的市場;其中的日本五大商社、軍工股、科技股、銀行股、傳產龍頭股等,都出現股價顯著上漲。

日期:2023-06-19

傳產

銷售即國力

銷售是最直接的國力指標,從Costco的銷售數據來看,韓國商品近年來進入了成長的高峰期。相較之下,台灣產品雖強,但在包裝、行銷等方面較缺乏國際化布局,以至於在國際領域裡有所欠缺。

日期:2023-06-07

金融

走出失落三十年 日本製造業復興 日股重啟動 投資搭乘龍頭企業順風車

今年來,日本相關話題盤踞各大新聞、社群平台版面,從各國觀光客湧入日本、日本商品變便宜,到台積電到熊本設晶圓廠、巴菲特投資日股等。日本,這回不一樣了,具有傲人製造實力的龍頭企業悄悄掀起製造業復興,成為國際投資人「錢」進日本焦點,更是本波日股創高重要力量

日期:2023-06-05

國際總經

日本人心中一生必住「御三家」飯店之首!百年歷史東京帝國飯店如何挺過疫情虧損,搶攻富人荷包?

歷經三年的疫情衝擊後,今年疫情正式解封,全球交流終於再度重啟。御三家中的帝國飯店集團沉寂三年,準備緊抓大批觀光客回流的腳步,創造更多的客源與營收,但在飯店業競爭激烈下,業者又該如何應對進退?

日期:2023-05-25

政治社會

香港作家李怡遺作《失敗者回憶錄》:一生追求民主自由,卻不斷感受價值敗壞的悲哀

從來只有成功人士會寫回憶錄,失敗者的回憶錄誰要看?我在「世道人生」專欄的告別篇最後表示「將會向愛護我的讀友,細說我一路走來的失敗的人生」,有不少讀友留言說不接受「失敗的人生」的說法,他們認為我的人生是成功而不是失敗的。就個人、家庭和事業這3方面來說,我的人生成績單當然絕非失敗。有點成績的原因主要決定於我生活的時代和環境,就像美國股神巴菲特說他的致富是因為他中了卵巢獎券一樣,我因為成長和志業開展期是在殖民地的香港,而且處於海峽兩岸和香港經歷大轉折的時代,「國家不幸詩家幸」,劇變刺激寫作者的思緒,而港英時代的法治及在97後一段時期的延伸,為自由的編輯和寫作生涯提供了保護傘,這是我人生之所以稍有成績的幸運因素。現在香港的年輕作家,才學在我之上,也沒有這樣的好運氣,要以寫作來維持生計都困難,真為他們惋惜。但回顧我一生的追求,卻是不斷的感受理想破滅、價值敗壞的悲哀。多年前,香港電台舉行「香港書獎」的頒獎禮,邀我參加,主持人問我,在香港電台主持《一分鐘閱讀》節目多年,是否覺得香港的讀書風氣有了改善,我回答說,我一生所主張所推動的事情,社會總是向相反趨向發展的,無論是閱讀,獨立思考,或民主自由,都如是。這就是我所指的失敗的人生。理想破滅在幾十年前就發生,當一個希望升起又接著破滅之後,我就對馬克吐溫的話深信不疑。他說,悲觀者與樂觀者的區別,是悲觀者掌握的資訊較多。對人類社會了解越多,對人性知道得越多,就越是不能樂觀。但悲觀不等於要消極。以寫作為終身志業的人,必須忠實於自己心中所想、所信奉的價值觀,我手寫我心,才對得起自己從事的工作。當然,所信奉的思想價值觀會經不起現實考驗而改變,那就仍然要忠實於這種改變,繼續我手寫我心。悲觀而積極,明知推動的價值難以實現仍然要推動,既是職責所在,也是為了實現自己,為了無愧於自己的一生。在事實敵不過謊言、真理敵不過強權的世界,在權錢色騎劫所有價值體系的世界,作為一個忠於自己的寫作人,很難避免不停地產生挫敗感。尤其是我寫作的時間如此長,面對的中國、台灣和香港的轉變如此大,回想我一生推動的不同時期的目標來說,我想到的無疑就是一個個挫折,是實實在在的「失敗的人生」。在以後的文字中,我會盡可能憑記憶講一個失敗者的故事。警惕我寫作的只有一點,就是避免陷入羅生門故事的美化自己的怪圈。而我在不斷挫敗之後仍然願意與讀友、特別是年輕讀友分享失敗人生的原因,是我常想起據說是邱吉爾的名句:「成功不是終結,失敗不是終結,唯有勇氣才是永恆。」一個人的失敗人生或是一個人的終結,但不是後來者的終結。一個人的勇氣是他的永恆,也是後來者的永恆。這句話推動我寫這個失敗者的故事,也是一直都是小有勇氣的故事。(原文發布於2021年4月19日)

日期:2023-05-25

政治社會

台海觀察系列報導》日本軍事專家語出驚人:台灣人想保台抗中 為何最佳線索是「老喊要反攻大陸的蔣介石」?

「唯有眾志成城,方能將習近平變為第二個蔣介石。」長期研究美中台關係的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教授,也是前日本防衛省防衛研究所主任研究官的松田康博認為,台灣想要保衛自己,不讓對岸武力侵略成真,理想策略有兩個,而且彼此高度相關。第一是「『不是今天』理論」,也就是設法拖延對岸真正動武的時機。第二是促進「習近平的『蔣介石化』」。簡單來說,1960年代蔣介石在位時,曾經認真計劃反攻大陸,惟受到客觀條件限制,反攻大陸的可能性隨著時間過去而愈來愈低,最終只是淪為口號。松田康博認為,台灣人想要保衛家園、嚇阻可能的中國武力進犯,就是要提高中國動武的成本及風險,維持各國對中方動手的嚇阻力量,以促使習近平重蹈當年蔣介石的覆轍,最終讓武力犯台只是口號。

日期:2023-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