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呼吸困難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呼吸困難共有334項結果
全台防疫報導

家長注意!幼兒莫德納估7月中下旬開打,200萬劑NOVAVAX疫苗要來了,到貨時間曝光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8)日公布國內新增53,707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53,643例本土個案及64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81例死亡。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本土病例數比昨天下降2.8%,以各縣市數據來看,病例數最多的台中市和高雄市,今也都降到單日8千例以下,中南部呈現緩降情形。此外,食藥署於6/17核准莫德納疫苗用於6個月至5歲兒童接種,羅一鈞表示,幼兒莫德納已經在原先採購合約中,希望7月份能到貨,預計可在7月中下旬開打。至於台灣預訂200萬劑NOVAVAX疫苗,也有望在7月陸續到貨。

日期:2022-06-18

全台防疫報導

不只兒童MIS-C,成人可能已出現MIS-A!她曝6大症狀,好發年輕男性…指揮中心回應了

指揮中心週二(6/14)宣布新增123死,當中有2名40多歲男性,本身無慢性病,都是居家照護解除隔離後死亡,這也讓國健署前署長邱淑媞懷疑,「台灣可能已出現MIS-A(成人多系統發炎症候群)」。不過,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在今(6/15)下午記者會上表示,昨天死亡的這兩人年齡為40歲,並非20多歲,加上發病到死亡的時間未滿兩周,和MIS-A三周以上才會出現的時間點不同,他個人評估,「MIS-A機率不是那麼高」。

日期:2022-06-15

健康

北市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63歲以上就能打!發燒、畏寒、胸痛…7種肺炎病癥「長輩要更小心」

北市衛生局宣布,原本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對象為65歲以上長輩,現在將擴大至63歲以上,只要是設籍台北市的63至70歲長者,可以接種1劑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71歲以上不限設籍地都能接種,預估符合接種資格人數可以增加73041人。

日期:2022-06-15

全台防疫報導

害怕「長新冠」腦霧、肺纖維化?快篩陽確診後「快篩陰」就算康復?病毒仍會停留28天...3解方在這

本土確診人數增加,雖然這波Omicron變種病毒大多都是輕症,有些人染疫後仍會留下「長新冠」後遺症。中醫師陳潮宗就分享「清熱解毒方」、「聖肺愈喘湯」、「益氣聰明湯」3種湯藥方,幫助確診康復民眾,減輕病毒留下的傷害。

日期:2022-06-13

全台防疫報導

我快篩陽確診康復卻得「長新冠」怎麼辦?9大症狀、長新冠門診怎麼掛、清冠一號如何吃「一文讀懂」

本土疫情未歇,許多人不幸染疫,有些康復者飽受「長新冠」(Long Covid)症狀所苦。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多數確診者會完全康復,但有10%至20%的人會經歷各種中長期的影響。全球染疫5億人口中,有高達20%的人可能面臨長期新冠的影響。

日期:2022-06-12

全台防疫報導

「長新冠」暴增近800例,一圖看懂9大症狀…六都感染率曝光,陳時中:中南部還在高原徘徊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9)日公布國內新增72,967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72,921例本土個案及46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211例死亡。

日期:2022-06-09

全台防疫報導

被「長新冠」折磨,台灣逾百例收案、有這症狀「恐致肺纖維化」!確診亡火化能變通?陳時中這樣說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週三(6/8)公布國內新增80,223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80,195例本土個案及28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59例死亡。

日期:2022-06-08

全台防疫報導

死亡案例152再創高!本土+68118例、再添2兒童腦炎 1歲男童「先天性心臟病」確診3後病逝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4)日公布國內新增68118例本土個案及33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52例死亡。值得注意的是,兒童中重症案例中,今日分別有5歲、6歲男童兩例腦炎案例,目前皆給予瑞德西韋投藥治療,持續住院觀察中;不過死亡個案中,一名1歲男童,因為有先天性心臟病、長期住院使用呼吸器,5/28出現呼吸困難現象,雖然投藥仍病況未得好轉,5/31病逝。

日期:2022-06-04

健康

把握黃金投藥期,降低住院、致死率 具重症風險確診者 才服用抗病毒藥物

目前有兩款新冠肺炎抗病毒藥物通過衛福部食藥署緊急使用授權(EUA),其藥物皆有各自療程、副作用及相關適應症,唯有先了解,「藥」用時才不會慌亂。

日期:2022-05-18

健康

病人的事永遠放前面!心臟權威魏崢確診、不忘分享紓緩「喉嚨痛」妙招:3藥物8食物超有用

心臟科權威、72歲振興醫院院長魏崢傳出確診消息,第一時間他就發訊給員工,分享自己是輕症、但喉嚨發炎、痛到連喝水都沒辦法,魏崢因為憂心不少員工染疫不舒服,因此寫下400多字的簡訊,提醒三大重點以及8種容易下嚥的食物、3種能舒緩的藥物,希望能染疫的人都能夠早日康復。

日期:2022-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