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傳染力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傳染力共有276項結果
全台防疫報導

黃珊珊哀「咳嗽就招異樣眼光壓力好大」!確診康復後心理3變化…後遺症緩解方法、康復門診看這裡

台灣本土疫情進入高原期,目前確診人數多在8~9萬間擺盪,不過單日死亡數不斷飆高,5/26更突破百例,感染科權威黃立民表示,死亡人數通常會比確診數晚個10天左右上升,接下來的「死亡高原期」至少會維持2週,應著重避免新增太多感染者。而確診康復的人雖然多屬輕症,但不少人有咳嗽、體力下降等後遺症,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更透露,確診康復的人一解隔出來,會出現3種心理現象「壓力真的很大」。

日期:2022-05-27

健康

鬆綁「0+7」陳時中曝3理由…會有多少「無症狀感染者」趴趴走?羅一鈞讓數據說話

台灣為何從一開始的堅持病毒清零,走向逐步開放與病毒共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和病毒的特性有關係,剛開始的時候沒有疫苗和口服藥物,致死率又高,因為致死率高才要清零,「致死率大幅降低!這樣的情況下,大家就覺得要跟病毒來共存。」

日期:2022-05-16

全台防疫報導

基隆2歲童燒42.4度轉診不及離世…衛福部指有疏失!基隆衛生局駁並無延遲,陳時中緩頰

衛福部政務次長薛瑞元周一(5/16)出席立法院公聽會時,被問到對於轉診不及造成憾事的看法,薛瑞元說,這次的事件要檢討的是,基隆衛生局沒有善用EOC系統(緊急醫療應變中心)直接查看病房情形。薛瑞元補充,若有經由EOC,就可直接看病房情形,指引轉送醫院,不用一家一家詢問,而中央開會將決議新制,被問到是否有和地方充分溝通,薛瑞元說,之前就已召開過會議,地方在聯絡協調方面不知有何問題,導致當天值班人員不知道可以利用EOC管道快速聯繫。而基隆衛生局也回應,除了使用緊急醫療作業系統,也致電詢問,不到1個小時找到床位,沒有所謂延誤。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在下午記者會緩頰表示,次長沒有要指責任何人,也沒有特別指基隆衛生局怎樣,只是說有這樣程序大家可以善用。

日期:2022-05-16

全台防疫報導

CNN:中國清零爆亂象、台灣選共存抓緊開放時機 他提醒:現在的台灣應聚焦2件事

台灣本土疫情不斷攀升,相較於2021年5月發布全國三級警戒,政府態度如今從清零走向與病毒共存,和中國上海因封城2個月所出現的亂象形成強烈對比;前副總統陳建仁日前接受美國有線電視網《CNN》訪問,指出台灣要透過封城防堵Omicron擴散是不可能,反而在疫情下,現在國內更應該要聚焦2件事。

日期:2022-05-15

國際總經

剛鎖國就疫情炸裂!北韓防疫破功,單日爆1.8萬例、6死…「怪病」傳播逾35萬人發燒

北韓官方週四(5/12)證實,國內爆發新冠肺炎疫情,週五(5/13)宣布,單日已1.8萬例確診,至少6人死亡,象徵北韓過去採取的嚴厲防疫措施「破功」。事實上,北韓自4月底以來,就開始出現原因不明的發燒疾病,全國超過35萬人出現發燒症狀。外界認為,北韓醫療資源不足,疫苗施打覆蓋率過低,如今國內爆發疫情,恐怕將導致16萬人死亡。

日期:2022-05-13

政治社會

中研院士郭沛恩:善用健保資料庫 預立治療計畫 對抗疫情高峰 台灣有獨門武器

專家預估,到五月下旬,國內新冠確診數高峰恐突破十萬,中研院士郭沛恩接受《今周刊》訪談,具體建議防疫政策調整方針,盼助指揮中心控制疫情。

日期:2022-05-11

全台防疫報導

防疫保單理賠認定有解!產險公會也讓步,「有條件同意」數位證明取代醫師診斷書

編按:本土疫情大爆發後,燒出防疫保單理賠亂象,壽險公會週二(5/10)發布新聞稿表示,為了避免大量民眾蜂擁至醫院申請診斷書,產生醫療排擠,同意以「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作為新冠診斷證明書的替代文件,但保險公司仍得保留事後查核之權利。而產險公會下午發表聲明,「建議所屬會員公司於受理理賠申請時,不限於固有之書面診斷證明,並請考量受理同一性質足資證明效力之數位證明文件」,與先前表態不配合,有明顯的讓步。可說是壽險、產險公會都同意,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可取代醫師診斷書。

日期:2022-05-10

國際總經

與病毒共存不等於沒代價…英國經驗給了台灣這3個啟示 疫情結局未必能如你所願

2022年2月21日,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正式宣布「與病毒共存」政策,自2月24日起,開始將新冠肺炎視為流感等傳染病,取消包括確診後的強制隔離、接觸史追蹤,以及進入公共場所前,須出示篩檢結果等限制措施。

日期:2022-05-09

國際總經

新冠最糟還沒到?會再有另場大流行病?比爾蓋茲警告:升息打通膨,恐致全球經濟放緩

編按:全球新冠疫情已過2年多,微軟共同創辦人比爾蓋茲 (Bill Gates) 警告,未來將出傳染力更強、更致命的變異毒株,最壞的情況可能還在後面。而他在周日上CNN節目時表示,包括美國、英國和印度在內的許多國家,已經開始升息來遏制通膨,蓋茲認為,這最終將導致經濟放緩:「我擔心這樣的走空趨勢(the bears)是有強力的理由,我真的蠻擔心的。」根據彭博億萬富豪指數,蓋茲坐擁1230億美元財富,是全球第4大富豪。蓋茲表示,俄烏戰爭推升大宗商品價格,加上新冠疫情肆虐全球,政府債務水準已經很高,而且出現一些供應鏈問題。國際貨幣基金(IMF)上個月大幅下調全球成長預測,預計俄烏戰爭及中國的防疫封控措施,會導致通膨更進一步惡化。另外,蓋茲也說,疫情對與年長者、肥胖或糖尿病相關的嚴重疾病風險已經大幅降低,但新冠疫情不是最後一場的全球大流行病:「全球將迎來另一場大流行病,可能是與冠狀病毒不同的病原體。」

日期:2022-05-09

全台防疫報導

疫情匯報/蔡英文啟動4大防疫新措施、柯文哲:必要時軟性封城!侯友宜提「每天快篩陰就可出門」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6)日公布國內新增6,339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6,295例本土個案及44例境外移入,3天累計本土超過1.5萬例,總統蔡英文今天前往指揮中心視察,為防疫同仁打氣。蔡英文說,目前疫情還沒到高峰,確診數會持續增加,但有99.68%是輕症或無症狀,重症率0.03%,致死率0.01%,對於疫情變化,指揮官、指揮中心、專家小組都已經做好準備,因應不同階段與狀況的疫情挑戰。

日期:2022-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