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健康檢查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健康檢查共有442項結果
健康

她為減肥3年不吃早餐,竟長2公分膽結石!「再拖下去得開刀…」醫揭為何不推168斷食法

一名40歲女性,為了達到控制體重的目的,3年來不吃早餐,卻在不久前就醫發現體內有一顆2公分大的膽結石,讓她相當擔心。對此,胃腸肝膽科名醫蕭敦仁表示,養成三餐定時定量的好習慣,「早餐不吃會增加2成膽結石風險」,若要控制體重,蕭敦仁建議三餐都吃7分飽,效果一樣好。

日期:2023-08-09

漾台中:富市台中X新好生活

美好家園的守護者 愛心英雄 行善台中

天光剛亮起,導護媽媽高舉旗幟護送學童過馬路,志工協助長者登上復康巴士,醫療巡迴車正在山路上顛簸前行。尋常的每一天,城市的每個角落,都有人不求回報地默默奉獻,無論來自何方,是什麼樣的背景,他們個個都是守護家園的愛心英雄。

日期:2023-08-07

職場

陳晉興今升任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力推肺癌篩檢救國病:「病人把生命託付給你,你怎會不把電話給他?」

編按:原任臺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副院長的陳晉興,今(8/1)日升任臺大醫院外科部主任。56歲的陳晉興是知名肺癌外科醫師,曾醫治前副總統陳建仁,而有「副總統的醫生」之稱,知名主持人陳文茜、台北市長夫人陳佩琪等也都是他的病人。多年來,陳晉興致力推廣肺癌篩檢「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簡稱LDCT),去年7月國民健康署終於將LDCT列入第5癌篩檢,上路僅1年就揪出531個確診肺癌個案,其中8成5都是早期患者,對於四期存活率極低的肺癌患者來說,不啻是爭取到更大的生機與時間。面對已連續19年高居國人癌症死亡率首位的肺癌,陳晉興的使命,是早一點找到肺癌初期的病人,出生在彰化王功偏鄉的他,是如何走上這條防治「新國病」之路?《今周刊》曾於2021年專訪陳晉興,暢談自己從醫心路歷程,以下為專訪內容。(原文刊載於2021/1/20,更新時間為2023/8/1)

日期:2023-08-01

職場

新國病篩檢推手》「病人把生命託付給你,你怎會不把電話給他?」為什麼陳文茜、陳佩琪罹肺癌都找他

編按:原任臺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副院長的陳晉興,今(8/1)日升任臺大醫院外科部主任。56歲的陳晉興是知名肺癌外科醫師,曾醫治前副總統陳建仁,而有「副總統的醫生」之稱,知名主持人陳文茜、台北市長夫人陳佩琪等也都是他的病人。多年來,陳晉興致力推廣肺癌篩檢「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簡稱LDCT),去年7月國民健康署終於將LDCT列入第5癌篩檢,上路僅1年就揪出531個確診肺癌個案,其中8成5都是早期患者,對於四期存活率極低的肺癌患者來說,不啻是爭取到更大的生機與時間。面對已連續19年高居國人癌症死亡率首位的肺癌,陳晉興的使命,是早一點找到肺癌初期的病人,出生在彰化王功偏鄉的他,是如何走上這條防治「新國病」之路?《今周刊》曾於2021年專訪陳晉興,暢談自己從醫心路歷程,以下為專訪內容。(原文刊載於2021/1/20,更新時間為2023/8/1)

日期:2023-08-01

退休

進公司那天就發誓「提前退休」!45歲不婚男晚餐只吃白飯配醃梅,20多年苦存2100萬要做這些事

許多台灣人嚮往到日本生活,不過推特上有日本網友發文表示日常沒有多餘的錢投資,同時附上一張日本電視台說明日本人平均收入為443萬日圓(約99萬元新台幣)的照片,以小家庭為實例計算,平均每月最多僅能存3萬日圓左右(約6700元新台幣),引起台灣網友討論。

日期:2023-07-16

傳產

中國快時尚Shein僱網紅洗刷血汗惡名「工廠整排快樂工人一滴汗都不流」,為何招致行銷災難?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3-07-03

健康

「29歲前,減肥毀了我!」從暴食催吐到3個月去了6次急診...她花2年聆聽身體聲音,31歲瘦了20公斤

減肥毀了我!這是作者金南喜29歲前的肺腑之言。 從小胖嘟嘟很可愛,但長大後,胖嘟嘟卻變成一件「丟臉的事」。15歲開始,她會先吃再催吐,結果卻種下殘害身體的後遺症。外貌至上的社會風氣,161公分53公斤的她第一份工作卻被說,減肥吧,再瘦一點吧。已經一天只吃一餐了,減肥強迫症讓她困在自己打造的地獄中……  25歲,因為那個男人說了一句說「現在這樣也很好」,她睽違十年,吃了一頓唯一沒有催吐的晚餐。但幸福從此降臨嗎?  為什麼努力減肥,卻對自己越來越沒有自信?為什麼努力運動,卻陷入瘦身地獄無法快樂? 13歲到29歲的盲從減肥,搞壞了身體也擊潰了自我形象。作者重新研究自己最需要的四組關鍵字:循環、代謝、消化能力、穩定荷爾蒙。她與身體「溝通」,停止高強度運動與不適合自己的減肥菜單,從最簡單的好好吃飯,到控制假性食慾的一日一點心;從喝水迷思到虛假卡路里,靠著改變飲食,兩年內減掉20公斤,更成功懷上雙胞胎。

日期:2023-06-28

健康

10大癌症殺手》為何台灣大腸癌發生率世界第一?貧血也是腸癌前兆!名醫提醒:3大症狀是警訊

編按:大腸癌已連續15年蟬聯癌症發生人數之首,依據國民健康署最新癌症登記最新資料顯示,2020年大腸癌新診斷個案有1萬6829人,等同於每31分14秒就有1人被診斷為大腸癌;其中男性發生率為女性的1.5倍,每年有超過6000人死於大腸癌,位居我國主要癌症死因的第3位。這些年屢見名人不敵大腸癌病逝,除了66歲作詞人李坤城,還有豬哥亮、賀一航、李國修等人,而去年離世的余苑綺得年僅39歲,身後遺下兩名年幼子女,更令人萬分不捨。大腸癌被稱為「沉默的殺手」,初期並無明顯病徵,且大部分的大腸癌患者沒有家族病史,卻與各種慢性疾病息息相關,有非常大比例是因為後天的生活習慣或飲食習慣所引起。由於近9成大腸癌發生於50歲以上民眾,且發生率隨年齡增加而升高,為降低大腸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國民健康署提供50~74歲民眾每2年1次免費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經實證研究,每2年定期篩檢可降低29%晚期大腸癌發生率與35%死亡率。早期大腸癌易治癒且5年存活率達9成以上,但第4期大腸癌存活率則不到2成。由於早期大腸癌無症狀,但可透過定期篩檢提早發現,因此要「腸」治久安就要定期篩檢,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目的。三軍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饒樹文指出,預防大腸癌,最好的方法就是定期篩檢,也可以多吃益生菌,有助於抑制大腸內有害細菌,減少致癌物的產生。除此之外,出現哪些症狀時要提高警覺、盡早就醫檢查呢?(原文刊載於2022/8/22,更新時間為2023/6/21)

日期:2023-06-28

健康

聲音魔法師歐馬克:健康檢查一下子,攜手幸福一輩子!

金鐘御用司儀工作滿檔忽略健康已在紅燈邊緣「戲劇節目男主角獎,入圍的有…」渾厚穩重的嗓音,歐馬克早已是金鐘獎與各大頒獎典禮的御用司儀。靠著這門「聲藝」,多年來擔任廣播DJ、主持人、專業配音員等多重身分,還被譽為「聲音的魔法師」。

日期:2023-06-21

健康

朱芯儀挺過18次化療、右乳全割將重建…回首灰暗「上廁所整缸血、指甲龜裂痛翻:撐下來就一定能過去

以電視劇《犀利人妻》走紅的藝人朱芯儀,在2022年婦女節這天、也是她的36歲生日,公布自己罹患乳癌的消息,從去年1月開始治療、接受6次化療以及12次標靶藥物。歷經18次化療,她將抗癌歷程寫成新書《保留那個快樂的自己》,週六(6/10)出席記者會時透露,在化療過程中,最嚴重曾因便祕瀉滿了整個馬桶的血,「打完藥一個禮拜內,每次上廁所一用力就是整缸血,很害怕坐在馬桶上」。朱芯儀說,生病的時候吃到肉都是苦味,「有次吃了一口漢堡,我哭了起來,怎麼味覺變這樣,手指甲也一直斷,手關節跟腳全部變黑,可是撐下來就覺得一定可以過去。」她說自己右乳全割,將在8月進行乳房重建手術後就完成治療,每半年追蹤就可以。朱芯儀早前分享,是在2021年11月發現兩邊胸部大小不一,洗澡時自我檢查又摸到「一顆東西」,因此趕緊安排檢查,確認罹患乳癌第二至三期,且已經擴散淋巴。經歷長達1年多的治療與手術,朱芯儀終於完成療程,只要穩定追蹤即可。她近日在IG限時動態曬出打點滴的照片表示,「最後的幾滴藥,第18次,盼這天盼了好久,終於到來。」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黃俊升醫師提醒,乳癌為台灣十大癌症死因的第4位,但早期發現多半預後良好,大部分開完刀,做完化學治療,吃抗荷爾蒙藥物5年,就可結束療程。(原文刊載於2023/1/31,更新時間為2023/6/11)

日期:2023-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