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企業經營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企業經營共有1279項結果
職場

請假為何主管要問原因?她問私生活一定要講嗎 管理階層吐真心話:我不會擋,除非...

有時請假未必有什麼原因,也可能是純粹不想上班,或只是想把假請光。近日有網友發文表示,她主管很喜歡追問請假原因,甚至還會酸她常常出去玩,為什麼請假時,主管一定要問原因呢?貼文曝光後,掀起網友討論。

日期:2024-06-08

政治社會

「台電應該靠自己努力賺錢」!2年補貼4千億要繼續?經長郭智輝:電價一定要反映成本,將提解決方案

台電因為經營虧損,行政院連續補貼台電、現金增資台電,避免台電倒閉,經濟部長郭智輝昨天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答詢時表示,不支持這樣的補助方式,台電應該靠自己努力賺錢。

日期:2024-06-06

政治社會

輝達第2座研發中心設在哪?經長郭智輝:他們還沒來討論!答詢卻語帶玄機「點這地」,電力是考量?

「3兆男」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周二6/4透露有意在台設第二座研發中心,引發多個縣市爭取。經濟部長郭智輝周三(6/5)在立法院表示,經部現在沒有建議輝達設在哪,輝達可以自己選擇;至於是否可能設立在高雄,郭智輝強調輝達沒與他們討論這部分。不過,在選區在高雄的民進黨立委林岱樺,追問若輝達要設在高雄,經濟部要做什麼事?郭智輝允諾會全力協助輝達到達「他希望去的都市」。但郭智輝隨後也充滿玄機地回答林岱樺指出,輝達會自己選擇(廠址),「但以您的指教,他應該會選擇您想要他去的地方(意指高雄)」。

日期:2024-06-05

科技

新人生〉 為新創指路 YouTube創辦人陳士駿推動史丹佛「台灣計畫」 捐兩百萬美元 盼世界看見台灣

從矽谷連續創業家的身分,「向後退一步」的陳士駿,為了提升台灣的地位與能見度、為台灣的科技新創創造比較好的環境,都做了哪些努力?

日期:2024-05-29

職場

雙贏的邀請

當我們提出相對好一點的薪資條件時,表示好市多只剩下一條路── 我們一定要開創比別人更高的業績,讓賣場有更高的營收,這樣才能把成本打平。

日期:2024-05-29

科技

桌球一哥林昀儒「不斷奔跑」典範 ——兼論半導體設備零組件廠翔名

桌球手林昀儒說:「我唯一休息的日子是比賽那一天。」每一個擊球都要揮拍數千次練習養成,企業經營亦是如此,除了演化自己、不停地「不斷奔跑」、持續地「資本支出」,別無他法。

日期:2024-05-22

政治社會

從大航海時代發跡到先進半導體重鎮 百年大商幫、南瀛第一世家獨家口述風雲史 台南400年蛻變記

(今周刊1430)環泥1962年在路竹廠蓋了第一座水泥窯,但因為90年代台灣西部禁止採礦的政策,這裡已經不再做水泥業了。環泥掌門的侯博義一家卻在這塊土地上,蓋起了「利永環球」無塵室及石膏板產線,至於起家厝所在的台南民權路,「是我們心靈的錨」,侯博義父子說,「利」就是祖師爺侯雨利的「利」,「永」則是侯博義父親侯永都的「永」。嶄新的事業、念舊的名字和土地,濃縮了台南幫侯家對「台南」、對「傳統」,以及對「未來」的願景,直到現在,他們都以台南這塊發跡之土為榮。從1624年荷蘭人在台南築造熱蘭遮城,台南「建城」,走過4百年的悠長歲月。1624年,台南接上大航海時代的世界史,讓原本就承載數千年原住民歷史的土地,混入了更多血脈。再經歷清領、日治,直到今日,上世紀原本是一片甘蔗田的南科台南園區,已成為全球半導體先進製程的重鎮,與老城區充滿層次肌理的宮廟、巷弄相輝映。不只侯家,被稱為「南瀛第一世家」的劉家,出身台南的醫師作家陳耀昌、也是世家子弟的台南市副市長葉澤山,每個人都依戀著這塊土地,更從這裡獲得了值得珍視的精神。

日期:2024-05-15

政治社會

最新民調 57.3%民眾認為台灣缺電 但57.2%民眾認同4月調漲電價

電價究竟該不該漲,社會爭議不休,根據媒體最新網路調查顯示,57.2%的受訪者認同今年4月新的電價調漲政策。

日期:2024-05-07

科技

2024地球解方探討全球塑膠公約 價值行動差是永續的最大挑戰

《地球解方 2024永續設計行動年會》由主辦單位5% Design Action,聯合跨領域的五大策略夥伴:電通傳播行銷集團、Kantar凱度集團、聯合線上、TVBS、DreamVok意集設計,已連續四年於世界地球日4月22日舉行。世界地球日辦公室也連續四屆錄影支持年會,世界地球日活動經理Evan Raskin 再次強調今年的主題「多一塑不如少一塑」(Planet vs. Plastics),舉例說明塑膠汙染帶來的全球性影響,包含有毒的塑膠垃圾幾乎存在於地球上的每個角落,從地表最高處珠穆朗瑪峰頂到馬里亞納海溝無處不在。據估計,每年有多達1億隻海洋生物因塑膠汙染而死亡。且塑膠微粒已進入人類食物鏈,平均每人每週攝取約5克的塑膠微粒。研究顯示,長期暴露於塑膠化學物質中,可能導致荷爾蒙失調、神經系統損傷、糖尿病、肥胖,甚至癌症等健康問題。因此世界地球日呼籲到2040年將塑膠生產減少60%,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用品已經刻不容緩!

日期:2024-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