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編按:台灣法律史上歷經再審、非常上訴、再審等救濟程序最複雜的諸慶恩案,於諸慶恩離世後22年,終獲無罪判決確定,並創下我國檢察官成功為死亡被告平冤的司法先例。《今周刊》曾於2021年2月的1259期,以封面故事完整解析監察院對「石木欽案」的230頁報告,揭開司法最黑暗一幕,其中就提到當時台灣高檢署就與富商翁茂鍾案有關的諸慶恩案,決定向台灣高等法院聲請再審,「目的只有一個,還諸慶恩及其家人一個清白」。根據最高檢察署27日新聞稿,本案於台灣高檢署檢察官首次聲請再審遭駁回確定後,最高檢察署林麗瑩檢察官、台灣高等檢察署張斗輝檢察長、黃冠運檢察官及花蓮地檢署陳佳秀檢察長等人仍未放棄,持續以專案團隊發揮「檢察一體」的精神接力救濟,貫徹公義。不僅如此,監委王美玉也在幕後為本案奔走,出力頗多。最高檢察署指出,綜觀全案歷經再審、非常上訴、再審等非常救濟程序前後逾四年,終於使諸慶恩於離世後22年獲得無罪判決確定,創下檢察官成功為已死亡被告平冤的司法先例。
日期:2025-03-27
封關期間「關稅俠」川普頻出招,其中晶片稅更衝著台灣而來,將對台股造成什麼效應?各投資機構分析實質影響,電子、傳產各有風險與機會。
日期:2025-02-05
已故前百利達銀行台北分行經理諸慶恩,20多年前向佳和集團負責人翁茂鍾旗下的怡華公司追債,結果反遭控涉違《偽造文書》、《商業會計法》等罪遭判刑,最終含冤而死,迄今無法平反,高檢署認為本案恐有冤情,向高院聲請再審;高院認定有新事實與證據,週四(1/24)裁定開始再審,但全案得抗告!
日期:2025-01-24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自2018年退休後筆耕不輟,歷時6年,自傳下冊終於問世,而距離1998年的自傳上冊,已相隔26年。近來,張忠謀接受《遠見雜誌》獨家專訪,暢談《張忠謀自傳》寫作歷程、業界秘辛與台積電創辦歷程。該傳將近30萬字的上、下冊全集,於11月29日由天下文化正式出版。親撰自傳的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2018年退休後即動筆,卻因疫情與健康因素而寫寫停停,花了6年,才在93歲高齡,成就近20萬字、涵蓋54年歲月的下冊巨作。
日期:2024-11-28
伺服器大廠美超微(SMCI.US)從納斯達克交易所下市的危機暫除!路透報導,週一(11/18)美超微應交出10-K年報,或遞交如何繳出年報的計畫。公司表示週一已任命BDO USA為其審計師,並表示已向納斯達克提交計劃,尋求更多時間來重新遵守上市規則,美超微股價在盤後交易中飆升40%,最高來到30.62美元。在合規計畫中,美超微表示能夠完成截至6/30的10-K年度報告,以及截至9/30的10-Q季度報告,但沒有給出目標日期。《今周刊》1419期報導封面故事「最神秘AI妖股-美超微憑什麼夯」,其中即揭露「美超微爭議黑歷史、財報遲交不實,曾遭美國證交會摘牌罰款」,文中指美超微走出黑歷史、搭上GPU算力列車後股價一飛衝天,沒想到如今財報難產舊事重演。
日期:2024-11-19
本期封面故事的主角,是因綠電蟑螂橫行而受傷的風、光產業,以及血淚斑斑的光電業者。坦白說,從看到國際光電業者告白的第一個字起,「這說的是台灣!」的震驚就不斷冒出來。
日期:2024-11-06
《今周刊》週一(10/14)舉辦《生技新局 黃金時刻》2024臺灣生技醫療論壇,請到衛生福利部常務次長周志浩、中央研究院院士王惠鈞、博醫能生技董事長何啟功、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周德陽,以及安立璽榮生醫創辦人暨董事長陳泓愷,一起針對生技產業發展與國人健康促進發表最新觀念與看法。
日期: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