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共有667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9
產業時事

右派崛起 「限制移民、反對綠色新政」衝擊核心價值 歐洲議會改選 歐盟27國「向右轉」

五年一任的歐洲議會選舉,今年無疑是衝突性最高的一次,勢必改變歐洲既有的政治路線,甚至可能重新定義「移民」、「綠色新政」等歐洲視為驕傲與進步的核心價值,歐洲正在巨變的轉折點上。

日期:2024-06-05

職場生活

臺北市代表隊奪得「113年華南金控盃全國少棒錦標賽」冠軍

「113年華南金控盃全國少棒錦標賽」自5月25日開打以來,經過9天的激烈比賽,全國縣市隊伍於每場對戰中,皆有精彩的表現。今天(6月2日)冠軍賽於臺南亞太國際棒球訓練中心少棒主球場舉行,華南銀行總經理黃俊智親臨現場為小選手們加油,並與上屆華南金控盃少棒MVP高聖凱一同擔任開球嘉賓。

日期:2024-06-05

產業時事

「35年前的今天,全世界都屏息看著天安門」賴清德紀念六四:真正令人尊敬的國家,能讓人民大聲說話

5月20日,北京部分地區實施戒嚴,軍隊圍城,「報社擔心我的安危,要我趕快撤退。」今周刊曾專訪用影像為歷史留下見證的攝影師謝三泰,「天安門上的學潮,撞上了這歷史的節點」。「六四天安門」事件爆發,錯過火苗點燃的那瞬間,謝三泰總感覺自己沒能完成這項任務,沒能待到最後記下事件全貌。週二(6/4)是天安門事件爆發屆滿35年的日子,總統賴清德在臉書發文紀念六四:「35年前的今天,全世界都屏息看著天安門,那時候,民主化浪潮席捲全球,亞洲各地的青年學子們同樣站出來,追求民主自由、呼籲國家改變」。然而,國防部指出在六四這天上午,中國自上午8時20分起陸續派遣23架次各式軍機擾台,其中16架次逾越海峽中線及其延伸線,進入北部、中部及西南空域,配合艦艇執行「聯合戰備警巡」。

日期:2024-06-04

產業時事

前進泰北 直擊孤軍華人村 被拋下的異域人 75年來把他鄉建成故鄉

一場戰爭,讓沒有離開的國軍滯留泰緬邊境,在「異域」險境求生,成為大時代下被遺忘的一群人;走過七十五年,從流離失所到落地生根,孤軍與後裔流著血淚,持續在當地奮鬥,追尋家與認同。

日期:2024-05-29

產業時事

中共環台軍演就是挑釁,這不是對待鄰居該作的!學者拿數據:台海爆發戰爭,全球將付320兆代價

國策研究院週二(5/21)舉辦「新政府的國安政策:願景與挑戰」座談會,邀請專家學者對新政府的兩岸、外交、國防、經濟等面向提出政策建言,活動並邀請內定海基會董事長的鄭文燦致詞,台新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李鎮宇、國策研究院董事長、前外交部長田弘茂等專家學者引言、與談。座談會會上談到新政府在國防的挑戰,中研院歐美所研究員林正義表示,中國軍艦軍機在前總統蔡英文任內,不只進入台灣西南空域,更是跨越海峽中線,到基隆、澎湖、鵝鑾鼻,逼近台灣本島,一北一南形成「鉗形攻勢」,這不是對待鄰居、緊密貿易夥伴應有的行為準則。

日期:2024-05-23

產業時事

過去3年來每天面臨中國軍事演習,美媒:台灣請求軍購自殺式無人機...鎖定2款「加強嚇阻北京」

美媒報導,台灣已向美國政府提出購買自殺式無人機的請求,可能包括迷你彈簧刀300,以及更大型的彈簧刀600或ALTIUS-600,「顯示台灣在增強對北京有嚇阻力的武器」。

日期:2024-05-10

職場生活

餐廳裡的拿破崙 解密廚神埃科菲

一八九○年四月六日,埃科菲來到倫敦當時最先進的飯店工作,他創辦了廚師制度,確立精細的分工系統,從此成為現代廚房的運作基礎。

日期:2024-05-08

產業時事

從共機擾台到小粉紅網軍 中國對台政治作戰為何無效

美國國防部戰略專家葛宣尼克,透過中國「一帶一路」的全球倡議、新冠肺炎的衛生外交戰、頑強的「戰狼」與「小粉紅網軍」,以及對台灣防空識別區的持續入侵,揭露中國不戰而屈人之兵的隱形攻勢。

日期:2024-05-08

職場生活

連護國神山也肯定的聲音!灣聲樂團將赴台積電熊本演奏…耕耘才7年如何實現前進世界10大音樂殿堂?

音樂創新與傳揚台灣文化的代表性,讓台灣的科技與藝術在熊本完整展現,灣聲七年的耕耘,終於成為代表台灣文化的一支大旗,緊接著6/21在東京三得利音樂廳演出台灣音樂,也是一個階段性高峰。

日期:2024-05-07

產業時事

若川普是下任美國總統 我國如何應對?美共和黨大老:川普會繼續挺台 但台灣自己要努力 不宜「沒付出、只想搭便車」

若川普真的今年在美國大選中勝出,再度成為美國總統,台灣應該如何看待?曾擔任美國駐歐洲安全暨合作組織(OSCE)大使的共和黨籍前維吉尼亞州長吉爾摩(James Gilmore)認為,川普將會繼續支持台灣,但不論是台灣或其他美國盟邦,都不宜把維護自身利益或保衛本身安全的最大希望,都放在美國身上。吉爾摩指出,川普在第一任任期的部分作為,被外界視為孤立主義(isolationist)或美國不再挺盟邦,但他認為川普其實不希望盟國只想「搭便車」或「吃免費的」(free rider)。美國會支持台灣或其他盟邦,但盟邦自己要先努力,自己要變強,美國再來給予經濟或軍事支持。

日期:2024-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