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共有401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5
保險稅制

新制勞退分紅領多少?前4月每位勞工平均領2.4萬...勞退帳戶怎麼查?何時能領

勞動基金運用局公布整體勞動基金截至113年4月底止規模為6兆5,128億元,113年截至4月底之評價後收益數為4,560.5億元,收益率7.57%,受到金融市場震盪影響,4月單月收益數為-389.1億元。攸關民眾勞退的「新制勞退基金」,基金規模4兆2662億元,累計前4月收益率7.56%、收益達3090.3億元,較上次公布前3月3,331.1億元減少約240.8億元。以目前新制勞退1272萬有效帳戶來看,估算千萬勞工前4月可望每人分紅2.42萬元。這筆勞退分紅何時才能領?勞退基金每年3月都會分配前1年績效收益,分紅依照勞工帳戶內金額、投保年資、月提撥金額比例分配,這筆錢勞保退休金要60歲才能開始提領!

日期:2024-06-03

保險稅制

月領18600元和一次領老年給付180萬哪個好?勞退、勞保年金我能領多少,請領條件、算式一次看

不少人會為了退休後如何生活感到擔憂,也會問究竟能在勞保局領到幾筆退休金?事實上,政府提供3筆退優金,包括勞保老年給付(勞保年金)、勞工退休金(勞退),以及國民年金。其中,最多人關注的就是勞保老年給付,由於可以選擇月領或一次領,就得清楚計算哪個划算。以平均投保薪資4萬、年資30年來算,月領算式取高的是18600元,一次領為180萬,其實只要領97個月、也就是8年1個月,就會超過180萬了。今周刊帶您一次搞懂勞保老年給付(勞保年金)、勞工退休金(勞退)新舊制、請領條件和申辦流程為何。

日期:2024-05-14

職場生活

母親節快樂嗎?媽媽是最累職業...5大行業最疲累、9成5曾想離家喘息!「若能重來寧願不生」

即將歡度母親節,對辛苦的職場媽媽來說,卻是「蠟燭多頭燒」!生活除了面對通膨壓力、物價吃掉薪水,還要擔心就業環境不友善,想追求工作表現,反而衝擊到親子、夫妻關係。yes123求職網進行「職場媽媽焦慮疲勞與母親節願望調查」,高達9成4的職場媽媽,覺得不能兼顧家庭與事業,渴望離家喘息至少9.5天;還有7成認為職場不友善。甚至若能選擇重來,近4成可能選擇不生小孩。

日期:2024-05-07

產業時事

他30歲升資深才調薪1000,跳槽外商給5萬暴增7成!無私分享如何辦到:別傻等台灣老闆看見你

五一勞動節前夕,1111人力銀行發布「上班族調薪現況調查」,發現職場最大的壓力來源是「加薪難」。準總統賴清德將在520就職,人力銀行也針對勞工對新政府的期待進行調查,「解決薪資停滯」是民眾認為最應優先解決的問題。

日期:2024-04-30

職場生活

從「賣麵小販」翻身投行董事總經理! 擁200萬粉絲...他靠改變「這思維」逆襲人生

前瑞銀董事總經理沈文才從小幫忙家裡賣麵,沒有雄厚的背景,也並非就讀金融相關科系,卻毛遂自薦進入銀行業工作,還坐上人人稱羨的董事總經理一職。究竟他是怎麼做到的?

日期:2024-04-19

投資理財

月薪43K小廚師存股492張00878!「1%買進紀律」年領百萬股息、買下一間房:寧信00878,別信老闆騙人的嘴

從16歲工作到現在,跟過了這麼多老闆(因為做廚房要多學習,所以換工作很頻繁),聽過各種承諾的條件和好處。現在想起真的就是老闆的嘴騙人的鬼。現在我面對工作,我更傾向於放鬆自在,讓事情自然發展。現在我會全心投入我的副業和投資,讓它們生生不息的為我配息。

日期:2024-04-10

保險稅制

勞工退休金VS勞保老年給付,有什麼不一樣?拆解勞退新制的計算方式:簡單1招,最大化自己的退休金

什麼是勞退新制?如何最大化自己的退休金?

日期:2024-04-08

保險稅制

健保費前、後公司重複扣繳,一定要主動申請退款?健保署親解:重複2個月將做「這動作」免擔心

「全民健保」是強制性的社會保險,凡是在台設有戶籍的民眾,以及擁有居留證居住在台灣的外國人,無論年齡、有工作或沒工作,依法都要參與全民健保。不過近日有民眾投訴,表示因工作中斷,轉而依附有工作的女兒投保,但他進入新公司之後,之前的健保卻未轉出,仍持續扣費。該民眾後來致電健保署,竟被告知必須主動申請退費,批評此舉根本擾民。

日期:2024-04-01

職場生活

35歲是換工作最掙扎年紀,薪水至少高1成再動…40歲後才換跑道,1個條件不怕沒處去!

不少人都會想找工作、跳槽幫自己加薪,獵人頭大師晉麗明觀察,今年轉職潮會比較雷聲大、雨點小,「很多員工在年後都會想轉,今年是人心思動,至於人才跑光的現象,倒是還沒看到。」

日期:2024-03-29

保險稅制

勞退自提6%,我月薪6萬5該跟進還是買ETF?百萬人參與提撥「好處有4個」:這樣搭賺更多

6.5萬的薪水該自提6%嗎?有網友在Dcard詢問,近期換工作因為大多數的同事都自提,所以沒多考慮就勾了,但後來想想勞退應該無法打敗市值型ETF,他問該反悔嗎?有網友指出,年薪超過133萬、稅率超過12%才需要自提;另有網友則表示,自己稅率20%沒自提,年輕時買房、買車,自提錢會卡在那裏,等到接近退休時,資產和金流都穩定了再來提。

日期:2024-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