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268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9
職場生活

廢死廢奴挺窮人 大文豪行動實踐大愛

一八八五年五月二十日,法國文豪雨果寫下「愛就是行動」,兩天後過世。這位詩人、小說家、劇作家、文學評論家一生積極參與社會,投身法國十九世紀的變革。

日期:2024-06-05

產業時事

6萬人上街抗議國會擴權!國會調查權二讀通過,被調查者可請律師「要立院主席決定」,綠批:偽君子條文

國民黨、民眾黨立法院黨團聯手推出國會改革相關法案,遭到民進黨和民間團體批評是國會擴權,21日有3萬群眾包圍立法院要求退回重審。立法院週五(5/24)續審《立法院職權行使法》有關調查權部分的條文,截至晚間7時為止,已有6萬人在立院周邊響應。截至下午16時為止,二讀表決通過的重點條文包括第五十條之二,接受調查詢問之人員,「經主席同意」,於必要時得協同律師或相關專業人員到場協助之;民進黨立委沈伯洋批評,意思就是調查者是否能請律師,要由主席韓國瑜決定,完全是偽君子條文,藍白就是不想要讓人民請律師。立法院長韓國瑜週五中午利用短暫休息時間接見訪賓時表示,很多朋友關心立法院打架、衝撞事件,但請放心,我們的民主會越來越棒。下午5時30分左右,韓國瑜宣布除了便當外還訂了20個大pizza給大家享用,晚間7時繼續開會。北市中正一分局局長張嘉煌說明,因為人數逐漸增加,目前增派警力達到500人,接下來會視現場人潮聚集情況增加警力,也提醒參與抗議活動的民眾,由中山南路進入會場。目前立法院旁的青島東路和中山南路口兩側、忠孝東路到仁愛路的中山南路都擠滿人群,主辦單位也出動相當多志工疏散人群,避免場地過於擁擠。

日期:2024-05-24

產業時事

立院衝突15小時大亂鬥,韓國瑜疲憊22字寫心情、柯文哲批「帶風向」還原法案真相…到底在吵什麼?

立法院5/17院會朝野大亂鬥再度引起社會關注,國民黨、民眾黨所提的國會改革法案,綠委認為有爭議杯葛,隨即爆發多起肢體衝突、多人掛彩。立法院長韓國瑜進場時,西裝還差點被扯破;一整天院會纏鬥結束後,韓國瑜滿臉疲倦、不發一語離開會場,隔日晚間在臉書發文寫下22字,回應當天立法院的衝突。

日期:2024-05-19

職場生活

憑不輕言放棄 切進AI應用領域、把生意做大 勇於認錯 日本母親教會穩得董座的事

今年第一季,保護元件廠穩得實業創下單季新高的營收表現,並成功切入AI伺服器領域。董事長高治宏談起如今公司的發展,竟與他母親獨特的教育方式有關。

日期:2024-05-08

職場生活

「很低的期望值,才有很強的韌性!」緯創董座林憲銘獲榮譽博士,分享從黃仁勳身上學到的寶貴教訓

「這一桌是高中同學,以前一起踢足球、打架的朋友,」高舉著紅酒杯,林憲銘跟大家介紹每一桌的賓客,「這群朋友都太熟了,而且都很危險,大家都知道彼此在幹什麼,但是都不會說破,維持一個恐怖平衡。」

日期:2024-04-16

產業時事

這檔半導體供應鏈曾是興櫃獲利王,年度EPS衝34.24元!從水電行做到晶圓廠,巨漢如何成為無塵室大贏家?

從冷氣黑手起家,巨漢一路做到最高等級的半導體無塵室,超過35年的實績積累,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日期:2024-04-02

職場生活

從越南農村叛逆小女生,到主持國慶變網紅…阮秋姮人生轉捩點:多虧當年被關警局「回家的那一刻」

「現在回想起來,真的覺得好像一場夢!」阮秋姮出生於北越偏僻農村,母親在她幼時就遠赴台灣工作,因缺乏陪伴且過早扛起家庭責任,她一度對人生迷茫,虛擲一整年流連網咖、沉迷遊戲,甚至被視為是「壞掉的小女生」。那年,阮秋姮因為打架遭帶回警局,父親來到警局未曾出言責備,只給了她一個溫暖的擁抱,那個擁抱,讓她下定決心改變,答應母親來台灣學中文的提議。阮秋姮歷經語言、刻板印象等挑戰,不但是中華民國國慶典禮首位新住民女主持人,也是台灣最早經營網路自媒體的越南人,更因參與電視節目獲金鐘獎入圍肯定。「壞掉的小女生」最後蛻變成鏡頭前,大家認識的「阮秋姮」。

日期:2024-03-05

產業時事

18歲在台灣服完4個月義務役後,他到法國外籍兵團當了5年兵:大部隊生活讓我印象深刻的2件事

法國外籍兵團,公認世上最精銳的部隊之一,絕大部分的法國人都認為這是亡命之徒的群聚地。在歷史上確實曾經如此,因為法國國王路易——菲利普一世組建外籍兵團的初衷,是為了解決當時社會上的犯罪問題,把威脅治安的流氓與遊手好閒的暴力分子送往戰場,將這些人變成國家的利刃,一舉兩得。

日期:2024-02-07

職場生活

金馬男配陳慕義 「揮霍少年」變扛家單親爸 把自由當一種責任 它才有意義

(1416-1417今周刊)男人也沒打傘,戴著一頂絨面英式鴨舌帽,穿著西裝,就從微雨中來。

日期:2024-02-05

產業時事

國小自然老師僅15%專任 不做實驗照書念的科學教育如何亡羊補牢?

自然課可能是眾多課堂中,最有機會讓孩子動手做,引起學習興趣的科目,然而放眼全台,僅2所教育大學有在培養自然專科教師,根據教育部統計,國小自然老師有85%非科班出身,讓人不禁擔憂,當自然課變成只能照書本念,能不做實驗就不做實驗,如何幫孩子的科學基礎打底?LIS情境科學教材透過影片重組科學教案與內容,讓各種冰冷科學知識「立體化」,牛頓、阿基米德、伽利略等科學家穿越現身說法,引起孩子的好奇心與求知慾,也成為老師在教學現場的多元輔具。

日期:2024-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