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搜尋條件:電影人生
搜尋指定關鍵字:
搜尋結果排序規則:   最新       最相關
顯示結果筆數:
搜尋結果限定年份 :  
 ~ 

共有14項結果
搜尋日期:
職場生活

兩大巨星梁朝偉、彭于晏首度同框!馬爹利全新微電影「人生是場飛翔」演繹飛越巔峰,完美詮釋「頂級干邑系列」大膽創新的無畏精神!

西元1715年,尚.馬爹利(Jean Martell)在法國干邑區找到了最好的生命之水,開啟了馬爹利酒廠的傳奇。2024年初,馬爹利飛越三百年歷史再創顛峰,邀請兩大影壇巨星梁朝偉、彭于晏擔任品牌雙代言人,展演「人生是場飛翔」的品牌精神!此外,因應龍年新春佳節即將到來,馬爹利更隆重推出經典酒款─「名仕」與「藍帶」龍年限量禮盒,藉著充滿詩韻與故事性的創新設計,寄寓馬爹利自由無畏的新年期許!

日期:2024-01-23

職場生活

金馬60/陳坤厚獲終身成就獎!從攝影到導演「一輩子都是電影」…小畢的故事、桂花巷、結婚部部經典

今周刊編按:第60屆金馬獎週六(11/25)登場,本屆終身成就獎得主之一陳坤厚,自1960年代以攝影入行,一路從助理做到攝影指導,而後成為獨當一面的導演。1980年代初期,他與原本擔任副導、編劇的侯孝賢合作無間,憑藉被視為台灣新電影開端的《小畢的故事》榮獲金馬獎最佳劇情片以及最佳導演,也曾以《汪洋中的一條船》、《結婚》得到2座金馬獎最佳攝影。對於榮獲金馬60終身成就獎,陳坤厚謙虛表示:「不敢當!從事電影工作已六十年,很感謝一起工作的上千位夥伴,以及一路指導的前輩們。」以下為台灣電影網專訪陳坤厚一文。

日期:2023-11-25

競爭力

金馬終身成就獎》侯孝賢刻意「背對觀眾」、不為任何人創作,一個起手就驕傲台灣

編按:第57屆金馬獎頒獎典禮在11/21舉辦,今年「終身成就獎」頒給侯孝賢。對於獲頒這個獎項,侯孝賢說:「我喜歡電影,我拍電影,這就是我的信念。」想更了解侯導的電影人生,來看《今周刊》2015年6月的這篇專訪。

日期:2020-11-20

財經時事

「對老婆抱歉…我把最好的都給演員了!」65歲李安電影人生:最大的對手是「自己」

20210407編按:導演李安再獲終身成就獎!在2018年獲得美國導演工會(DGA)頒發的終身成就獎後,有「英國奧斯卡」之稱的英國影藝學院獎(BAFTA),也決定將本屆終身成就獎頒給李安,表彰他對影壇的貢獻。李安是第一位獲此榮譽的華人影人,在過去曾拿下4座BAFTA獎,包括《臥虎藏龍》最佳影片及最佳導演、《理性與感性》最佳影片,還有《斷背山》最佳導演。李安說:「收到BAFTA 給我的鼓勵,內心很溫暖,在我的電影生涯中,英國可以說是對我特別好,特別是《理性與感性》,對我來說就像是第二所電影學校般。獲得終身成就獎是我的榮幸,我會繼續努力,祝福所有拍電影、愛電影的人。也想向花蓮不幸受難的朋友們致上慰問之意。」李安是同時、也是唯一在奧斯卡、英國電影學院獎、金球獎都拿下最佳導演的人。BAFTA典禮預計4月11日舉行。

日期:2019-10-21

職場生活

用電影寫日記...光影詩人李屏賓:人生要挑有趣、難走的路

外界稱他為「光影詩人」,電影圈的工作人員及朋友們都習慣喊他一聲賓哥。1977年入行,李屏賓今年剛好入行滿40年,儘管在影壇被尊為攝影大師,眼前的李屏賓謙沖和緩,頂著招牌的大鬍子、浪子頭、白襯衫和牛仔褲,像是剛從大漠回來,身經百戰的野地文學家。

日期:2019-02-14

品味人生

新春紅內褲哲學

新春過年穿新衣、戴新帽,紅內褲也是必備行頭,犯太歲之人穿上還有擋災一說,登高跌重不可恥,站立起身才是重點,過年了,狗年的朋友們,穿上紅內褲吧!

日期:2018-02-12

職場生活

永遠做好自己 就是最棒的規畫

2016年底,電影《健忘村》的導演陳玉勳、監製李烈、葉如芬,帶著一眾演員十多位,並排坐在文華東方酒店宴會廳舞台上。電影公司辦記者會,目的當然是宣傳,演員們無論受訪與否,在媒體前總會繃緊神經,裝也要裝出一副聚精會神的模樣,力挺自家的片子。

日期:2017-01-26

競爭力

起跑 我的小革命

我們曾經相信,只要努力,就能改變世界;然而,隨著景氣低迷、貧富差距擴大,相信改變的信念失落了。直到這一、兩年,公民力量的崛起,讓台灣重新迎向改變成真的曙光。2015年,就讓我們找回最珍貴的信念,從自己開始,你就是力量。只要你願意,每個人都能啟動一場小革命!

日期:2017-01-26

品味人生

記憶力變差 當心失智作祟

台灣早發性失智症估算約1至2萬人,遺傳因素占極大的發病原因,只是時間提早了;醫師建議,除了多動腦、運動外,也可採用地中海型飲食、避免肥胖,都有助於延緩早發性失智症提早出現。

日期:2015-04-30

今選頻道

電影、人生、政治

電影往往反映當代議題,但在台灣,電影卻變成工具,邀請國際導演來台拍攝,順便種向外宣傳「台灣」的一種正名活動。而有些電影取材台灣本土生活,符合普羅大眾口味,為紛紛擾擾的生活增添話題趣味。

日期:2014-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