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階搜尋:
全球EMS(電子專業製造服務)龍頭鴻海,轉進電動車的大艦隊已然成形,從去年底發布電動車開放平台MIH開始,近1個月更是加速催起油門。除了MIH會員突破八百大關,眼看一路往「千」邁進,在合作的車廠方面,更一路拿下拜騰、法拉第未來(Faraday Future)、Fisker等來自美中不同的新創車廠合作,速度之快令外界刮目相看。
日期:2021-03-03
全球EMS(電子專業製造服務)龍頭鴻海,轉進電動車的大艦隊已然成形,從去年底發布電動車開放平台MIH開始,近1個月更是加速催起油門。除了MIH會員突破八百大關,眼看一路往「千」邁進,在合作的車廠方面,更一路拿下拜騰、法拉第未來(Faraday Future)、Fisker等來自美中不同的新創車廠合作,速度之快令外界刮目相看。
日期:2021-03-03
鴻海搶進電動車是近期市場最火熱的話題之一,2月24日宣布簽下Fisker年產25萬輛電動車的MOU,伴隨董事長劉揚偉的第一場電視專訪,熱度更加延燒,究竟劉揚偉的電動車大夢,背後的優勢與挑戰是什麼?
日期:2021-03-03
大同(2371)在去年底新經營團隊入主後,屢屢釋出利多消息。 除了新任董事長盧明光對外宣示,決心要大幅提昇公司營收,近期也以大同原有的馬達技術做為基礎,搭上電動車熱潮。
日期:2021-03-02
鴻海(2317)透過MIH電動車平台推出的首款電動巴士,概念圖首次曝光,實車預計10月亮相,將是今年第四季鴻海與其他車廠合作的多款電動車之一。 鴻海希望流著自家血液的電動巴士,能從國內公車市場耕耘壯大,未來放眼國際市場。 董事長劉揚偉也強調,2025年前是台灣衝刺電動車市場的關鍵期,因為多家國際電動車廠商都準備在2024年推出重要車款,若沒有把握這個機會,「台灣只能繼續幫別人打工」。
日期:2021-02-28
鴻海(2317)股價從去年12月開始上攻,過去三個月累計大漲36%,今年1月更一度攻上125元的多年新高,最大原因就是鴻海10月發表了電動車平台MIH,2020上半年也與裕隆成立電動車的合資公司鴻華先進,讓外資圈對鴻海未來展望大大改觀。 鴻海長期給外界印象就是代工組裝,特別是iPhone,為何高調宣示進軍電動車市場? 董事長劉揚偉在昨(27)日播出的《老謝看世界》電視節目中提到,2019年中他接掌鴻海後認為,台灣產業界必須擺脫所謂「茅山道士」(毛利率僅3~4%)的長期低毛利宿命。 鴻海分析全球產業前景後認定,未來5~10年全球市場規模超過3000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超過20%,又能結合鴻海40年來發展出的專長,就是鴻海未來10~20年要走的路,而電動車就是其中之一。
日期:2021-02-28
外媒報導稱,美國總統拜登將於美東時間周三 (24 日) 下午簽署行政命令,對半導體在內等關鍵產品的全球供應鏈進行審查,致力於解決近期困擾全球的晶片缺貨問題。
日期:2021-02-25
造車已成未來產業顯學 上週五的香港股市,收盤前,市場突然有消息傳出,小米也將投入電動車產業,股價瞬間暴漲12%,小米也立刻發表重訊說,公司有在研究,但尚未立項。
日期:2021-02-22
確定目標朝電動車移動後,他也訂出以中國市場為主的發展策略,「因為一開始若直接找歐美大車廠,他們一定不會理我,所以我的目標是一路從中國內資、合資車廠到外資車廠,現在看起來這策略是成功的。」
日期:2021-02-22
現在,電動車趨勢就像大航海時代一樣,是冒險家、創業家的樂園,似乎志氣有多高,世界就有多寬廣。然而,大航海時代競爭者眾,第一個發現新大陸的人,未必就是未來新大陸的主人。
日期: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