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1474)電腦都會揀花生,AI也能拌混凝土,成立於一九七七年的亞東預拌混凝土,四年來加速AI轉型有成,將粗魯的混凝土業,變成充滿黑科技的智能產業。
日期:2025-03-19
(今周刊1474)有人說大企業轉型就像大象翻身,但是重資本的科技製造業友達,就一步一腳印,慢慢走出一條十二年的AI轉型之路。
日期:2025-03-19
面板大廠群創 (3481-TW) 週二(18) 日攜手奇美醫院,舉辦「臺灣首台智能化療調配機器手臂」記者會,群創看好,隨著首台設備達成落地里程碑,相關實績將有助加速推廣到其他醫院,可望推升後續出貨。
日期:2025-02-19
川普上任後宣布取消電動車補助,除鞏固特斯拉霸主地位外,也強化了本土燃油車的競爭力。隨著美國車市蓬勃發展,預計今年銷量將逼近2019年高峰,但供應鏈仍面臨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與挑戰。
日期:2025-02-19
(今周刊1468)已經被遺忘的光碟機技術,在機器人領域重生,廣達集團旗下廣明光電,成立子公司達明機器人,機械手臂裝上眼睛、輪腳,在AI加持下,走向更長遠的未來。
日期:2025-02-05
2024年10月的鴻海科技日第一天,在眾星雲集的外國受邀講者中,有一位亞裔外表、一席紅色洋裝打扮的女士,在台上對於自家公司與鴻海就AI及智慧製造領域的合作機會侃侃而談。2024年6月,她的名字才出現在AI巨擘輝達(Nvidia)的跨業合作聲明裡。這位英國媽媽畢業自英國藝術及設計名校、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也是英國理工名校帝國學院的畢業生,還曾經自己創業開軟體公司,更在創投圈有十多年經驗。她就是Googe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工業機器人軟體業者Intrinsic的執行長Wendy Tan White。
日期:2025-01-17
面臨中國過剩產能殺戮,製造業成慘業、營運績效節節敗退已非新鮮事,但台灣卻有19家「角落贏家」戰勝紅海,闖出高毛利。KPMG工業產業主持人劉彥伯分析,「不要看台灣這些隱形冠軍規模小,他們都滿賺錢的。」
日期:2024-12-04
(今周刊1459)哪怕沒有AI光環加持,有一群亮點企業,仍然無畏中國製造傾銷的殺戮競爭,接連寫下毛利率超過40%、且10年新高的成績。敢拚、敢升級,就有路!一家又一家默默在角落賺錢的贏家企業,你不能不認識。
日期:2024-12-04
子宮內膜癌已居女性生殖系統癌症發生率首位,且無單一致病關鍵因子,停經前後女性必須隨時關注身體是否釋放警訊,以免錯過黃金治療期。
日期:2024-10-16
低迷已久的工具機業,在整體景氣好轉、日圓升值的環境下,有機會出現久違的復甦。現階段可優先選擇業績已明顯提升,且後續成長跡象明確的公司布局。
日期:2024-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