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中部靠近實皆省週五(3/28)當地時間中午12時50分左右,發生7.7規模地震,鄰國泰國高樓垮掉、災情陸續傳出,泰國總理貝東塔召開緊急會議,宣布曼谷進入緊急狀態,泰國證券交易所因地震影響而全面停止交易。這次緬甸發生極淺層10公里強震,法新社引述美國地質調查局報導,1930年至1956年間,貫穿該國中部的實皆斷層附近發生6次7.0級強震,但泰國不是地震多發區,幾乎所有發生的地震都發生在鄰國緬甸,曼谷的建築物通常不具抗震設計,因此損失可能十分嚴重。而緬甸強震是否會造成周邊板塊影響?中央氣象署表示,全球是平衡系統,板塊碰撞釋放能量後,其他地區應力相對較高,確實可能誘發其他地區地震,但會在哪難以預測,是否影響台灣仍待觀察。
日期:2025-03-28
隨著台積電確定落腳德國半導體重鎮德勒斯登,今年考察中東歐投資環境(德國、捷克、波蘭、斯洛伐克等)的國內半導體供應鏈廠商絡繹不絕,但在大多是台積電供應商的考察廠商中,有一家是看似幾乎與半導體產業搭不上邊,而且是「偏傳統」的線材製造商。這家就是總公司在新北市新莊,成立已經61年的新泰工業(CTi Wire & Cable)。 新泰工業是由家族第三代管理的股票未上市櫃公司,也是資本額10億元以下的中小企業,光是考慮赴歐洲設廠就足足策畫了兩年,直到今年終於敲定赴捷克設廠。身為中小型線材廠新泰工業與台股龍頭台積電,雖然在營收及獲利都是天壤之別,但兩家公司赴歐洲設廠,背後緣由卻有許多相似,甚至是相同之處。或許可以說,在過去一年掀起的最新一波台灣製造業布局中歐潮,在擔綱主角的半導體供應鏈之外,還有一些較不為人知的隱形冠軍在內。(原文刊載於2024/10/30,更新時間為2025/3/26)
日期:2025-03-26
(今周刊1474)老牌織帶廠導入生成式AI,不僅革新設計流程,不再每年花數千萬元打樣,客戶服務與行銷策略也全面優化,展現小企業巧用創新科技的智慧。
日期:2025-03-19
以建造工業區廠房為主、深耕菲律賓30年的MSK房地產開發集團,首度進軍飯店業。董事長蘇國芳斥資30億在蘇比克灣建造飯店。蘇國芳表示,「蘇比克雀客國際酒店Grand CHECK Resort Subic Bay」有170房間,目前每間房定價約250~300美元,而且間間面海,不但是蘇比克灣最大型的飯店,也是售價最高的奢華酒店。他還將在飯店前方沙灘打造遊樂園,提供衝浪機、滑道等設施。在飯店前方200公尺處有深度18米的潛點,底下有十幾艘沉船,未來也將會帶遊客去潛水。遊樂園預計於2027年第2季完工。
日期:2025-03-06
我們這期來對大成(1210)、捷流閥業(4580)與建大(2106)設定2025年的獲利期望值。
日期:2025-02-28
新北市今年首次舉辦「新北黑白切大賽」,希望以最生活化的美食推廣臺灣豬肉,為庶民美食文化增添豐富深刻的記憶,更期許藉此活絡在地經濟發展。新北因擁有龐大的人口與市場規模,且有大量的工業區與勞工,每日豬肉需求量為全臺之最,足見市民對豬肉料理的深厚依賴。
日期:2025-02-25
高雄市長前哨戰出現震撼彈,積極投入2026高雄市長選舉的民進黨立委林岱樺,傳被檢舉涉嫌詐領助理費,高雄地檢署週四(2/20)一早依規定知會立法院,並指揮搜索約談,據了解,包括林的立法院國會辦公室與高雄地方服務處均遭到搜索,稍後會將林岱樺及相關人帶回偵訊。對此,林岱樺服務處上午發出聲明指出,林岱樺在8任立委任期間,一向恪守法規,相關費用均要求合法合規,現階段尊重司法,配合檢調司法調查,靜待一切水落石出,還本人清白。民進黨發言人韓瑩回應,因為案件還在進行中,「尊重司法調查,勿枉勿縱」,可望代表國民黨出戰高雄市長的國民黨立委柯志恩則回應,這是民進黨家內事。暗指此案件為綠營內鬥。林岱樺本人被帶到調查局時,則是不顧調查員的攔阻,拿著一張字條對場外媒體大喊「政治干預司法、司法干預初選!」對此,總統賴清德面對媒體記者詢問時,並沒有任何回應。
日期:2025-02-20
全球暖化引發的氣候變遷,已成為21世紀最嚴峻的挑戰,多國政府與科學家積極投入低碳轉型,試圖尋找兼顧經濟與永續的能源方案。
日期:2025-02-18
力積電(6770)再度繳出令投資人失望的成績單,部分受到苗栗銅鑼廠仍未達經濟規模的影響,2024全年自結虧損擴大至67.77億元,遠高於2023年的虧損16.43億元。每股虧損也從2023年的負0.4元,擴大至2024年的自結數負1.64元。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周四(13日)並未出席線上法說會,根據發言人譚仲民轉述,黃崇仁應邀參加本周在法國舉行的巴黎AI行動高峰會,見到了法國總統馬克宏及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這兩位領袖都向黃崇仁表示,希望能借助台灣的力量,厚植本身在AI時代的技術實力。總經理朱憲國則指出,隨著AI浪潮大大推升對3D晶片的需求,以及國際半導體供應鏈去中化帶來的商機,這兩大趨勢可望成為力積電未來幾年的重要營運利多。
日期:2025-02-13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周三(12日)在農曆年後開工儀式之後表示,在強大的第二隻腳(伺服器)加持,加上第三隻腳(電動車)將有新進展,2025年整體營收可望衝破7兆元大關,甚至直逼8兆元。2024年鴻海全年營收已經年增11.37%至6.85兆元,創下歷年以來最佳表現。不僅如此,鴻海近期在電動車業務將有好消息,「這一兩個月就會跟大家宣布好消息,應該都已經確定了」。此外,他證實鴻海有接觸日產汽車、本田汽車,以及持有約三成日產股份的法國雷諾汽車,但強調「買股權不是目的,合作才是目的」。
日期:202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