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共有573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投資理財

「我打算老後以房養老,當成我們夫妻倆的退休金」年輕拚買房就能安穩老後?退休規劃要懂的事

個性溫柔的 W,跟我一樣是房仲,因此他的收入很不穩定,前幾年結了婚,為了滿足太太「有房才有安全感」的願望,所以在2020 年勉強硬買了一間房,但W後來卻跟我說,沒想到買了這間房才是惡夢的開始。

日期:2022-12-28

職場生活

2023元旦新制上路》今天起18歲就是成人,可做這些事!國民法官也將踏入法庭...8大重點一次看

大家即將和2022年告別,邁向2023新的一年,自元旦起有許多新制需要特別注意,除了勞工新制、交通法規之外,滿18歲就視同成年人也將正式上路,到底有哪些與生活相關的新規定呢?這次今周刊整理相關新制懶人包,提供民眾參考。

日期:2022-12-26

投資理財

租房大哉問:房東沒通知我就開門進租屋處,身為租客我可以以「侵害隱私權」要賠償嗎?

當房東未經房客同意擅自進入房客住處時,房客之隱私可能遭房東無故侵入之行為受害,而可請求損害賠償。其所涉及法規或侵害之法益也至少包括《刑法》第306條的「無故侵入住宅罪」,以及《民法》第195條的「侵害他人隱私權」。

日期:2022-12-23

產業時事

租屋、買手機、貸款……不再需要父母同意 民法18歲新制 44萬人權利義務一次掌握

為了正視青年自主、確保法律權責相符與順應國際趨勢等目標,十八歲成年新制上路,綜觀新法帶來的諸多改變,總算解決了介於十八到二十歲之間青年的尷尬處境。先看權利。成年新制上路後,年滿18歲即在《民法》具有完全行為能力,不再需法定代理人,便能獨立進行有效的法律行為,影響層面包括契約、金融、婚姻、醫療、稅務等。滿18歲的青年就算是成年,擁有完全行為能力,在被社會視為成年的同時,也會被賦予自己養活自己,不能靠人扶養的義務,過往所得稅法允許20歲以下的人被父母扶養,未來就會降低到18歲,以配合前述的民法修正。父母對子女的扶養義務將限縮到子女18歲為止,因此若請求父母(或一方)負擔扶養費用到20歲或大學畢業,將可能因為法院認為子女已經有足夠的謀生能力而遭到駁回。至於贍養費部分,過去離婚父母對於小孩子扶養費的給付期間,協議書可能會寫「至成年為止」,且法院關於扶養費給付的裁定,通常也是寫至成年為止,也就是20歲。112年1月1日成年年齡改成18歲後是重大變革,既有有扶養費協議、裁定不受影響,若以成年為期間末日,一樣須給付到小孩滿20歲,112年1月1日後的扶養費協議,則以18歲為成年定義。

日期:2022-12-21

投資理財

「我跟你說,單身存錢速度真的有夠快!」父母南部養老,50歲運將隻身台北:中年寂寞比沒錢還可怕

前幾天搭到一台UBER,那運將大哥沒記錯的話應該是62年次,上車時沒多說什麼,但他還蠻想聊些什麼。老樣子開場是這樣:「今天假日,大哥還出來跑車做生意呀?」

日期:2022-12-21

職場生活

中年後什麼資產都沒有,真的很沒用?子女怨爸媽「最爽世代」竟沒買房:真的給小孩很大壓力

家中長輩沒買房產,讓年輕人倍感壓力?台灣房價居高不下,買屋成為年輕世代最大的經濟難題,有網友在網路論壇發文,表示爸媽收入堪用,但長期租屋不買房,20多年來的租金都已經可以買一棟透天厝,抱怨爸媽身為「最爽世代」,竟還什麼資產都沒有,「真的很沒用」,引起網路論戰。

日期:2022-12-20

投資理財

「我們這房不能斷子絕孫,借還是不借給句痛快!」堂弟為結婚買房湊不夠320萬頭期款,我該借嗎?

當面對資訊爆炸,各種消息滿天飛,尤其身為投資者的你,在面對財經新聞時究竟該如何解讀?但隨著每天接收到各種五花八門、讓人眼花繚亂的財經資訊,若只是單純的看過就忘、讀過而不懂,就可能賺錢不成反陷危機!因此,快速且精準的掌握到財經新聞中消息面的賺錢門道,不只可以躲掉金融危機、避免損失,還能取得最佳投資機會、領先他人。作者教你用案例一起看懂財經新聞...

日期:2022-12-16

投資理財

雙北三口之家買車、租房,家庭開銷扣掉孝親費也難低於5萬!給想賺大錢受薪階級的3個理財建議

10月中串流媒體巨頭奈飛收盤後公佈財報,不但扭轉了付費訂閲用户流失的局面,而且還提供了高於華爾街預期的樂觀前景,股價盤後目前大漲14%,算是空頭行情下的一點驚喜。這段時間股市的大幅回檔,不少投資人的通病大多都是「錢已經都買完了」,看到更便宜也沒辦法買了。(原文發布於10.19)

日期:2022-12-08

職場生活

家暴家庭長大,妻子借聘金也要嫁給他…不想舉債度日、拚4次考上律師:我想做這事讓「它活下去」

1979年2月台灣爆發一件駭人的社會事件,一家設在台中太平的合法釀酒工廠,將可導致眼晴失明的工業用酒精,假冒成食用酒精,調製為高粱酒及米酒銷售。許多不知情的消費者買來飲用,造成不同程度的身體損害,其中一位是自國外學成歸來的教授,因喝到假酒而失明。同年5月,食用米糠油造成的「多氯聯苯中毒」事件,對2千多人的身體帶來永久性的傷害,而且大多數是經濟弱族群。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問題,一群企業、學者及社會熱心人士於心不忍,1980年捐款成立基金會,由柴松林擔任第一屆董事長。從不接受政府資金的他們,在疫情這幾年因活動無法舉辦,加上募款等問題,面臨經營上的困難。律師吳榮達於11月1日決定接下董事長一職。自從接下這份工作,他每天都在煩惱要怎麼募款,幫消基會度過難關。

日期:2022-11-22

產業時事

小野感嘆「18歲未能成年」的困境…11月26日18歲公民權複決案,決定台灣民主前途

「我喜歡做的事情還蠻多的,會去當臺北市影音實驗教育機構的校長,是我的學生柯文哲,找我去當一個沒有薪水的校長,專門招考不適應體制的小孩。」知名作家小野所提到的臺北市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Taipei Media School,TMS),是由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與財團法人台北市文化基金會合作辦理,專門招收國中畢業(含應屆)或同等學力,對音樂、展演、視覺技術暨行政有興趣的學生。

日期:2022-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