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共有1043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9
共創價值‧展望兒少新未來

台灣世界展望會擴大社會影響力 照亮弱勢兒少未來

台灣世界展望會在過去一甲子歲月中,成為弱勢兒少與家庭的燈塔,帶來希望與改變,每一次援助、每一抹微笑都成為一道光,照亮未來。日前舉辦六十週年影響力國際論壇,邀產官學聚焦共創社會價值,齊心擴大社會影響力,展望更美好的未來。

日期:2024-05-16

產業時事

白宮祝賀賴清德就職代表團,他最引人矚目》36歲就當歐巴馬左右手 42歲成為拜登頭號經濟智囊 還曾親自致函感謝王美花!

美國白宮及美國在台協會(AIT)於台灣時間周三(15日)晚間先後宣布,拜登總統已經指派四位前官員及學者,擔任美方祝賀賴清德就任總統的代表團,預定本周末抵台。這個代表團遵循過去美方做法,是由兩位前美國官員、一位台灣專家、現任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加上現任AIT台北辦事處處長組成。 代表團成員包括了曾任拜登總統特別助理暨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的狄斯(Brian Deese),小布希總統時期的副國務卿阿米塔吉(Richard Armitage),以及前AIT主席卜睿哲(Richard Bush)。今年已經二度訪台的AIT主席羅森伯格(Laura Rosenberger)也將隨行,AIT台北辦事處處長孫曉雅(Sandra Oudkirk)則將在台北加入美方代表團。

日期:2024-05-16

產業時事

國內困局》休閒觀光、地方創生⋯新政府應具備農電新想像 台灣農電拚活路 民間拋四大方向

一座結合農業、美食、旅宿及藝術的有機農場,還有近九千片光電板實現能源自主,不僅吸引青年返鄉、也帶動地方發展……。如日本KURKKU FIELDS農場的「農電共生」新模式,有可能在台灣發生嗎?

日期:2024-05-15

職場生活

你敢當「呷蟲王者」?荔枝椿象炸來吃遭民眾檢舉...林業署解釋來龍去脈!台灣能吃的昆蟲只有這4種

荔枝椿象屬外來入侵害蟲,俗稱臭屁蟲、臭椿象或荔椿,不僅影響龍眼、荔枝枯萎落果,常見行道樹種臺灣欒樹和造林樹種無患子也都深受其害。然而,你能想像「炸荔枝椿象」的景象嗎?林業署舉辦「呷蟲王者」活動油炸荔枝椿象,怎料遭到民眾檢舉,原因在於荔枝椿象非法定食用昆蟲,食藥署與嘉縣衛生局也派人前往關切宣導,林業署嘉義分署副分署長則回應,當天活動沒有人吃荔枝椿象。衛生福利部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週五(5/10)表示,國人沒有食用荔枝椿象的歷史經驗,其食用安全性也未經確認,呼籲民眾應避免食用。此外,林金富也說,會糾正這樣的錯誤行為,若把荔枝椿象當作「食材」販售,最高可依食安法開罰2億。

日期:2024-05-10

產業時事

淨零x數位雙轉型論壇 邁向智慧永續時代 打造減碳循環經濟

隨著數位浪潮與淨零趨勢持續推進,產業智慧化與低碳化已成為全球共識。為協助台灣企業把握淨零與數位轉型機遇,實現經濟發展與永續目標雙贏局面,亞矽執行中心(ASVDA)與台灣顯示器材料與元件產業協會(TDMDA)於4月25日在南港展覽館舉辦「淨零X數位雙轉型 智取先機論壇」。論壇邀集了在智慧數位科技和綠色能源領域深耕多年的國內外知名企業與相關單位專家,共同探討更多永續循環的解決方案,助攻台灣邁向智慧永續美好未來。

日期:2024-05-10

產業時事

「龐大鄰居」威脅在側...蕭美琴:韌性就是台灣模式「台灣不僅可幫助大家,也能領導大家」

面對全球地緣政治與氣候變遷挑戰,副總統當選人蕭美琴周一(5/6)出席論壇時分享,台灣在「韌性(resilience)之路」上,飽受天災、缺乏天然資源、一黨獨大與戒嚴、飽受錯假訊息與政治干預、軍事騷擾等攻擊的挑戰。蕭美琴說,在前述重重挑戰及活在龐大鄰居陰影下,台灣仍展現絕佳毅力並站上國際舞台,主要歸功於台灣擁有的政治、社會與經濟3大領導力,得以讓台灣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之下,仍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蕭美琴更結論台灣模式就是「韌性」,這是台灣在逆境中培養出的精神,台灣就算在「龐大的鄰居」旁仍保有韌性,藉此在國際政治中領航前行、在全球經濟中起而先行、在不確定性中尋向續行。

日期:2024-05-06

產業時事

集保迎戰氣候變遷 股東溝通、永續金融服務雙管齊下

全球覺醒,隨著減碳目標時間加快,企業正面臨著永續轉型的關鍵時刻,TDCC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也不例外,從過去的資料保管者,搖身轉變成資料的應用加值者,還推出公司投資人關係整合平台(ESG IR平台),是全球第一個同時服務發行公司、機構投資人與一般投資人的ESG資訊平台,進化為資本市場更強大的後臺。

日期:2024-04-25

產業時事

世界頂尖永續工程顧問Stantec 以三大策略引領全球走向永續的未來

全球正面臨著一系列的嚴峻挑戰。從氣候變遷、資源短缺到社區持續都市化和創新科技的日新月異,不僅帶給各國政府和企業前所未有的壓力,也推動了一場全球性的轉變。

日期:2024-04-25

產業時事

正面效應遭忽視⋯增投資、緩通膨、促減碳 碳費來襲 三真相揭「綠色通膨」迷思

碳費遲未拍板,綠色通膨的焦慮已經瀰漫社會。但學者指出,目前討論存在迷思,僅看到負面效果,其實,在「碳 is money」的時代,碳費也為各部門帶來正面效益,更是緩解通膨、促進淨零正向循環的關鍵。

日期:2024-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