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438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0
產業時事

矽谷銀行垮台,4大後座力震撼金融圈!風暴會擴散到台灣?專家示警:投資人最好留意這件事

矽谷銀行在擠兌48小時後,被美國政府接管,其影響性連美國財政部長葉倫都跳出來示警。接下來會不會變成系統性風險,殃及台灣金融體系?外界都非常關注。

日期:2023-03-19

保險稅制

14家壽險滿手股債,4.43兆未實現損失史上最慘…首季台股好轉,趁機實現股票獲利!

美國去年鷹式升息17碼(1碼等於0.25百分點),害慘壽險業。14家本國壽險16日紛紛公告去年底財報,去年稅後獲利1,307億元,但淨值項下的股債未實現損失達7,613億元,攤銷後成本(AC)項下的債券,未實現評價損失更逾3.67兆元,等於14家壽險公司滿手股債,有高達4.43兆元的未實現評價損失,無利可實現。

日期:2023-03-17

存股助理

存股助理第299期︱ 美國矽谷銀行被接管對存股族影響評析

美國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因為流動性不足,遭到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接管。昨天又傳出美國第一共和銀行(First Republic Bank)也可能遭到接管,市場擔心一場銀行連鎖倒閉危機即將蔓延,存股族的我們該如何面對與因應?

日期:2023-03-13

產業時事

後升息時代新機會,新挑戰!三大名師教你聰明投資、穩健收益

室內戴口罩禁令正式鬆綁,後疫情時代終於來臨了。但同時,也有許多以往罕見的場面正上演:全球面臨地緣政治爭議以及戰爭,通膨與升息並存,在產業面,網路龍頭忙著裁員、打消庫存,各行各業還苦喊缺工,2023年的局勢,看來竟如此錯綜複雜。

日期:2023-03-02

投資理財

長線投資人注意!2023年為何是不可錯過的一年?凱基證券:「這資產」表現最有潛力

關注投資理財的聽眾朋友都知道鑑往知來非常重要,若想在開春此時掌握未來一年的投資先機,勢必要先回顧自己去年一整年的投資歷程。2022年對很多的投資人來說是一個資產大縮水的一年,股市與債市都有大約兩成的跌幅,許多投資人即便早就養成資產配置的習慣,也幾乎無處可逃;然而,有沒有及時應變並調整策略,所承受的風險跟結果也大相逕庭。因此,新的一年投資市場都還在思考跟觀望,擔心去年市場高波動與震盪的狀況重演,更思考應該怎麼樣調整投資心態跟策略,在今年能化險為夷,甚至掌握先機!

日期:2023-03-01

投資理財

2023年的投資挑戰與契機為何?一文掌握M&G投資專家的5個關鍵問答

2022年股債齊跌,投資人不管將資金放在哪裡都難免受到損傷。展望2023年,投資市場表現是否將穩定下來?又有哪些必須關注的議題與可期待的資產?M&G投資的3位專家:股票、多重資產與永續投資長Fabiana Fedeli、私募與另類投資投資長Will Nicoll,以及固定收益投資長Jim Leaviss,藉由5個關鍵問答,為讀者全面解析2023年的投資挑戰與契機。

日期:2023-03-01

產業時事

2023年長期投資最佳時點 凱基證券財富管理 引領客戶迎向富足

歷經2022年股債雙跌的一年,投資市場在2023年初迎來春燕,主要股市出現大幅反彈,但2月旋即轉入震盪。投資人不禁要問:金兔年投資如何布局?現在還可以追股票嗎?或轉到債券?凱基證券財富管理今年初提供3種適合不同投資風險屬性投資人的共同基金投資組合建議,協助掌握財富增值的投資機會。

日期:2023-02-24

投資理財

科技趨勢論壇》美加墨成新半導體聚落,倪傑民:加拿大社經穩定和台灣相似,期待增加科技合作

2023《今周刊》科技趨勢論壇周二(2/21)登場,請到海內外產官學專家一起討論「台灣科技全球戰略新布局」。《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分享,近5年來兩件改變世界的事件,包括疫情以及中美貿易戰,很多產品變成了關鍵物資,像是口罩。而台灣半導體因有獨特關鍵性,美、德、日都希望台積電去設廠,「其中,台積電到美國設廠對北美貿易很有意義」。

日期:2023-02-22

產業時事

景氣落底訊號未明:優質債券二○二三年收益核心

二○二二年為金融市場操作難度相當高的一年,尤其在投資人習慣二○二○和二○二一年「隨便買隨便賺」的大多頭行情之後,這樣的劇烈修正更是殺的許多投資人措手不及;更加複雜的是,通常在股市不好時,債券多可提供避險效果,但二○二二年卻是呈現股債齊跌特殊走勢,主要原因來自各國央行為打擊通膨而一起猛力升息,而且不只傳統的股債資產大跌,就連近幾年崛起的加密貨幣也是信心潰散,最後反倒是做美元定存如此單純的策略,成為二○二二年少數維持正報酬的操作。

日期:2023-02-20

產業時事

面對高通膨、高風險、高利率的投資關鍵:二○二三股債平衡投資 借助高利率環境有序布局

面對罕見的高利率環境與景氣風險,債券投資重返舞台,在保守中仍可獲得固定收益;但兔年的股市也不必看淡,平衡風險與成長,關注掌握最佳投資機會。

日期:2023-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