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共有4721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9
產業時事

心轉境或境轉心? 《繁花》裡的投資靈動

(今周刊1420)時代篇章、股海搏殺、人情冷暖⋯⋯,《繁花》裡的不同面向,各有深刻的音頻觸發巨大共鳴與回響;不只對岸,台灣亦然。本刊特邀長期支持文化內容的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股市投資名家呂宗耀、曾代表外資投資銀行在上海金融圈奮戰的劉奕成,透過手札似的親筆撰文,分享他們在書裡、戲裡所觸發的聯想與回望。

日期:2024-03-06

投資理財

為什麼年收入1、2百萬的高薪家庭,也會入不敷出甚至債台高築?沒搞懂1件事難怪你賺多少都為錢所苦

大部分的人在求學期間,幾乎都沒有花時間去了解「金錢」,就步入社會、成為了大人。這導致很多人對「金錢」的取得和使用方法有著相當大的誤解。而且他們對於最重要的一件事—「金錢和幸福之間的關係」,往往只有模糊的概念。

日期:2024-03-06

投資理財

拆解小S公公許慶祥的投資心法

編按:藝人「小S」徐熙娣公公許慶祥,3/1一早傳出在家中突然因心肌梗塞猝逝,享壽84歲。回顧2013年胖達人麵包人工香精案的新聞鬧得沸沸揚揚,當媒體聚焦在小S與帝寶幫的身上時,一向低調的小S公公許慶祥又再次被關注,「台灣巴菲特」的名號也再次被人想起。雖然胖達人的經營及其與基因公司(6130)的關係有諸多的爭議,但這位來自台東的小鎮醫生,在23年內靠投資賺操作百倍的「台灣巴菲特」,他的投資心法,卻是有許多值得投資人學習的地方。(原文刊載於2013/10/09,更新時間為2024/03/02)

日期:2024-03-02

投資理財

33元買榮剛(5009),他賣37元後股價就飆到58元...她從開戶小妹到專職操盤:給股票新手1招判斷進出場

阿文是一名從事物流工作的司機,每天處理大小貨物的寄送,忙起來非常耗體力。像這樣體力活的工作有年紀的限制,阿文知道自己的工作有職業壽命,不能做到退休,所以在工作之餘,認真學習投資理財。

日期:2024-02-29

投資理財

退休後拿養老金來投資股票,為何你不怕血本無歸?他從破產翻身2.4億身家:即便小額投資也要用閒錢

日本股市經典《三猿金泉祕錄》的作者,是江戶時期與K線發明人本間宗久齊名的大阪米商,牛田權三郎。他用日本的傳統詩歌(和歌),寫下自己在全世界第一個期貨市場──大阪堂島米市──生存60年的經驗與心得。牛田主張,市場行情自有陰陽變化、會反覆漲跌,這與如今牛市/熊市及景氣循環等概念相通;他還提出直至今日也不過時的分批交易法,更強調交易心理的重要性。書中諸多篇章,都成了日本股民口中的經典格言。作者韓國富爸爸鄭載浩,投入股市40年,頭20年裡5度破產還賠了房子;而讓他重獲成功、賺得百億韓元身家(2.4億新臺幣)的轉捩點,正是《三猿金泉祕錄》!他期待這本改變他命運的經典,能改變更多人的投資生涯,於是擷取原典逐段解析,搭配當代股市實例與自身交易經驗,詳解股價與投資人心理的一體兩面。

日期:2024-02-29

投資理財

她彩券中獎2次、贏得1.6億獎金的致富啟示:如果奇蹟出現機率是百萬分之一,我們應該每個月都會經歷1次奇蹟

編按:《一如既往》為《致富心態》作者摩根‧豪瑟暢銷新作,豪瑟為《華爾街日報》知名作家、協和基金合夥人,他以極具說服力的案例交織絕妙的故事力,帶讀者了解機會、數據、誘因、情緒與人性的真實面。每個人都想看到未來的商業、經濟、政治到社會趨勢,但我們都不擅於預測未來發生的事情,唯有當你不再執著於預測未知,專注在恆久不變的事,才能在人生與投資路上獲得最大的滿足與成就。

日期:2024-02-27

投資理財

價差的世界不存在複利投資,當「股東」才有

交易市場,其實是人性賽局。多數投資人總是大賠小賺,因為抱不住股票,又克服不了心魔,且缺乏自律心態。獨孤求敗教你確實診斷手中持股、點出選股盲點,助你贏在停損、贏在修正、贏在加碼!

日期:2024-02-27

產業時事

早起鳥兒有蟲吃:新兆元產業成形

蔡政府在過去8年來,努力推動新能源政策、創造相關商機,讓相信政策、加入綠能再生能源產業的台灣企業,成為早起有蟲吃的鳥兒,獲得不錯的收益回報。

日期:2024-02-27

投資理財

打造被動現金流,擁有真正財富自由

交易市場,其實是人性賽局。多數投資人總是大賠小賺,因為抱不住股票,又克服不了心魔,且缺乏自律心態。獨孤求敗教你確實診斷手中持股、點出選股盲點,助你贏在停損、贏在修正、贏在加碼!

日期:2024-02-27

產業時事

連五十音都不會卻被派駐日本...破軍坐命,他憶長榮航(2618)服務16年海外經驗:不能用台北看天下

人活著總要有立場,沒有立場就等於少了一個看事情的基準點,不只隨波逐流,甚至可能徹底迷失方向。但立場應該因時因地制宜,這並非要你當牆頭草,而是要懂得甚麼時候該堅持自己立場,甚麼時候得包容他人立場。此外當自己視野格局越來越高,眼界更寬,立場也會調整。

日期:2024-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