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共有1257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9
產業時事

14家金控明年想拿老本配息,得先過4關好難…600萬存股族怎辦?股海老鳥:這樣做更好賺

今周刊編按:600萬存股族要注意了!金融股一向深受存股族喜愛,不過金管會周四(10/19)宣布新規定,未來必須符合資本結構、資本適足率、財務健全度、財務結構及槓桿度等4大項,才能動用公積來配息。以今年半年報來看,竟然沒有1家金控符合。台股周五(10/20)開盤即一路走低,金融股受此可能潛在的利空,整體金融類股表現也是疲弱,包括中信金(2891)、永豐金(2890)、兆豐金(2886)、元大金(2885)、富邦金(2881)、國泰金(2882)等金融股,跌幅一度皆超過2%。資深分析師建議,存股族可能要改變策略,別期待賺股息,而是要用手中金控股賺價差,價差報酬率會遠大於股息收入。

日期:2023-10-20

投資理財

才開始定期定額0056,卻見富邦金(2881)好像賺很多...存股族好猶豫:金融股vs.高股息ETF選誰?

最近許多金控接連公布不錯的獲利成績,也有收到大大提問關於金融股的問題,其中有幾位在定期定額高股息ETF或是金融股之間抉擇,就有一位大大說,昨天看到富邦金公布9月獲利,果不其然又是14間金控中的獲利冠軍,讓原本才剛開始定期定額0056的他,就有點想要挪一點資金去存富邦金,不知道可不可以?

日期:2023-10-20

投資理財

0050、0056...存股ETF得懂「折溢價」是什麼!億元教授用債券ETF為例:大戶如何創造套利空間

• ETF 溢價:淨值<市價──代表現在買進價格被高估。• ETF 折價:淨值>市價―─代表現在買進價格被低估。

日期:2023-10-19

產業時事

2023富邦長春公開賽10/18老淡水球場重磅登場

台灣歷史最攸久、等級最高的長春職業高球賽富邦長春公開賽,將於10月18至20日於百年球場臺灣高爾夫俱樂部(老淡水球場)再度點燃戰火!揮別三年新冠疫情陰霾,今年富邦長春公開賽更擴大規模提升賽事層級,不僅總獎金與參賽人數同步提升,並且邀請到包括中國長春名將張連偉與南韓好手金鐘德等國際名將來台與賽。

日期:2023-10-17

投資理財

蔡明忠捐富邦金5000張持股,市值逾3億!昔談小兒子被診斷「活不過2個月」:很多事有錢也做不到

富邦金(2881)周一(10/16)公告,董座蔡明忠申報轉讓名下5000張富邦金股票,分成2筆、每筆為2500張,各贈與「北富銀受託承翰教育公益信託基金信託財產專戶」以及「北富銀受託如是社會福利公益信託基金信託財產專戶」,用以從事公益。按富邦金週一(10/16)收盤價61元計算,蔡明忠轉讓持股市值約3.05億元。

日期:2023-10-17

投資理財

國泰金、富邦金、中信金...14檔金控股9月EPS排行:這檔業績奪冠「股價低於10年線」

金控公司公布了九月份的業績之後,意味著每年第三季就此結束,雖然只是自結數據,但與正式的財報應該不會差別太大才是。過去每個月我這邊所製作的EPS表格,其實是當月公佈的累計EPS減掉過去一個月的累計EPS所得到的數據,有時候自結的數據和每季公佈的財報數據可能會有些微的差距。

日期:2023-10-16

投資理財

富邦金、國泰金、中信金…14家金控前9月獲利出爐,有7家賺贏去年、只有它虧損,一文看金融股表現

14 家金控 9 月獲利出爐,因為股利高峰期已過,且工作天數較少,僅 2 家金控單月獲利逆勢較上月成長。累計獲利來看,去 (2022) 年 9 月開始,防疫保單理賠開始侵蝕壓低去年基期,而今年擺脫此陰霾,14 家金控與去年同期相比,不但已在上個月累計獲利轉正成長 1.82%、且超越去年全年獲利。在去年 9 月表現又不佳之下,今年前三季獲利達 3394.38 億元,同比年成長幅度已拉到 8.3%,隨著去年第四季每況愈下,接下來若無意外黑天鵝,逐月的年成長幅度可望愈拉愈大,且有機會挑戰歷史次高、突破 4000 億元。

日期:2023-10-12

投資理財

違約率低、殖利率達六% 安穩賺配息 金融債ETF是「存債運動」好選擇?

隨著市場近期興起存債風潮,今年來債券ETF的資產規模快速增長;現今金融債ETF的現金殖利率高於投資級債、公債,提供理財族另一個選擇。

日期:2023-10-04

產業時事

日銀堅持「超寬鬆貨幣政策」,日圓直逼150大關!換匯時機點要來了?專家曝:把握這價位

日銀決議維持超寬鬆貨幣政策不變,帶動日圓一路走軟,富邦金首席經濟學家羅瑋認為,日圓若觸碰150關卡,可能刺激日本央行出手干預,若是有短期換匯需求的投資人,建議可先把握近日新台幣兌日圓落在0.22以下時機點換匯。

日期:2023-09-30

產業時事

股淨比小於一的企業主要小心!

過去一直積弱不振的日股,竟屢創新高,尤其是沉寂30年的老牌金融股大翻身。背後有很大的助力,是來自東京證交所推動企業改善股價淨值比,值得台灣借鏡。

日期:2023-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