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473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7
投資理財

畢業6年靠「這二招」存到200萬!護理師曝「剛當新人每月存3.6萬」煎熬史:動力來自成就感

現在「萬物皆漲,唯有薪水不漲」年代,要順利存到錢可說是相當不容易,為了增加被動收入,不少人會靠著投資、保單儲蓄來達成。日前有一名護理師分享自己的理財經歷,在畢業迄今6年成功存下200萬,他是怎麼辦到的?這名護理師有感而發地說,存錢的動力真正來自成就感。

日期:2022-05-27

保險稅制

防疫保單之亂,富邦二董蔡明興出來說話了!774字為員工打氣:以誠信為本,努力達成保戶期待

這次捲入防疫保單理賠風波的富邦,被外界批評富邦「輸不起」,日前法說會上富邦金(2881)總經理韓蔚廷強調「絕對不會輸不起」,應該是大家誤會。而富邦人壽董事長蔡明興、總經理陳俊伴週四(5/26)則是發出一封為富邦人壽同仁打氣的信,感謝同仁在這段期間的努力與付出,強調富邦金是一家當責且財務穩健的金融企業,一定會努力達成保戶期待。以下為全文:

日期:2022-05-26

保險稅制

防疫險之亂惹議…遭控從嚴核賠、任意退保、不想賠 富邦產急發3點聲明澄清

近期隨著疫情升溫,防疫險保單在理賠、續保上都發生諸多爭議,針對諸多爭議,稍早富邦產險對此發出聲明,強調所謂「從嚴審核賠案」、「盡量少賠」、「任意退保」、「無故中斷契約」、「用倒閉來威脅保戶與政府」、「不是賠不起只是不想賠」等報導皆為惡意不實指控,一切都配合政府防疫措施及保險契約相關規定處理。

日期:2022-05-19

保險稅制

保戶攻略 新制0+7怎麼賠?重複投保不受理? 關鍵10問搞懂理賠權益

隨著四月初本土疫情攀升,至五月十五日累計確診通報人數已突破七十六萬大關,也讓各家產險公司的防疫保單熱賣到下架,甚至承保的事務上出現許多離奇的爭議。關於保戶所關切的「○加七隔離新制上路後是否能獲得理賠」、「重複投保是否受理」等問題,本刊整理出十大疑問,提供消費者申請理賠時參考。

日期:2022-05-18

全台防疫報導

確診到底該怎麼賠?防疫保單掀起壽險業「精算、理賠」2部門激戰 11家壽險總座今投票表決

編按:防疫保單之亂越演越烈,繼富邦產險退件防疫保單「重複投保者」後,國泰世紀產險5/16跟進「複保險條款」,如果民眾已在其他產險業者投保防疫保單且出單,國泰將不予承保;倘若未曾投保國泰或同業防疫相關保險專案,將以承保1件為限。居家照護申請住院日額理賠如何認定,引發壽險業精算與理賠兩大部門不同調。據了解,部分壽險公司精算部門要求回歸保單契約精神,要中重症達住院程度的居家才能理賠,因此嚴格要求要有問診紀錄,且開立藥方必須是清冠一號、輝瑞的Paxlovid、莫沙東的Molnupiravir(莫納皮拉韋)才可理賠;但理賠部門認為只要有開藥,即便是感冒藥都應理賠,兩派互不相讓,最終決定17日交由11家有防疫保單的壽險公司總經理一起開會討論。

日期:2022-05-17

保險稅制

抗通膨又能存老本 美元保單成新寵! 儲蓄型 vs 保障型差很大 注意「這兩大風險」

編按:新台幣兌美元匯率5月13日已貶破29.8元關卡,不少民眾購買美元利變型保單,期待未來保單期滿時,台幣若貶回30元以上,用美元換回台幣有機會賺匯差。再加上美國聯準會後續將持續升息,且幅度可能較原本比預估大,利變保單利率看俏,也讓買氣維持熱絡。不過除了宣告利率,購買美元利變型保單要留意保障內容及相應的內扣保費成本,業者建議,保戶應回歸自身投保目的選保單,才能保本投資,又有實質保障。(原文刊登於2022/2/16,更新時間為2022/5/15)

日期:2022-05-15

保險稅制

家長陪同隔離沒理賠?金管會:符合2條件可賠! 再駁指示開賣防疫險

隨著本土疫情快速升溫,國內也掀起一波波「防疫險之亂」。根據《自由時報》報導,有業者私下透露,並提供2020年5月19日「法定傳染病防疫商品相關議題」的會議紀錄,當時的決議就是「請產、壽險公會針對本次受疫情影響之民眾,分別邀集業者研議開發設計適合之保險商品」,證明業者是在金管會保險局要求下研議開賣防疫保單。此外,立委高嘉瑜也抨擊,保險公司發明「陪同隔離」的新名詞,家長陪同小孩隔離,防疫險卻不賠,認為金管會「不要隨業者一起耍賴」!

日期:2022-05-14

投資理財

30年後退休每月4萬的消費力,從每年50萬飆到121萬!4例子看懂:通膨低利如何影響理財?

過去我們聊過為什麼一定要理財,主要原因就是通貨膨脹,因為通貨膨脹與低利率會讓我們存在銀行的錢貶值,現在可以買到一個排骨便當的錢,忍耐存了30年以後卻只能買到滷肉飯,那為何不現在就花掉呢?

日期:2022-05-13

保險稅制

6月底前取得確診證明,理賠才不吃虧?金管會說話了!防疫保單10個QA一次看

日前防疫保單的理賠問題,已釀成一場「防疫保單之亂」,甚至造成民眾為了索取診斷證明進而申請理賠,在醫院大排長龍,也增加不少醫療量能的負擔。日前產險公會表示,建議各家產險業者,受理防疫險理賠申請可不限於書面診斷證明,意即民眾可持「數位健康證明」做為防疫險理賠文件,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截至今(11)日為止,已有多家產險業者同意數位健康證明作為診斷證明的替代文件,包括國泰產、旺旺友聯、新光產、南山產、富邦產、中信產、泰安產等7家業者,其他業者則表示尚在研議中。

日期:2022-05-12

保險稅制

平均工時逾10小時、疲憊指數超高…職業婦女的人生風險4帳戶,「這個」絕對不能少!

根據求職網站2021年5月調查,台灣職業婦女自評生活疲憊指數高達77.3分,每日包含公事與家事的工作時間平均落在10.6小時,甚至還有2成媽媽日工時高達12小時以上,可見職業婦女在家庭與工作間要取得平衡有一定難度。在蠟燭兩頭燒下,職業婦女在規劃保險時,常優先以自己以外的家庭成員如丈夫或小孩作為第一考量,反而忽略自身保障,壽險業者說,媽媽們應該先照顧好自己、了解自身保障內容,才能餘裕照顧好家庭。

日期:2022-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