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升息 006208 美元

拚命工作、存錢買房,卻發現自己的極限是別人的起線?一個「北漂族」的領悟人生

拚命工作、存錢買房,卻發現自己的極限是別人的起線?一個「北漂族」的領悟人生
圖片僅示意,非當事人

Scalers

個人成長

shutterstock

2020-10-28 22:09

我曾被邀請到一個群組,當中有位朋友說自己感到迷茫。我以為他所說的迷茫是那種剛入職場的迷茫。結果他說自己創業2年,在公司以2億元被收購後,感到很迷茫。聽他這麼一說,本來不迷茫的我反倒開始迷茫了...

 

大狗要叫,小狗也要叫

 

人一旦隨著影響力擴大,便有機會接觸更多優秀的人,也更容易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當你覺得自己不夠好的時候,會陷入自我懷疑、綁手綁腳,一邊做事一邊批評自己,反而不能像以前那樣單純做事。

 

我曾被邀請到一個群組,當中有位朋友說自己感到迷茫。我以為他所說的迷茫是那種剛入職場的迷茫。結果他說自己創業2年,在公司以2億元被收購後,感到很迷茫。聽他這麼一說,本來不迷茫的我反倒開始迷茫了。

 

有自我批判的意識,證明已經知道自己的能力是有邊界的,也進一步說明我們有能力準確認知自己。當一個人連自己的能力水準都看不清時,反而容易過度自信,覺得自己天下無敵。由此看來,如果覺得自己水準不好、做事不可靠,甚至感覺自己一無是處,千萬不要難過,至少你對自己的認知還是對的。

 

自我批判並非壞事,至少可以讓我們保持清醒,但若用力過猛,就會干擾到認知,影響工作。在做事的時候,若時刻想著「我不是做得最好的,總有人做得比我好,我做的事情毫無意義」,心思就不在好好做事上面了。

 

總有人比我們做得好,總有人說過我們說的話,這些想法完全不應該成為干擾的因素,也不能成為一事無成的藉口。

 

我家附近有個小花園,歐巴桑、歐吉桑每天傍晚都會到這邊遛狗社交。狗的品種很多,貴賓、黃金獵犬、薩摩耶,到秋田、柯基、哈士奇。我看到這些體型大小不一的動物時就想:小狗看到大狗會不會自慚形穢?會不會因為知道有狗比自己更大,就不玩不叫了?

 

恰好相反,有主人在的時候,越小的狗叫得越張狂。不管大狗小狗,玩得都非常盡興。契訶夫(編按:俄國文學巨匠)曾經說過:「有大狗,也有小狗,小狗不該因為大狗的存在而心慌意亂。所有的狗都應該叫,就讓牠們各自用上帝給牠們的聲音叫好了。」

 

 

當我們努力開拓新邊界,到達新彼岸時,會發現已經有人在那裡等候多時。我們心之嚮往的目標,另一群人卻視如草芥。

 

你的極限也許只是別人的基線。這讓我們對世界感到失望嗎?相反的,我們更應該為此感到欣喜,因為這意味著我們為自己設定的極限並非真正的極限,我們還有更大的潛力可以挖掘,而且生活不會那麼快變得無聊。

 

正如前所述,最牢不可破的優勢其實是時間。我們想達到的目標,也許有人的上一輩已經做到,於是下一代可以直接在這基礎上繼續發展。但這並沒有關係,因為基礎比你再好的人,最終還是沒能逃離你的視線;而進入視野的目標,始終要比在認知和視野之外的更有實現的可能。如果一個人跑得太快,你可能連他的影子都看不見。

 

我有一位朋友是北京人,嚴格來說是新北京人。她的父母與祖父母跟著革命部隊進入北京。父母在外地出生,在北京長大,在北京工作。她在北京出生、長大,在北京讀大學,也在北京工作。她家在北京有很多房子,所以沒有任何買房的壓力。所有北漂擔心的買房問題、戶口問題,在這位北京朋友身上都不存在。她只要好好工作就可以,甚至並不為了賺錢而工作。

 

看完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再看北漂,就以我為例吧。我到北京已經10年,剛來的時候,既沒有親戚可以投奔,也沒有房子可以住。我的父母生活在家鄉,我一個人在北京找工作、租房、過日子,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說是真正的北漂。如果我想和那位北京朋友一樣,在北京擁有自己的房子,讓父母在北京生活,只能靠自己動手解決。

 

我要先在北京找到工作,最好還是能解決北京戶口且收入不菲的那種工作,然後想辦法賺錢買房子,這些事情就足以讓人頭大。另外,父母還得願意來北京住,這又涉及生活習慣的問題。但是,我的北京朋友不需要解決這些問題,因為她的上一輩已經解決了。她出生的時候,這些裝備已經由父母配置好,所以她可以在上一輩打下的基礎上施展拳腳。

 

當我選擇留在北京工作的時候,你覺得我需要因為這樣鮮明的對比而焦慮嗎?需要因為別人已經具備的物質條件而懷疑自己北漂的意義嗎?完全沒必要。她現在過的生活,可能是我的下一代才能過的生活。我現在過的生活,可能是她上一代人的生活。在過去30年,她的家庭在這方向累積了優勢,相比於其他一些家庭(比如我家),她家的發展速度提前了一代。而這些靠時間累積出的優勢,不是那麼容易就能被超越,除非我們趕上時代的大紅利彎道超車。

 

難道我們就要自暴自棄嗎?也沒必要。大狗要叫,小狗就不叫了嗎?只要認真發展,做好自己的事業,也能慢慢累積優勢。我全力以赴爭取的,是朋友在出生時就已經擁有的,這並沒有什麼不能理解,反而證明了我的進步,居然迎頭趕上與新北京人成為朋友。

 

之前和同事一起吃飯時,同事帶著讀國中的孩子。一見面,同事指著我對孩子說:「你要向這位叔叔學習,好好努力,以後上清華。」我開玩笑說:「孩子,你可別向我學習,上了清華,還不是一樣做你爸爸的同事。」

 

 

持續行動讓感知更精準

 

有人會說,我的確想做很多事情,但是無法捨棄其中任何一件,怎麼辦?

 

我不禁想問,你既然想做很多事,怎麼沒見你以前做過任何一件?為什麼在一開始的時候,非要同時執行那麼多計畫呢?這就是高估自己的鮮活例子。

 

還有一種心態就是,我只不過沒有努力,否則絕對可以風行天下。這何嘗不是一種幻覺。只在腦袋裡琢磨盤算,不在現實中努力實踐,出現認知偏差是必然的結果。一旦回到真實世界裡,幻想者就會被搧一記響亮的耳光。

 

還有人問,如果只做一件事,什麼時候開始做第二件?應該如何判斷這個時間點?如果把事情做得很到位,新想法出現的時候,你自然就知道了。這是不是有點像玄學?但改變不就是漸漸發生的嗎?再用生活常識打個比方。關於什麼時候應該上廁所,需要有人給你明確的指示嗎?無須他人提醒,你自然就會知道。

 

我家附近有個賣糖炒栗子的店鋪,賣栗子的師傅有個絕活—徒手稱重。你要買幾斤栗子,他只要用鏟子鏟一下就知道,最多差一粒。由於稱重一步到位,師傅招呼客人的速度非常快,加上技能極具觀賞性,所以生意爆好,買栗子的顧客絡繹不絕。我問師傅是怎麼做到的,他笑著說:「我幹了20年,天天看天天練。」我問:「你是如何做到熱愛這件事的?」師傅答道:「我有3棟房子。」

 

我對自己的體重數字都沒概念,更不用說栗子。大多數人對重量的感知沒有精準到一個栗子的誤差等級,而賣栗子的師傅對重量的感知能力至少比我們強百倍以上。核心的原因還是我們練得少。練得少,感覺就不準;認知出現偏差,看問題就不準。

 

作者簡介_Scalers

持續行動者,暢銷書《刻意學習》作者,個人認知升級專家,畢業於清華大學。

 

本文摘自方智  《行動複利:從想到,到做到,半途不廢的四階段練習》

延伸閱讀

炒股、開店統統賠,最後他跟爸媽借375萬買房賺1千萬...你以為的「白手起家」,誰又真的是平凡人

2020-10-06

從蘋果小記者,到臉書、希爾斯百貨電商經理!台灣女孩的矽谷觀察:這5件事和我以前想的不一樣

2020-07-08

大一想打工,卻連應徵工讀生包三明治都被打槍!在美國讀書,我才驚覺的「人生差距」

2020-06-05

你有父母贊助百萬買房,我卻只能白手起家...貧富差距早不是隨口說說,中產階級也開始分上與下

2020-05-18

承諾3個月50%收益,結果短短一週募資100萬!你一定聽過:一個證券老闆一貪成名的故事

2020-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