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歲前賺到 100 萬人民幣是種什麼樣的體驗?」這是中國知乎在去年 5 月引人熱論的題目,擁有近 2,000 則留言,每則回覆洋洋灑灑幾千字不在話下,可見網民對題目的感觸之大。而其中有一則回覆遭網民瘋傳,1 萬網民按讚。
一煒曾任職華為區域財務分析師。出社會 3 年,正值 25 歲。根據一煒 計算 ,他 2017 年度稅後總薪資高達 52 萬人民幣(約 260 萬台幣),出社會三年薪水總加粗估也破百萬。一煒受邀回答「30 歲前賺到 100 萬人民幣是種什麼樣的體驗?」這個熱門問題,文章下筆第一句「25 歲,放棄年入 50 萬的工作」卻道盡了他在華為工作的一切甘苦。
華為給你國際舞台、發展環境,不只是血汗工廠
進入華為是一煒的夢想,大學開始打基礎到進入華為工作整整企劃了 5 年。一煒的工作內容相比一般區域財務分析師來得重,不僅需要處理華為對國家的售前財經工作、彙整業務財務等多面向管理工作(預算編製、月預測、監控分析、項目決算等),還得擔任專案財務群的主管(統籌代表處專案財務的日常事項)。雖然工作繁重,但一煒卻得以到各個國家探訪與發展,一滿擴展國際觀的想望、也賺得許多年老能話家常的下酒菜。不過,這可想而知,一煒的工時也非比尋常。
據一煒 敘述 ,待在海外的三年內,每天早上 8 點半到公司,幾乎都會待到晚上 11 點才下班。週末至少一天要在辦公室加班,兩天幾乎都要開會。一天 24 小時,一週 7 天,隨 Call 隨到立刻處理工作,休假、出國都是如此。待在國內的時間情況比較好,但也沒改善到哪去。平常最晚 9 點到公司,最好的狀況是 8 點下班;如果有會議或任務要處理,一蓋得加班到 10 點或更晚。週末放假當然也逃不了公司魔掌,員工會帶電腦回家照常處理工作。
但華為也不是無情的血汗工廠。一煒 提到 ,因為華為是一個國際化品牌,在世界各地都有觸角,加入華爲有很大的機會能走到世界各地見見世面,筆者就到夢想的非洲工作過一段時間。另外,華為也為海外員工提供極佳的生活品質。號稱「回家有豪宅,吃飯有廚師,洗衣有保姆,出門有司機」。同時,因為工時長,華為工作團隊也培養出一批一起出生入死、一起熬夜的好夥伴,這種革命情感可不是一兩天就會散的。但既然如此,為什麼一煒要離開華為呢?
不適合就是不適合,別拿理由搪塞
依照優先序一煒提出了兩個理由:首先是工作匹配度,再來是公司文化。
一煒回想第一次打開收入明細的 Excel 表格,他就知道這不是他想要做的工作。在華為工作的三年間,一煒一向努力做好每份工作,也受到同行、主管們的認同與稱讚。但伴隨成就感的不只是快樂與榮耀,也帶來無限增生的痛苦與折磨。一煒認為人才應該適才適任,其實他早知道自己的性格不太適合做數據分析的職位。他在文中提到,要把工作做到 100 分,適合的人只需用 80 分的努力,但他卻得花上 150 分的努力另外加上 150 分的痛苦。一煒曾說到「如果有一天我能變成一個領導者,我願意成為一個 CEO,CMO,COO…… 但我不願成為一個 CFO。」。
說完工作匹配度,一煒接著談到華為的公司文化。
一煒評華為的公司文化為「有狼性,沒人性」。從工作時數上就可看到,華為員工不斷處於上班、加班、上班、加班的惡性循環中。就連放假也不忘工作的文化使得員工工作彈性達到緊繃,整體業績靠的無非是攻擊力極強的「狼性」支撐。這就像一隻不斷被打興奮劑的老鼠一樣,無時無刻都在滾輪上奔跑,就算身體疲累但精神無奈還是興奮著。一煒同時也透露,華為講求效率但員工之間卻常出現不必要的工作會議塞滿行程,簡直與初衷相斥。「華為的『會』應該是中國公司裡最多的幾個之一……(我們)有太多的時間用來開效率極低的會,還有剩下太多的時間用來準備開效率極低的會。」一煒分析到。
從華為的工作中,一煒從而認識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在文內,一煒更詳細分析華為工作的好壞、工作最適人選、離職前的苦思與離職後的決定。一煒的自我頗析觸動了中國網民,所以才有這麼多人按讚推廣。
年初有波離職潮,你可能也在岸邊考慮,苦惱要不要離開現在的公司。如果你有上述想法,推薦你可以閱讀這篇全文,用一煒的故事反觀自己的處境,再做最後的決定。
參考資料來源:
《知乎》:〈华为是一家怎样的公司?〉
《三立新聞網》:〈25 歲年薪 240 萬仍選擇離開 華為員工心得文瘋傳 〉
※本文授權自TechOrange科技報橘,原文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