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Bank 3.0》作者布雷特:用科技抓住客戶的心 金融創新之父 給未來銀行的三個提醒

《Bank 3.0》作者布雷特:用科技抓住客戶的心 金融創新之父 給未來銀行的三個提醒
(攝影/陳俊銘)

2015-03-19 16:39

「全球金融創新之父」布雷特.金恩日前來台演講指出,國外不只新創金融科技公司企圖瓜分銀行業務的大餅,傳統銀行更積極數位化。透過論壇問答,他更點出台灣銀行業接下來的三大步。

「我希望有一天,也就是實體銀行消失的那一天,銀行業務已經嵌入你的生活,我們享有銀行服務,但沒有實體銀行。你可以想像嗎?坐在一輛無人車裡,匯款給我的家人。聽起來很像科幻電影吧?但如果你拿Apple Watch給一九六○年代的人看,他們肯定也覺得是科幻片呢!」這是全球金融創新之父—布雷特.金恩(Brett King)在「二○一五年金融創新大革命趨勢論壇」中,所提出的美好想像。

這場論壇於三月十一日舉行,由《今周刊》與聯合信用卡處理中心主辦,中華民國銀行公會、中國信託銀行、台灣金融研訓院共同協辦,總計超過七百位政界、金融界、科技界人士共襄盛舉,包含金管會主委曾銘宗、中華民國銀行公會理事長李紀珠、台灣金融研訓院院長鄭貞茂、聯合信用卡處理中心董事長劉燈城、惠普科技董事長王嘉昇、中國信託銀行信用金融執行長劉奕成等。

 

多少產業能在科技中生存?答案是:零!


《今周刊》曾於九四五期獨家專訪《Bank 3.0》作者布雷特,此次更邀請到本人來台灣演講。布雷特自稱,這次是他首次為新書《Augmented》宣傳的演講,討論科技與消費者行為的改變,如何影響人的生活。

演講一開始,布雷特就透過歷史案例,闡述科技進步如何改變人類的工作。「十九世紀時,蒸汽機剛發明,就導致一堆專業工匠失業,紡織廠再也不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連十歲左右的小孩都可以操作機器、製成衣服。」

當時,有一群自稱「盧德派」的人,潛入工廠大肆破壞機器,因為機器搶走了他們的工作。這些激進分子,甚至讓當時的英國政府,必須派出軍隊鎮壓才得以制止。

然而,即使有為數不少的反對派,人類仍然無法阻擋科技的進步,二百五十年以來,有多少產業能在科技進步下生存?

「答案是零。」布雷特說。

究其原因,科技的進步是為了滿足多數人類的需求,當消費者的行為開始改變,相應的科技也就衍生而出。

「我們現在一支智慧型手機的效能,是讓阿姆斯壯登上月球的阿波羅十一號的兩百萬倍,是一九八五年美國銀行所使用的電腦系統的三十倍。但是我們拿智慧型手機做什麼呢?玩〈憤怒鳥〉和〈Candy Crush〉!」布雷特舉例,「所以,一切都是融入(engage)消費者的生活。」

到底怎樣的科技,才算真正融入消費者的生活呢?

布雷特指出,Google的執行長佩吉(Larry Page)有一套「Toothbrush」(刷牙)標準,「當Google在選擇是否購併一家公司時,他會考慮到一般人每天使用這項產品的次數,如果這個次數超過他每天刷牙的次數,那麼這家公司就值得購買。」也就是說,科技必須要能夠融入人們的生活,才具有價值。

 

 

公司價值取決於什麼?答案是:能不能融入生活

 

換在金融界來看也是一樣。劉奕成認為:「數位銀行必須符合UCC條件,也就是隨時隨地的(ubiquitous)提供客製化的(customized),並且一致的(consistent)金融服務。」

布雷特更大膽預測:「一五年,客戶利用機器處理銀行業務的次數,會是去分行次數的五百倍。」假設每天使用手機匯款、付帳兩到三次,再加上到ATM提款的次數,算下來,一五年每個人到分行的次數僅一到兩次。

新創科技公司早已入侵傳統銀行業務,打破銀行的常規。光是一四年,比特幣就獲得四億美元的投資;中國的支付寶推出僅九個月,就吸引了五.七億人民幣存款。去年,紐約金融科技相關公司獲得的融資,更勝過矽谷;美國知名行動支付軟體Venmo,甚至直接變成一個動詞,當你要朋友還錢給你時,就直接說:「你可以Venmo我。」

不只新創公司打進銀行市場,傳統銀行更是積極轉型。布雷特提到,英國巴克萊銀行推出PingIt App,讓朋友之間可透過App轉帳,不必再到分行處理。澳洲匯豐、蘇格蘭皇家、桑坦德等銀行,更砸下一億美元投資新創金融科技公司,就是為了不在這波科技浪潮中失勢。

商業銀行需要靠科技抓住消費者的心,投資銀行也需要透過科技,做更準確的預測。布雷特說明,目前高盛銀行裡,有五○%的交易都是透過機器完成;另外,他還提到一個很有趣的創新系統:e-Toro。它是一個社群交易公司,讓用戶可以參考其他用戶的投資行為,並複製成功投資人的投資方式。自○七年成立至一三年,e-Toro就已經累積了超過三百萬名用戶。

台灣的銀行業又應該如何面對金融科技化的浪潮呢?透過以下問題,布雷特逐一道出台灣銀行業接下來可以向前邁進的三大步:

 

改善體質、投資、對外溝通 最重要的三件事

 

第一步:設立行動部門

問:聽起來在科技方面,銀行還有許多業務要做,我們應該怎麼踏出第一步?


答:我想第一步是先看看自己銀行裡有沒有專門負責數位行動的部門,如果沒有,也許必須開始嘗試改變自己行內的文化,要敢於實驗。

這必須從執行長開始,只要執行長願意讓下屬做他們想做的事情,通常就可以看得出變化。

第二步:投資科技公司

問:您提到要了解消費者的感受,這個聽起來好像很困難,銀行要怎麼做,才會知道顧客想要的是什麼?

答:的確,要徵到顧客體驗設計師並不容易,因為他們可能更傾向去Google、蘋果那樣的大公司。

但是銀行可以和大學合作,成立育成中心、提供獎學金,透過這樣的管道找到這些人才。另外,銀行也可以藉由投資新創公司改良自己的應用程式介面。

一三年,平均每位金融業員工替銀行創造六萬美元的價值,看起來這個數字好像很高,但是在科技公司中,這個數字是四十五萬美元,整整是金融業的七倍有餘,因此金融業應該與科技公司合作,才能變得更有效率。

 

▲布雷特(左四)的演講,吸引許多金融界大老,並期許未來能與台灣金融業進一步合作。

(攝影/林育緯)

 


第三步:與金管會溝通

問:如果我們已經設立行動部門,又從科技公司獲得很好的建議,但是金管會不讓我們做,那該怎麼辦?

答:根據我的經驗,我會嘗試與他們誠實地溝通,告訴他們我想做一個實驗性的東西,如果成果好的話可不可以推出?通常他們都會答應。

我記得有一次,我向主管機關提到想要取消紙本的申請書,他們不同意,因為他們覺得這樣風險太高。

我說明可以從已經通過銀行紙本申請書的那些人中,再抓出假身分的人,最後我從一百份申請書中,找到五個假身分的申請書,所以他們就同意我使用網路申請書了。

就算法規制定者不願意接受改變,也不代表金融業可以推阻科技的進步,因為,即使政府可以管制銀行、管制蘋果、管制臉書、甚至要求消費者只能在書店裡面買書,但他們沒辦法管制消費者的行為。數位音樂出來的時候,當時盜版音樂的人甚至要被抓去坐牢,但是這有阻止音樂的數位化嗎?

回應布雷特對於金融數位化的種種預言,曾銘宗曾在論壇提起,金管會推動的「金融3.0」已經鬆綁許多法規,今年將是台灣的金融創新元年。台灣的銀行業,準備好了嗎?

和曾銘宗玩自拍、對書迷好親切 他是超會social的科技宅男

 

▲布雷特馬不停蹄也能自娛,在論壇上和金管會主委曾銘宗玩自拍。(攝影/林育緯)

 

▲赴金管會拜會交流。(攝影/陳俊銘)

 

▲再到中國信託銀行演講。(攝影/林煒凱)


布雷特曾在接受專訪時說過:「我是一個熱愛科技的人,希望科技能夠改變我們的生活。」

他果真是個科技宅男。論壇中,他大談科技如何改變人類的生活;MacBook Air的硬碟毀損,他靠自己修理;晚宴上,他滔滔不絕地暢談未來科技趨勢,從無人車系統、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的太空旅行計畫到指紋辨識等,甚至連無人探測機歷時9年,終於拍攝到冥王星的影像,他都知道。

此外,連短短待在車上的空檔,他都不休息,而是一手拿著手機,雙腿放著筆電,不停地交叉比對。看來,科技已經完全融入他的生活。

但是,不同於一般科技宅男給人不善社交的印象,布雷特不僅超好相處,更是一位絕佳的講者。

論壇開始前,布雷特就和金管會主委曾銘宗大方玩自拍,不停地變換表情;論壇結束時,原本沒安排簽書會行程,他卻對要求簽名的書迷來者不拒,還一一詢問書迷的名字,讓每個簽名都能客製化。他的演講深入淺出、幽默風趣,現場笑聲不斷。

短短一天半,布雷特就排了6個行程(與金管會、惠普董事長午餐、論壇、晚宴、中國信託銀行演講、午餐),一下飛機,就有170多封信未讀,他說他的生活就是這樣「Bang!Bang!Bang!」而且,非常樂在其中。

 

布雷特.金恩
出生:1968年
現職:Moven銀行執行長、美國之音廣播主持人
學歷:新南威爾斯大學MBA

尤其今年開始的電信業務,被《經濟學人》視為樂天反擊勁敵亞馬遜的序曲,看好此舉將提升電信用戶對樂天服務的黏著度和忠誠度,「我們的服務將有別於已存在的電信業者,可能會是這個產業最具破壞性的服務。」三木谷浩史強調。

 

從一家電商平台起家,發展到如今,樂天早非當年的單純電商,而是一家跨進金融科技(FinTech)、電信領域的巨獸,營收來自境內電商、金融科技、其他網路服務三大領域。它目前的成功,在於善用龐大的會員基礎作為武器,搶攻電子支付等金融科技之領域,營運模式更成為各方研究的對象。

 

打造生態圈 會員點數扮重要黏著劑

 

「集團最特別是創造了樂天生態圈,它把整個事業串起來。」樂天集團亞洲總裁高澤廣志認為,樂天轉型成功的關鍵,在於成功打造樂天生態圈。生態圈的成功又是由樂天會員、大數據、品牌三根大柱撐起,而「超級點數」則扮演三者間的「黏著劑」。他解釋:「成為樂天會員,消費就可以得到超級點數,又可以使用在樂天其他事業體,會成為非常好的循環。」

 

早在二○○二年,三木谷浩史推出「超級點數計畫」,首創將傳統通路慣用「集點換折扣」搬上電商平台。店家除了繳交系統年費、每筆交易手續費給樂天,還得支付交易金額一%的「點數費」回饋消費者。消費者每消費一百日圓,就能獲得折合一日圓的「超級點數」,可在之後消費折抵。這項創舉鞏固樂天會員在平台上的忠誠度和回購率,讓樂天長年坐穩電商龍頭寶座,哪怕是近年海外電商如亞馬遜、Yahoo來勢洶洶,仍能保住在日本二七.八%的市占率。

 

點數攻勢不斷,過去十六年,樂天共發出一兆點數(等同新台幣二千八百億元價值)。這些點數如今從只能在電商平台使用,已擴及在整個樂天事業集團之間流通,例如在指定時間登錄樂天銀行、刷樂天信用卡等都能獲得點數,點數又能支付在購買樂天生命的壽險、投資樂天證券產品等事業體上。

 

去年,樂天又推出新版的超級點數升級計畫,採用高補貼政策,希望讓消費者多元使用樂天的各式各樣服務。原本,消費者在電商平台消費可得消費金額一%點數,透過信用卡消費,以及在證券、電信各種服務的點數回饋加成等誘因,牢牢黏住消費者。

 

高補貼策略即使造成今年境內電商的獲利折損,也在所不惜,因為從結果看,今年整體營收、獲利都是大躍進,尤其是「金融科技」的成效更是顯著。今年上半年,樂天「金融科技」貢獻的營收已追上「境內電商」,達五四○億元新台幣,更較去年同期成長二二%,獲利則首度超越境內電商達一二四億元,成長幅度近二七%。

 

重視購併綜效 不同顧客群可相互流動

 

樂天在金融科技業的輝煌表現,源自三木谷浩史的多年布局。當亞洲即時通訊Line這兩年才開始在日本成立Line Financial、台灣推出Line Pay,樂天已領先走了十四年,期間透過收購當地信用卡、證券公司、網銀等,推出相關服務。

 

購併不斷的三木谷浩史,特別重視購併綜效,他曾說過,「我找尋可以跟現有生態系產生綜效的公司,讓生態系中不同顧客族群可以彼此流動,跟樂天其他的服務和產品拓展關係」。

 

打從二○○四年起,樂天逐步購併兩間當地信用卡公司,○五年推出自家信用卡「樂天卡」,以高回饋點數來提高持卡人的黏著度。此後十年,「樂天信用卡每年刷卡金額維持兩成比例成長。」集團副會長穗坂雅之驕傲地說。且自一六年起迄今,樂天卡便穩坐日本國內總刷卡金額最高的信用卡寶座。

 

三木谷浩史的投資永遠是看著「未來」,信用卡只是他踏入金融科技領域的第一步,九年前他入主網銀新創eBank加以整頓,成立樂天銀行,短短九年,開戶數成長一倍,總數達六四二萬人,當時比第二的AEON Bank多出三十七萬戶;存放款也大幅成長一八○%、五○○%,分別達五五○○億元新台幣、二二○○億元;最吸睛的是,樂天銀行雖存款不是最高,獲利卻高達六十五億元新台幣,居現有七家日本網銀之冠。

 

日本樂天銀行社長永井啟之認為「便利性」是樂天銀行的一大優勢。樂天一來透過點數贈用機制,快速累積會員;二來在龐大會員基礎下,積極推動多元服務,讓銀行戶能用同一個介面就能貸款、投資證券、轉帳,提升依賴性。比起台灣在今年二月和九月,街口支付及Line Pay接連推出好友轉帳功能,樂天早在四年前,就可經由臉書及旗下購併的通訊軟體Viber進行好友間轉帳功能,且會員間轉帳免手續費;正因走在業界之先,種種高補貼策略、點數轉換都被業者跟進模仿。

 

三木谷浩史的視野永遠都是遠眺未來,虛擬貨幣是他近來最關注的「未來」。兩年前他買下比特幣支付處理公司Bitnet、今年購併日本虛擬貨幣交易所min-btc、東京比特幣交易所Everybody’s Bitcoin,在在都是為此布局。

 

遠眺未來市場 虛擬貨幣是最佳答案

 

「加密貨幣這個產業,我不知道是比特幣、以太幣或是樂天幣,一定將有加密貨幣會在全球通用。」三木谷浩史認為加密貨幣有保值、價格穩定及難以造假等優勢,將取代部分市場的貨幣,因此已著手研發自家的「樂天幣」。

 

「未來不同產業藩籬會被打破,不會是一家公司、一個產業,而是一個生態圈、要打的是生態戰,而不是獨立服務戰爭。」集團共同創辦人小林正忠說。

 

看著未來的三木谷浩史,對於核心的電商業務也未鬆手。今年起也積極布建物流系統。譬如投資物流業「Rakuten   Express樂天快遞」、測試無人機配送服務。其中物流系統雖只服務東京二十三區和千葉縣,未來二至三年間,將以涵蓋九○%日本人口配送區為目標。

 

日本營收獨大 力求將經驗複製到海外

 

小林正忠認為,未來市場將是「無國界」。為此,樂天在過去八年急著走出海外市場,從一○年開始收購美、英、德海外電商;一四年,收購通訊軟體Viber,不但取得社群通訊技術,更一舉拿下來自中東、東歐、東南亞等區十億人的會員,使得全球會員人數來到十二億之多,二○年更志在觸及二十億人,「樂天的目標是成為全球會員最多的電子商務平台。」三木谷浩史霸氣地說。

 

不過,儘管生態圈發功,樂天營收在一一年到一七年,從九六○億元新台幣翻漲兩倍達兩千六百億元,稅後淨利更翻了十倍。但其中的八成營收仍來自日本本土市場,顯然,如何複製到海外,是集團一大挑戰;而台灣將會是近期樂天最關鍵的戰役。

 

樂天在台灣十年,擁有超過五百萬名會員,提供電商、信用卡等七種服務,且台灣電子支付發展正快速起飛。加上年底金管會即將開放網銀執照申請,如果樂天能夠成功奪下,就能將它的金融科技事業核心植入台灣樂天生態圈。

 

目前,樂天與國票金合組聯盟,與中華電信領軍的「國家隊」、台灣行動支付使用率最高的Line Pay隊,形成三搶二的局面。雖然三木谷浩史籌碼在手,樂天端出的金融科技成績單也亮麗,然而「敢賭」、「不怕犯錯」的他,能否一舉搶下這張執照,順利攻克台灣市場,仍須步步為營。

 

這一戰役若成,「樂天生態圈」則得以完整移植台灣、深耕市場,也將成為三木谷浩史未來在其他國家攻城掠地的最佳談判籌碼。

 

樂天

 

三木谷浩史

三木谷浩史

樂天

▲點圖放大

 

樂天咖啡廳

位於東京澀谷的樂天咖啡廳,可用樂天信用卡、樂天Pay......,彷彿小小樂天生態圈。

延伸閱讀
引領「銀色金融」潮流 合作金庫走一條金融創新路
引領「銀色金融」潮流 合作金庫走一條金融創新路

2021-05-31

金融創新成炒作標的  牽動金額逾三兆元 比特幣大震盪  預言虛擬幣泡沫破滅?
金融創新成炒作標的 牽動金額逾三兆元 比特幣大震盪 預言虛擬幣泡沫破滅?

2017-07-27

銀行創新之父Brett King帶來「破壞性」的金融創新革命
銀行創新之父Brett King帶來「破壞性」的金融創新革命

2015-03-12

越洋專訪》科技宅男跨界 帶領數位銀行風潮  《BANK 3.0》作者布雷特.金恩:隨時有新點子 才能翻轉產業
越洋專訪》科技宅男跨界 帶領數位銀行風潮 《BANK 3.0》作者布雷特.金恩:隨時有新點子 才能翻轉產業

2015-01-29

未來銀行入侵  不改變就陣亡
未來銀行入侵 不改變就陣亡

2015-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