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台灣種子》社會的棘手問題 是他們的賺錢生意 這些企業 用商業力讓環境變美好

台灣種子》社會的棘手問題  是他們的賺錢生意  這些企業  用商業力讓環境變美好

萬年生

產業動態

攝影/陳俊銘

1008期

2016-04-14 14:46

近一年,台灣已有七家B型企業,家數僅次韓國、居亞洲第二,成長速度則居全亞洲之冠。《今周刊》精選其中三家老字號和新創公司,看它們如何用商業模式,改變社會。

綠然能源 年營收千萬元  它的節能燈 幫低收戶省下一個月房租


中國名主持人柴靜因自己女兒生病,藉著調查霧霾與它作戰,也朝社會丟球。台灣第一家B型企業「綠然能源」(DOMI)創辦人連庭凱、胡德琦夫婦,則因一次推嬰兒車在路上閃避汽機車排放廢氣經驗,決心創業,和碳排放、髒空氣宣戰。


綠然能源主要營運模式是推廣商用與家用LED燈汰舊換新,但它和一般以LED產品導向的企業不同,更聚焦替環境帶來改變的創新商業模式:只要客戶累積兩萬元的消費,它就幫你種一棵樹;也就是,它不只賣節能減碳的燈,賣的更是背後的綠樹與環保概念。


累積2萬元消費,就種一棵樹


他們用「一減一加」作法,打造有影響力的商業模式。


所謂「一減」,指他們藉推廣換裝比傳統燈泡節省約七成能源的LED燈,減少碳排放,也減少地球負擔。


為增加消費者更換誘因,綠然能源自行開發以台電電費公式為基礎的照明節能計算器,不論企業或家庭,只要輸入簡單用電資料,就能得出更換後的節能效益與減碳數據,「LED燈比傳統燈貴三到五成,但使用壽命很長、亮度也更高,溫度低也能省空調。」連庭凱舉例,一家店若用一百支傳統T8燈管,更換後每月電費至少可省下四千元。目前,包括台南全家便利商店、新竹合康連鎖藥局等都是它客戶。

 

接著,他們還整合流明(編按:Lumen,指LED的明亮度,流明值越高表示越亮)、瓦數、保固年限等規格搭配售價等綜合資訊,降低消費者選購相關高性價比照明產品的門檻,還能網購買燈,讓消費者更方便、也更容易用消費帶來改變。


至於「一加」,則是指播下種子,替孩子的未來種樹。樹木不只可過濾空氣中的微塵、增加氧氣,成樹還能增加碳消化力,所以公司創立時就以長期持續種樹為目標,甚至除了業績,種樹的數量也是其關鍵績效指標(KPI)。


三年來,他們透過帶孩子一起種樹的「綠樹派對」(Tree Party),已自費種下超過一千棵樹,「減是先做,加是如何進一步播種,除了種樹,還有環境教育。」連庭凱解釋。

 

B型企業

▲用LED燈結合親子種樹等創新模式,讓綠然能源成了台灣首家B型企業。(圖/綠然能源提供)


「不用再到超商看書了」


亞太B型企業協會理事長、中華徵信所總經理張大為觀察,綠然不只幫企業、家庭更換節能燈,還幫忙種樹,「要求你帶孩子來種樹,很多人光著腳踩在泥巴上種樹,這營運模式很有意義。」


不只如此,它近期又爭取政府專案,協助貧困家庭改善能源問題。例如,今年農曆年前完成台北市約一千五百個低收入戶,更換老舊燈具專案。連庭凱透露,低收入戶因有政府補助,每月實際房租支出不到八百元,但能源支出卻達八百到兩千元,比房租還貴,「汰舊換新後省的電費,已經快可以省下一個月的房租,不只節能,生活上也有明確幫助。」


就有小朋友向他反映,家裡變得明亮很多,不像以前要到7-ELEVEn念書,爸媽也開始重視家中的環境,「微薄的事,真的能產生幫助。」


當土壤準備好了,種子就會發芽。綠然下一步打算找企業合作,讓燈具的汰舊換新擴及全台弱勢家庭,甚至授權模式到柬埔寨,讓更多種子發芽,替社會和環境帶來更多改變。
 

B型企業
(攝影/陳俊銘)

綠然能源
創辦人:連庭凱(前右)、胡德琦(前左)等
成立時間:2013年
主要業務:商用與家用LED燈汰舊換新
2015年營收:約新台幣1000萬元

.創業第3年獲利
.替台北市逾1500戶一級低收入家庭更換LED燈
.3年來,在全台種下超過1000棵樹

 

嘉威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高效率保持20%獲利率  它離職率僅3% 翻轉會計師血汗形象

 

這家近兩百人的公司很「另類」:不只沒人資、起薪比同業高一五%,還提供員工餐廳、宿舍以及員工每月聚餐費,同時標榜幾乎不加班、就算加班,最晚也不超過九點;創業三十年來,每年員工離職人數還不到六人。


年營收破兩億元、為新北市規模最大的嘉威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是名副其實的「錢多事少離家近」企業。它不加班、又強調員工照顧、在職訓練等企業文化,吸引到不少原來有意加入勤業眾信、安侯建業(KPMG)、資誠與安永等四大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的員工。


外界普遍對會計事務所冠上「血汗」形象,特別是一到報稅旺季,不加班簡直是天方夜譚,相較於台灣四大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平均流動率高達二、三○%,為何嘉威幾乎不用加班、流動率不到三%?


這,和嘉威創辦人張威珍的經營理念與創業經歷有關。


「錢多事少」,進來了沒人想走


先看「錢多」。它開給新鮮人的起薪是三十二K,這個數字約比一般同業高一五%,「高薪能帶來第一、二名人才,人往高處跑,最高薪的公司沒地方跑,流動率就低。」他強調。


其次,它不接上市櫃公司的財務報表簽證、查核生意,所以和必須趕上市櫃公司財報、年報期限的會計師事務所相比「事少」。


「四大是國際品牌,我們絕不雞蛋碰石頭。」張威珍解釋,公司有能力簽上市櫃公司,但上市櫃公司找四大事務所,假設願意付五百萬元,找嘉威只願付三百五十萬元;自己沒有規模經濟報酬,成本高、收費低,因此只接一般企業生意,免去加班魔咒,「從競爭力概念,我絕不拿己之短攻他人之長。」


出生嘉義的張威珍,曾因家境清寒繳不出學費,如今北上創業有成,刻意錄取嘉義人及偏鄉清寒小孩,更有近兩成員工每月花不到兩千元房租,就能住進公司旁的員工宿舍,可說「離家近」。


因病離職薪資照給

 

不只如此,包括他兒子張宏尉在內,目前公司二十五位會計師中,就有十二位是家族成員,愛屋及烏的他也把所有員工當家人;甚至有員工以罹癌為由離職,治療期間他照給六個月薪資,對方療程結束後復職,績效還做到前三名,「如果她是你家人,你要放棄嗎?」張威珍說。


為培養未來人才,張威珍除了補助副組長以上員工參加知名的圓桌教育基金會潛能開發相關培訓課程,也效法「王品之師」,每兩個月邀請外部講師到公司演講等,還選定超過五十位有潛力員工,參與內部人才培育精英計畫。


除了員工福利所費不貲,一般會計師事務所員工薪資約占成本四五%到五○%,嘉威則達到近六○%;不過其年獲利率仍達二○%,並不輸給同業,關鍵在員工的高效率。


「假設新員工、新客戶要投入一○○%(的工作時間),舊員工、舊客戶只要投入五○%(就有同樣效果),效率快一倍。」張威珍透露,會計師事務所員工是技術工作、有進入門檻,加上員工因長期和客戶窗口搭配,一旦離職客戶很可能會跟著離開,所以儘管員工薪水等人事成本高,卻以此換來低流動率,加上不用重新訓練員工,有成本低、效率高等好處。


有捨才有得,嘉威就靠著「利他反而利己」的獨特企業文化,取得B型企業認證。這是它翻轉會計業血汗形象,同時兼顧員工福利、績效與企業獲利背後,令人反思的一堂課。


嘉威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攝影/陳俊銘)

嘉威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創辦人:張威珍(右一)
成立時間:1986年
主業務:企業財稅簽證、
上市櫃公司輔導
2015年營收:約新台幣2億元

.幾乎不加班,就算加班,也不超過晚上9點
.一年離職不到6人,舊員工服務舊客戶,效率快1倍
.新鮮人起薪3萬2千元,約比同業高15%


瑞德感知 創業第3年就獲利  它讓出口號誌動起來 逃生速度快3倍

 

想像一下,身陷火場的你,該往哪個方向逃生?


傳統的逃生出口號誌,只能靜態指示最近的出口方向,有可能依指示方向逃生竟遇到起火點,反而讓自己更逼近危險;新創公司瑞德感知科技卻靠研發出的智慧疏散系統,解決了逃生時的公共安全漏洞。


面板逃生方向,解決公安漏洞


瑞德的系統不只接收煙霧、溫度感測器與消防圖控系統等火警受信總機資料,同時透過空間模擬、演算法等技術,即時規畫疏散逃生路徑,並讓緊急出口導引號誌「動」起來,在LED面板上顯示往左、往右,或代表禁止通行的×符號指示,協助遇險者能在最短時間內逃生。


依據英國格林威治大學的研究,僅三八%的人對傳統靜態導引號誌有反應,動態號誌則可讓七六%的人注意到,透過空間模擬疏散,後者能讓逃生速度快三倍。


「很有未來性」,這是瑞德創辦人之一林筱玫,五年前率隊參加微軟全球潛能創意盃(Imagine Cup)競賽,最終從七十個國家中奪冠的評語。


三年前,瑞德是全球第一個把智慧疏散系統商品化的公司,現已取得台灣消防法規認證,也和西門子等知名企業共同獲選美國消防工程師學會(SFPE)全球百家夥伴。目前台北一○一、基隆東岸廟口停車場等商用空間,都已導入該系統;預計年底西門子也會成為它在中國的經銷代理。


「妳去燒一棟大樓給我看,萬一演算法是錯的怎麼辦?」儘管業務漸上軌道、目前也已獲利,林筱玫不諱言初期推廣的困難。「以前人覺得我有一輛車沒頭燈沒關係,當你晚上開車,就知道寸步難行。」火災中頭號殺手是濃煙,她希望自己打造的「火場黑盒子」,能用科技和商業模式杜絕消防死角,讓更多人能從火場脫險。


火災時,多達76%的人,能注意到動態導引號誌
瑞德感知科技公司
(攝影/陳俊銘)

瑞德感知科技公司
創辦人:林筱玫(圖)、陳碩鴻
成立時間:2013年
主要業務:動態導引號誌、智慧疏散系統
2015年營收:約新台幣500萬元

延伸閱讀
以數位科技落實普惠金融 王道銀行成為台灣第一家獲B型企業認證的金融業者
以數位科技落實普惠金融 王道銀行成為台灣第一家獲B型企業認證的金融業者

2017-12-06

B型企業》從種樹、加工到銷售 清潔劑工廠學會更友善土地 35歲二代接班 把苦茶籽變文創夯貨
B型企業》從種樹、加工到銷售 清潔劑工廠學會更友善土地 35歲二代接班 把苦茶籽變文創夯貨

2017-10-26

B型企業》從小林村重建到高雄駁二,都有「節能屋」身影 這家10人小公司 供給全台1%太陽光電
B型企業》從小林村重建到高雄駁二,都有「節能屋」身影 這家10人小公司 供給全台1%太陽光電

2017-10-05

B型企業》銀廚貸款給低收入戶  讓他們開店再雇窮人 這家公司助百萬人脫貧  市值竟增30倍
B型企業》銀廚貸款給低收入戶 讓他們開店再雇窮人 這家公司助百萬人脫貧 市值竟增30倍

2017-09-21

聯合利華搶加入  高盛、貝萊德都按讚 做好事×賺大錢  B型企業新商道
聯合利華搶加入 高盛、貝萊德都按讚 做好事×賺大錢 B型企業新商道

2016-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