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觀此次泰豐的私募,儘管應募人選和價格尚未公告,但因為發行的包括特別股私募,根據泰豐公告擬修改後的章程,特別股將優先分配股息;換言之,公司都賺不到什麼錢了,賺到的卻又優先配給私募對象,這正是林學圃為小股東叫屈的原因。
儘管如此,但對南港來說,買進泰豐股票則是一筆怎樣算都划算的投資。從南港公告得知,從三月十八日至五月四日,持續買進泰豐股票至十四.二五%;換算下來,南港投資的平均成本為每股十四.四元,而至五月二十六日,泰豐股價十五.六元,仍高於南港投資的每股成本。
況且,林學圃說,南港買進泰豐股票,投入的是所有南港股東的錢,不是他個人投資泰豐,「我們就是長期持有,只買不賣,這是一個我們的評估結果。」

林學圃率南港增持泰豐持股,6月泰豐股東會董監改選將上演雙方角力戰。(攝影/劉咸昌)
南港的盤算 泰豐土地值錢
林學圃認為,南港和泰豐都屬輪胎業,輪胎本業可以進行強項上的策略結合,有利於雙方股東的權益,「我們一定要把本業調到一個對的位置,讓客戶有保障、讓員工有前途、讓股東能夠獲取合理的利潤,這是基本的道理。」
事實上,泰豐本業雖然近年表現不佳,但擁有雄厚土地資產,更是外界普遍認為林學圃勇於加碼泰豐的關鍵。泰豐的「資產股」色彩濃厚,旗下擁有中壢廠共計四.五萬坪的土地,並於近年啟動資產活化策略,開發利益後市看好。
泰豐中壢廠占地高達四.五萬坪,其中一.七萬坪已變更為工商綜合區;另外二.七萬坪則將開發為工業用地。普華國際不動產總經理田揚名說,現在桃園中壢的工商綜合區成交行情為一坪五十二萬至五十六萬元,未來行情可期。
由此換算,泰豐持有的一.七萬坪工商綜合區的市場價值至少八十八億元,估算可為泰豐的每股淨值帶進十八元左右,超過南港投資泰豐的每股成本十四.四元,更遑論泰豐還有其他土地資產。
因此就算屆時南港在董監改選失利,作為業外投資,可實現帳上獲利,或轉以長期持有,等到工商綜合區開發完成,泰豐實現收益再行處理,屆時收益又可挹注南港,進而對南港股價提升帶來正面利多,可說進可攻退可守。
而對三十歲就接班的馬述健來說,泰豐本業屬於成熟產業,如何進行土地活化利用,才是未來泰豐轉型的關鍵,市場派催化了外界對泰豐資產活化成績單的注目,就算馬述健這次能夠阻敵成功,唯有端出好看的經營績效,回饋股東,才是真正的硬道理。

▲點擊圖片放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