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理財 etf 台股 殖利率 2024總統大選

胸部X光檢查「無異常」卻罹癌...台大肺癌權威:出現這6種症狀,通常已步入肺癌晚期

胸部X光檢查「無異常」卻罹癌...台大肺癌權威:出現這6種症狀,通常已步入肺癌晚期
圖片僅示意

2021-01-07 10:00

為什麼肺癌確診時,大多已進入第3期、甚至第4期?無聲無息的早期肺癌,該如何達到早期發現、及時治療的目標?

 

定期做胸部X光,卻沒找到肺癌?

 

台大醫院每年都會提供院內同仁例行健康檢查,2013年首度針對45歲以上主治醫師及一級主管進行LDCT檢查,結果在300位受檢者中,有12位發現肺癌,明顯高於台灣肺癌發生率(約為每10萬人口,35.1例)。當然,從單一數據來解讀並不客觀,但這個數字仍然值得重視,我們也正在研究,期望進一步分析出背後的原因。

 

幸運的是,這次篩檢發現的大多是早期肺癌,手術治療效果佳;但在臨床上, 大部分肺癌患者發現時已是晚期,失去手術根治的機會。

 

為什麼肺癌難以早期發現?因為初期腫瘤太小,不影響周圍組織,通常沒有症狀;當出現咳血、聲音沙啞、呼吸會喘、肋膜積水、骨頭痠痛,甚至意識不清時, 通常已步入肺癌晚期,如果等到有症狀再就醫,已失去最佳治療時機。那麼,有篩檢早期肺癌的方法嗎?

 

門診中常聽到這樣的反應:「怎麼可能是肺癌?我半年前做胸部X光檢查明明沒有異常!」 研究證實,定期胸部X光檢查無法降低肺癌5年死亡率,因為敏感度較差,要大於2公分的腫瘤才能被X光偵測到,這時可能為第3期肺癌,已有轉移風險。

 

更大的問題是,許多人會因為傳統健檢必備的胸部X光檢查「無異常」結果,而對肺癌掉以輕心。

 

腫瘤指數癌胚抗原(CEA)僅適合追蹤

 

腫瘤指數升高不一定等於癌症,指數正常也不代表體內沒有癌細胞,比較適合曾經罹癌的人做為追蹤病情變化的參考。

 

癌胚抗原(CEA)若高於5ng/ml 表示罹癌比率升高,但通常要等到中、後期肺癌,指數才會上升;同時,CEA並非肺癌專利,其他癌症,如大腸癌、胃癌、乳癌、胰臟癌等,CEA也會上升。

 

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最佳篩檢工具

 

LDCT是目前唯一可以早期發現肺癌的篩檢工具,能找到0.3公分的極微小腫瘤,可比X光提早5至10年發現肺癌,所以經篩檢確診肺癌的,大多是幸運的早期肺癌。而1公分的早期肺腺癌,透過胸腔鏡微創手術就能100%根治。

 

根據《新英格蘭醫學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4年統計,將53,454位患者分成胸部X光及LDCT檢查兩組,經過7年多的追蹤發現,LDCT增加了40%的正確診斷率,更減少20%肺癌死亡率。

 

而以台大楊泮池教授主導,針對不抽菸、家族三等親內有肺癌者的研究為例,在已收案的1萬人中,經LDCT檢查且手術後證實有肺癌的超過200人,其中超過90%以上是第一期。

 

和其他昂貴的正子掃描、核磁共振等醫學影像檢查相比,自費約需4到6千元的LDCT,檢查前不必禁食、不用顯影劑、做一次只要5分鐘,輻射劑量低,約1.5mSv(最新儀器可低至0.5mSv)約為傳統胸部電腦斷層檢查的1/6到1/10,接近照一次標準正面及側面胸部X光的13到22倍,而台灣每年背景輻射① 平均約為1.6mSv。

 

隨著空汙、肺癌議題的持續發酵,愈來愈多人指名要做LDCT檢查,許多醫院、健檢中心也將LDCT列入常規檢查項目。但是,每個人都該做LDCT檢查嗎?

 

如果你長期抽菸、直系親屬有肺癌,或處於高危險環境,以癌症發生高風險年齡平均55到65歲之間來看,可以往前推10歲,也就是45歲開始檢查;擔心空汙或其他環境因素影響(例如:你是機車族、住在空汙嚴重區域),40歲檢查也不算太早。

 

但即使不菸不酒、沒有家族史,也不保證沒有肺癌風險,為求心安,建議可在40到45歲間做一次LDCT檢查。

 

然而,這項檢查在醫界也有不同意見。統計顯示,高達1/3的人檢查後發現有肺結節,其中只有1%到2%被診斷為肺癌,所以,推廣LDCT是否導致過度診斷、過度治療的問題?

 

建立正確篩檢態度

 

在做LDCT檢查前,要先了解:大部分的肺結節不是肺癌。我自己就有3顆肺結節,已持續追蹤超過10年。

 

肺結節可能來自過去發炎、感染留下的痕跡,絕大多數是假警報,重點是如何準確判讀檢查影響,綜合結節大小、外形、位置及個人家族史、是否抽菸等狀況來判斷,並擬定正確追蹤或治療計畫。

 

目前醫界尚未形成共識,尤其是台灣推行健保,看病方便,有些醫院採績效制,傾向鼓勵病人看診、開刀,可能開10個0.3公分結節只發現一個肺癌,新聞報導就寫上:「0.3公分也可能是肺癌!」的恐嚇式標題,讓檢查出小結節的民眾憂慮不安,倉促決定動不必要的手術。 所以,面對「發現肺結節」,我的建議是:

 

 

作者簡介

陳晉興醫師/肺癌權威

現任/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癌醫中心醫院副院長、臺大醫院實驗外科主任、台大醫學院專任教授、肺病防治基金會董事長;經歷/台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台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
 
陳保中教授/環境醫學專家

現任/台灣大學特聘教授、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所長、台灣公共衛生學會理事長;經歷/台大醫院環境及職業醫學部主任、英國倫敦大學公共衛生與熱帶醫學院流行病學博士

 

本文摘自三采  《空汙世代的肺部養護全書:PM2.5、霧霾威脅下,口罩族的求生指南》

延伸閱讀

投保後才發現罹卵巢癌末期,竟拿不到215萬理賠金?保「癌症險」一定要注意這件事

2020-12-15

定期運動、吃了10幾年有機飲食卻在37歲罹癌:我不懂,怎麼幾天內,我會從健康寶寶到瀕臨死亡?

2020-07-21

曾被宣告只能再活半年...台大醫師罹癌後存活45年,奉行「生理時鐘養生法」,從此不生病

2020-07-15

我是肺炎、流感、感冒、氣喘還是肺癌?完整解析呼吸道疾病:出現「這些」症狀速就醫

2020-02-27

空汙是關鍵?夫妻先後確診肺癌 醫師:早期無症狀,4大高危險群定期檢查

2019-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