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秋忠畢生研究土壤,從廚餘堆肥中,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與酵素,他不只發現了農業新商機,更是台灣農田地力的解方。
中興大學的農資學院是棟老建築了,七十歲的特聘教授楊秋忠在學院三樓的辦公室,木門虛掩著,看起來和其他教授的研究室沒有什麼不同。
但一推開門,墨鬱青淺各色的綠猛地撲眼而來,彷彿在水泥建築裡闖進一片森林,連天花板水管都被翠青的綠葉纏繞攀附著,把楊秋忠四坪不到的長方形研究室塞得滿滿,辦公桌、書籍紙冊、還有老教授本人,全被這些囂張的枝葉給擠到了邊邊角角。
循線一找,天花板綠意的源頭在待客茶几上一小植栽,接水盤滿溢著水。「這是萬年青,」楊秋忠從綠叢中迎上來直說,「這盆已經養了十幾年嘍,盆土營養不夠,要調配營養劑下去。」
他如果不說,還真不會想到家家戶戶案頭上矮胖的萬年青,在這個日光稀微的研究室裡竟栽成巨木;連一般只賞葉的景觀植物星點木,也結出橘黃色的果子。「這是雞爪蘭、那是奇異果……,這盆苗是什麼我想想……,啊,是櫻花!」楊秋忠操著一口台灣國語,一一點名,「我太太都說我是綠手指。」
70歲的楊秋忠(後)至今仍在中興大學的實驗室裡,指導學生做研究。
啟發》他的書催生年收20億肥料新星
楊秋忠的綠手指之名不只在家裡,在植物學和土壤科學界,楊秋忠三個大字如同金字招牌,他寫的《土壤與肥料》是農學聖經,印製了九版三刷,譯成英、韓及馬來文。
二○一○年,農業生技新星全宇生技董事長彭士豪就是拿著這本書,以一個農業門外漢,靠生物肥料在馬來西亞闖出二十幾億元台幣年營收。
「他光用他的書就啟發我了。」創業時,彭士豪在馬來西亞農業界就聽聞過台灣的Dr. Young大名,「我只能說,我對他非常仰慕、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