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896 通膨 存股推薦

原來太過幸福,也會令人害怕?扭轉「這個」信念的影響,50歲後的人生絕對會心想事成

原來太過幸福,也會令人害怕?扭轉「這個」信念的影響,50歲後的人生絕對會心想事成

2020-04-01 15:28

這些話語不但讓咪醬在經營事業過程中充滿矛盾,也讓她在愛情中無法信任對方,每段感情談不到一年就草草結束,總是擔心被對方看破手腳,看破在這個皮囊底下,一無是處的自己。

當我們(尤其是身處東方文化裡的我們)聽到別人誇讚自己時,幾乎都會反射性地回應:「沒有啦∼你過獎了!」但同樣的回應裡頭,心理層面的感受卻大不相同,如果你偷偷暗爽,那你可能只是有意識地在表達謙虛,符合文化規範。

 

如果你的內心已經開始尷尬、不舒服,甚至想要逃,那你就可能是所謂「冒牌者症候群」(Imposture syndrome)的一員了。

 

別驚慌,有冒牌症的人比你想像的還要多,至少前美國第一夫人蜜雪兒‧歐巴馬(Michelle Obama)、飾演妙麗的艾瑪‧華森(Emma Watson)與臉書前營運長雪洛‧珊伯格(Sheryl Sandberg)都在書中、演講中表示自己有這樣的症頭,所以你並不孤單,這是一個極為普遍的現象。

 

冒牌症是性別議題?還是社會議題?

 

聰明的你可能會發現,哎呀,怎麼盡是些優秀的女性有冒牌症?因為這個社會較鼓勵男性追求成功,女性多半被期待當個「背後的那雙手」,輔佐、顧家、安靜的角色,所以當女性試著活出自己、發揮天賦時,得經常面對許多否定與質疑的聲浪。

 

像是父母會灌輸女兒「嫁人」比「工作成就」來得重要,我曾在國外認識一幫攻讀研究所的日本女性,她們的志業就是「進入大商社,找到好夫婿,然後當個賢妻良母」,所以赴海外讀書、拚命工作的目的,就是成為「某個優秀男人的家後」。

 

當時聽見這說法簡直讓我驚呆了,但回到國內,我也不時感受到臺灣女性不敢成功的現象,包括我自己,曾在可以當班長的時候,自願當「副班長」,比較安全,也比較符合同學對我的形象期許。

 

與其說冒牌症是性別議題,我會說它是社會議題,社會大眾如何定義性別,以及長輩如何教育孩子,導致孩子從小內化了「成功只是運氣好,不是因為我的努力和優秀」這樣的觀念。

 

所以第一步要先自我檢驗,過去哪些經驗、話語讓我們收下了「我不夠好」的信念,是爸爸的一句話?媽媽的一個眼神?老師的放水或指責?老闆的意有所指?請記得適時地清理這些聲音,它本不屬於我們,花點時間讓它慢慢離開我們的身體與心靈。

 

延伸閱讀

中年後的「負面情緒」是珍貴的禮物!先「這樣」轉念,活在當下才不是空談

2020-03-25

退休後朝向夢想出發!把心思放在最想做的事,用「4種」方法,避免想太多,真正活在當下

2020-01-09

兒下班後總窩在家,做什麼事都沒興趣 心理導師:你剪斷他的翅膀,卻抱怨他不會飛翔

2019-12-25

母親罵她笨又醜、前夫外遇小三懷孕…40歲後終在美國找到真愛:別擔心變故,未來會更好

2019-12-17

那些無常教我的事:人生就是不斷的取捨,取是一種本事,捨是哲學

2019-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