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這兩個老外 把台灣酷藝術報給全球知

這兩個老外 把台灣酷藝術報給全球知

黃玉景

產業動態

攝影/蔡世豪

910期

2014-05-29 13:04

White Fungus的意思是白木耳,也是一本獨立雜誌的名字,這本雜誌報導台灣藝術創作,獲得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評定為千禧年雜誌。雜誌的創辦人是住在台中的兩兄弟,而他們,是紐西蘭人。

過去五個月,全世界二十三國、數以萬計的外國人,透過一本獨立藝術雜誌《白木耳》(WHITE FUNGUS),認識了許多台灣藝術家。

雜誌的老闆兼員工是兩兄弟,住在台中。他們沒有太多資源,僅以教英文為收入來源;由於資金有限,以至於雜誌的出刊頻率可說是「有一搭沒一搭」,十年來不過出了十三本。但他們打死不放棄的這本《白木耳》,竟然在二○一二年獲得美國紐約MoMA(世界最傑出的現代藝術收藏博物館)選為千禧年雜誌,與全世界最傑出的一百本獨立藝文雜誌齊名,更是台灣唯一的代表。

去年年底,《白木耳》竟然又和英國國際發行商White Circ簽約,對全球二十三個國家發行,一夕之間,台灣藝文因為這兩兄弟而前進世界。

《白木耳》的「竟然」還沒有完,這對住在台中、五年來默默關心著台灣土地,進而把台灣藝文人情推向全世界的兩兄弟,竟然是紐西蘭人。

 

兩兄弟參加姚瑞中(中)最新的「好時光」個展。(Ron&Mark 提供)

 

曾到台灣旅遊  對白木耳罐頭印象深刻


哥哥叫作榮(Ron Hanson),弟弟叫作馬克(Mark Hanson),兩兄弟生長在紐西蘭的小康家庭,務農的爸爸與在高中教書的媽媽從小就培育他們的國際觀,甚至在榮念國中、馬克念小學時,要他們休學一年,走訪美國四十州的博物館﹑美術館,「當時覺得無聊死了,我們只想去迪士尼。但那一年確實扭轉了我們的人生觀,知道這輩子一定要做足以影響全世界的事!」兩兄弟說。

大學畢業後,榮到台灣旅遊,「我只記得接機的人給了我一支菸,然後飛車到我下榻之處,當時正巧是新年,外頭還放著煙火。」他對台灣的第一印象,還有超市裡賣的紅色罐頭,寫著大大的「白木耳」(WHITE FUNGUS)。

在國外,White Fungus這兩個英文字指的是萎靡衰退;在台灣,白木耳卻是養生保健品,文化上的衝突,讓他印象深刻。兩兄弟日後創辦這本以「全球廣泛文化」為軸的雜誌,取名白木耳,也就是這麼來的。

二○○四年,紐西蘭首都威靈頓爆發群眾抗爭,起因是政客將具有歷史意義的文物摧毀,「當時我們倆都還不滿三十歲,年輕氣盛,想要做點什麼。」於是,兄弟分別靠著大學就讀的新聞與設計專長,將見聞製作成報導,用爸爸的辦公室印刷成一份份訴求捍衛國家藝文價值的黑白刊物(即《白木耳》雜誌初版),匿名丟到市區各大樓,盼望引起共鳴。


赴台繼續圓夢  拮据壓力讓哥哥患憂鬱症


「我們想要做出一種全新的國際刊物,它是一本書,一本可以保存一輩子的作品,而不是因時間而被淘汰的雜誌。」兄弟回憶初衷。

共鳴來得出乎意料地早,第二期雜誌就獲得三家廣告商支持,接著不論是酒吧、藝廊都陸續加入,最高曾擁有十家廣告商。但瓶頸很快就來了,「紐西蘭人在乎足球運動遠勝於藝文產業。」在兩兄弟苦惱於雜誌成長受限的同一時間,亞洲市場卻逐漸蓬勃,因緣際會下,他們結識了台灣與香港的當代藝術大師姚瑞中、李傑,讓他們開始思索著叩關亞洲的可能。

二○○九年,他們決定不再多想,來到「白木耳」之名的源起地:台灣。


這個決定並不容易,他們得放棄紐西蘭穩定的廣告收入,從零開始。兄弟倆選擇房租較低的台中,先在補習班教英語,再將收入轉作為雜誌營運經費。為了向相關單位自我介紹、提供免費雜誌參閱,他們至少發了一千封電子郵件;「因為家中沒有網路,這些工作甚至得在咖啡店完成。」「沒錢沒資源,一本雜誌都沒做出來,我就破產好幾次了,所以只好不斷延後發行。」馬克笑說。

現實壓力不斷湧上,父母甚至鼓吹他們過穩定平凡的生活。一○年,榮因此得了憂鬱症,搬到美國療養六個月,由馬克一個人獨撐大局,「我當時想著,已經到了人生谷底,不會再更糟了。」榮說。

患難見真情,正當兩人事業跌入谷底之際,確有許多貴人伸出援手,其中一位正是○五年在紐西蘭認識的姚瑞中。因為肯定兩兄弟理念,姚瑞中從兩兄弟到台灣開始,就帶他們打通人脈,有時一個下午就得跑十家藝廊,「獨立的文化性刊物、強韌的國際連結性,這正是過去的台灣欠缺的。」姚瑞中總是這麼力推《白木耳》。除了雜誌以外,兩兄弟也爭取為各國藝廊或展演空間辦展覽、出展冊,逐步打開品牌知名度。

兩年後,他們終於做出夢想中的雜誌。這本中英對照、沒有任何一頁廣告的雜誌,同年獲得美國紐約藝術收藏博物館MoMA選為千禧年雜誌;同樣入選的還有獲得英國設計與藝術指導協會評為最佳雜誌的西班牙居家雜誌《Apartmento》,由巴塞隆納與米蘭兩地的創意團隊一同製作,以「生活」概念取代「居家設計」的新興思惟為主軸。

 

《白木耳》雜誌最開始是手工釘製的。

 

連結各地遊子為使命「未來賺多少就投入多少」


今年四月過世的美國藝文領袖艾須里(Robert Ashley)當時盛讚:「終於看到一本像樣的雜誌,拿一本《白木耳》來讀,就懂我的意思了。」今年三月,美國大眾流行媒體Complex更將《白木耳》評比為世界前十五大最酷的獨立雜誌之一。「包括爸媽在內,一開始沒有人相信我們會成功,但這就是創業家精神,一般人本來就很難相信沒有人做過的東西。」榮篤定地說。

去年底,《白木耳》和英國國際發行商White Circ簽約,對全球二十三個國家發行,於是,最新一期《白木耳》,可以賣到世界上的許多角落了。

一位在荷蘭念書的台灣女孩,無意間在阿姆斯特丹的書店中翻到雜誌,覺得相當有趣,上網查詢之後,才驚覺這本雜誌居然來自她的故鄉台中,女孩感動地對兩兄弟說:「我一直在世界上尋覓真正的夢想範本,沒想到我終於找到了,驀然回首,竟來自一個我不斷想逃離的地方。」

從那時候起,連結這塊土地與散居各地的遊子,成了兩兄弟的另一個使命。「未來不論我們賺多少,都會投入雜誌。賺多少,投多少!」

「台灣人讓我感受到這輩子最動人的溫暖。」榮感性地說。台灣人的友善超越亞洲其他國家,對進步的渴求更是熱切,這股與世界接軌的企圖,是他們在母國紐西蘭不曾感受到的。

他們是這麼分析兩國的情勢:「台﹑紐的背景相當類似,都擁有殖民歷史,也處在孤立的國際地位。我們的藝術家都需要比其他歐美國家更努力,爭取多一點的國際能見度。」他們隨即大喊:「被孤立很好噢,人們才能夠真正地專注理想。」「台灣就是一個擁有獨特人文藝術的重鎮,這裡才是叩關亞洲文創的樞紐。」兩兄弟對台灣的認同感,在充斥負面聲浪的現今台灣社會中,顯得突兀,但也珍貴。

對於目前的成果,兩兄弟不敢把話說得太滿:「其實從過去到現在,《白木耳》的存在是『天殺的』困難!」但榮很快又補充:「我們已經準備好可能付出的犧牲,這份犧牲,是現代速食文化中不可能存在的。」

為什麼這麼堅持呢?「就像是台灣總會給我們意外的驚喜,我們期許外國人看了《白木耳》後也會驚豔:哇!台灣好酷,好想來一趟!」兩兄弟雙眼發著光。

 

馬克(Mark Hanson)
出生:1982年
現職:《白木耳》雜誌設計總監
學歷:紐西蘭威靈頓梅西大學設計學系

榮(Ron Hanson)
出生:1977年
現職:《白木耳》雜誌總編輯
學歷:紐西蘭威靈頓維多利亞大學藝術史碩士
 
2004年兩兄弟自製刊物抗議政 府的黑白紙本雜誌的命名,靈感竟然來自罐頭食物
2004年兩兄弟自製刊物抗議政 府的黑白紙本,也是《白木耳》 雜誌的前身。而雜誌的命名,靈感竟然來自罐頭食物

《白木耳》雜誌(WHITE FUNGUS)
成立:2004年在紐西蘭威靈頓創刊,目前特約編輯遍布紐約、舊金山、倫敦、柏林、奧克蘭、威靈頓、北京
台灣販售地點:誠品書店、博客來網路書店、The Cube立方計畫空間、taaze讀冊生活、page one、紀伊國屋書店
網址:http://www.whitefungus.com/

延伸閱讀

中華隊12強前進日本,隱形球迷全回鍋了!她曾砸4萬買周邊、他連3屆應援喊「門票超划算」
中華隊12強前進日本,隱形球迷全回鍋了!她曾砸4萬買周邊、他連3屆應援喊「門票超划算」

2024-11-19

12強賽/韓國隊確定淘汰!韓媒轟「棒球恥辱日」:2023年WBC後另一場災難…直指問題出在這
12強賽/韓國隊確定淘汰!韓媒轟「棒球恥辱日」:2023年WBC後另一場災難…直指問題出在這

2024-11-18

12強賽/中華隊11點對戰美國!左投陳柏清先發,這外野手「單季104盜」超會跑…考驗中華隊防盜系統
12強賽/中華隊11點對戰美國!左投陳柏清先發,這外野手「單季104盜」超會跑…考驗中華隊防盜系統

2024-11-22

12強賽/中華隊挺進4強!重症青年插管醒來急問「今天台灣棒球有WIN嗎」?醫:也太勵志了
12強賽/中華隊挺進4強!重症青年插管醒來急問「今天台灣棒球有WIN嗎」?醫:也太勵志了

2024-11-18

世界棒球12強賽/「好想贏韓國」變「好想贏台灣」!韓媒不認同是慘案…南韓教頭:台灣棒球不一樣了
世界棒球12強賽/「好想贏韓國」變「好想贏台灣」!韓媒不認同是慘案…南韓教頭:台灣棒球不一樣了

2024-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