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建立陪讀班、送菜給獨居老人 解決隔代教養問題 陳澤胤 為偏僻小村注入活水

建立陪讀班、送菜給獨居老人 解決隔代教養問題 陳澤胤 為偏僻小村注入活水
為了不要完全取代家庭功能,陳澤胤(左 一)將周二陪讀班暫停,並定為家庭日, 促進家人之間的情感聯繫。

賴若函

退休

攝影/陳俊銘

900期

2014-03-20 13:14

正值三十而立的青壯時期,陳澤胤帶著家人落腳彰化縣芳苑鄉,關懷弱勢孩童、獨居長者、研發地方產業新契機,為人口外流的偏鄉,注入許久不見的熱情與希望。

「都市可能不缺我,但鄉下多了一個人手就大有幫助。」當台灣城鄉差距擴大、鄉村人口不斷往都市外流時,三十三歲的陳澤胤,卻反其道而行,帶著兩個碩士學位、一個未完成的博士學位,以牧師身分落腳眾人眼中「西部最偏僻」的彰化縣芳苑鄉路上厝,成為地方弱勢孩童、獨居老人的陪伴者;也引進志工「心」旅行,讓他們在服務人群之外,也找到自我價值,為當地注入活力與歡笑。


在成大造船所攻讀碩、博士時,陳澤胤因著興趣同時在台南神學院修課,認識了現任妻子洪旋格。後來,他投身神職的心志與日俱增,幾番掙扎後,選擇放下唾手可得的博士學位,在二○○九年到妻子所抽籤服務的「路上教會」任職。


一輛送餐車到處跑,阿公阿嬤拄枴杖相迎


青壯年人口大量外移的路上社區,新移民家庭眾多,教育資源相對匱乏。因此陳澤胤到路上教會的第一件事,就是擴大既有的周末兒童營,成立周一至周五的帶狀陪讀班,從中午下課後至晚上七點半,安排午睡、寫功課、才藝、體能、品格教育等課程,提供弱勢的國小學生免費參加。

一開始學生不多,但是漸漸地,家長發現學生的品格、學業都有了正向改變,就「呷好道相報」,推薦給親朋好友。目前陪讀班約有三十八位學生,占了路上國小全校人數的一半。

在陪讀班上軌道後,陳澤胤開始轉向社區老人照護。他發現路上社區有許多子女不在身邊的獨居老人。一○年起,透過鄉幹事協助找到個案,他開始和教會人員走入社區,利用一周一次的送餐時間,和老人家聊天,消除他們心中的孤單與恐懼。

由於鄉下傳統信仰根深柢固,一開始,當社區老人聽到陳澤胤是牧師,連便當也不收,甚至懷疑他們另有所圖。時間久了,看見他們真誠地前來關懷,才漸漸卸下心防。

記者採訪的當天中午,跟著陳澤胤及教會夥伴開車,前往各長者住處送餐。當車子停在三合院門口,只見阿公、阿嬤們拄著枴杖相迎,臉上滿是笑容。有一位謝阿嬤,還把陳澤胤拉到一旁,要送他自己種的空心菜,言語中流露出極深的信任關係。

「謝阿嬤原本個性孤僻、很難相處,近年改善了不少。」陳澤胤解釋,原本婆媳關係緊繃的她,前幾年因著兒子過世,變得更難親近。這兩年藉著送餐關懷,看見她的改變,陳澤胤心中有說不出的喜悅。

目前,陳澤胤及教會團隊每周固定送餐給二十位長者,還會視狀況協助清掃、送醫、年節加菜等義務服務。在陪伴過程中,阿公阿嬤常分享許多台灣俚語,例如「三六仔」指的是狗(音同台語數字九),讓陳澤胤深感耆老智慧,應有人把這些文化傳承出去。

一一年,陳澤胤接觸到「微客公益行動協會」,做的是透過社區參與、幫助弱勢、進而帶來個人自省,和他的理念一拍即合。很快開始由微客徵召志工,來到路上跟著陳澤胤的團隊,進行為期一周的志工「心」旅行。內容除了陪讀班、社區老人送餐,也可以品嘗在地美食蚵嗲、認識地方人文、海域生態等,深入在地生活。

陳澤胤說,志工中曾有中國交換學生,一句台語都不通,依然樂在其中;有高中生當完志工後寫信告訴他,將轉組改考社會系,將所學幫助更多的人。目前,每年約有十個梯次、超過一百位志工,透過微客、ILT國際青年志工隊、中華電信基金會等管道,來到路上進行志工「心」旅行。

一路走來,陳澤胤和妻子合領一份薪水,向外界募來的經費,就用來擴充團隊,五年下來,已有三位全職員工,目前負責老人送餐事務、同時也是土生土長路上人的謝武君,認為陳澤胤是一位很好的領袖,總是不吝給予他嘗試的空間,也適時引導鼓勵。

近年,陳澤胤也嘗試帶動地方產業的發展,例如把芳苑鄉的特產花生重新包裝,在台中微客咖啡廳義賣,以期讓社區更有能見度。

身為南投人,陳澤胤卻在彰化扎根、成為半個在地人,這些年來努力的成果,也獲得台灣各地、甚至日本的工作邀約。為了讓兩個女兒擁有更好的成長環境,他不諱言心中的掙扎,但因看見共事夥伴的熱情、社區居民的生命改變,「我願意留下來再多走一點,看見更多的改變。」

 

牧師
路上教會牧師 (攝影/陳俊銘)

 

陳澤胤
出生:1981年
學歷:成大造船所博士(肄業)

延伸閱讀
從一棵百年老樹啟發 在自家周邊老屋找歷史 何承翰 用熱情說自己社區的故事
從一棵百年老樹啟發 在自家周邊老屋找歷史 何承翰 用熱情說自己社區的故事

2014-03-20

先有能力讓孩子上學 他們才能靠教育翻身 羅恩加 讓部落孩子在家鄉圓夢
先有能力讓孩子上學 他們才能靠教育翻身 羅恩加 讓部落孩子在家鄉圓夢

2014-03-20

不怕力量小 七年級生創立公益平台 廖珮含 多拉一人就能多一分愛心
不怕力量小 七年級生創立公益平台 廖珮含 多拉一人就能多一分愛心

2014-03-20

效法歐美環境信託 共同維護森林農地 陳瑞賓 號召集資買地保育國土
效法歐美環境信託 共同維護森林農地 陳瑞賓 號召集資買地保育國土

2014-03-20

守護百名身心障礙者 用行動力爭取資源 姚雨靜 讓笑聲傳進樂山教養院
守護百名身心障礙者 用行動力爭取資源 姚雨靜 讓笑聲傳進樂山教養院

2014-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