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每一個呼吸 都是為了保護山林與維繫原民生計 廖鎮洲 人不入山我入山

每一個呼吸 都是為了保護山林與維繫原民生計 廖鎮洲 人不入山我入山

賴若函

美食旅遊

攝影/陳俊銘

900期

2014-03-20 13:14

致力於保留原鄉文化的廖鎮洲,沿著古道尋訪獵人的傳統智慧,如今,他常駐烏來的泰雅部落,透過生態池解救生態危機,協助原住民產銷有機蔬菜,也開創烏來綠色經濟的轉機。

「沒有人要入山,我就去!」友原有限公司負責人廖鎮洲,十多年來深入原住民部落,每天和族人「搏感情」,協助推廣生態旅遊,甚至為了幫原住民賣菜、需要開收據而成立公司,可以說,他的每一個呼吸,都是為了在保護山林和維繫原民生計的平衡中,尋找更多的可能性。

形容自己「背著相機四處跑,喜歡到原住民部落聆聽長者的呢喃、跟隨長者散步,學習生態智慧」的廖鎮洲,大學時代念的是工業工程系,他和許多人一樣,徬徨於人生的方向,兩年的兵役,讓他省思自己所要的,其實是投身環境教育,於是退伍後,他到師大環境所當助理,自此開始與原住民化不開的緣分。

二○○二年,在生態旅遊協會剛成立時,他加入烏來福山村的生態旅遊輔導計畫,走進部落。廖鎮洲回憶,「老師問我,一個月一萬元的薪水包吃住,你願意嗎?」當時沒人想進駐深山,而他憑著一股熱血答應了。長達一年的時間,協助輔導當地的生態旅遊,從承載量評估、培訓解說員,到民宿規畫,由台灣大學昆蟲系石正人教授的團隊做研究、廖鎮洲執行。

一年的計畫結束後,他前往宜蘭縣的哈盆古道做調查,其後更走訪全台兩百多家原住民民宿,和專家從中找二十家進行輔導,發現原住民普遍不懂得挖掘在地的人文、自然特色,在不斷的反思解決之道後,廖鎮洲決定回到烏來,從一個點深耕,期待運作出成功的獲利模式後,再套用到其他的原住民部落。

找泰雅爺爺開設藤編工藝課、參觀段木香菇的種植、設置生態池挽救缺水危機、帶民眾上山採桂竹筍、採黃藤、幫忙原住民賣菜等點子,都在廖鎮洲與熱心的夥伴討論下,漸漸形成。
為了不讓泰雅族的藤編手藝失傳,今年一月起,廖鎮洲邀請了部落中與他認識十多年的泰雅爺爺,教授藤編課程,帶領有興趣的人,在四堂課中,一起從採藤、剖藤、剖竹、編織到完成魚筌,至今已開設了兩梯次課程。

 

烏來山

生態池的修復,解救了烏來山區的缺水危機,讓台灣藍鵲、樹蛙 等動物重新找到水源棲地。 

 


維持生態 並加入旅遊契機


「烏來山上的水源都被抽去做溫泉用水,整座山的動植物都沒有水喝。」於是廖鎮洲找了荒野保護協會提供種子、種下植物,在烏來水管的匯集處、同時也是當地住民久夠阿姨家門口,製造生態池,養水生植物,成為樹蛙、台灣藍鵲、烏龜的棲息地,森林重新找回了蟲鳴鳥叫聲,也讓此處成為生態旅遊的導覽點,一三年,曾和環境資訊協會合作舉辦生態工作假期,率領志工們來此除草、翻土。

曾經,因溝通不順利,久夠阿姨一把火燒掉了生態池。去年一月起再次重建,廖鎮洲調整分工方式,由久夠阿姨維護生態池、廖鎮洲負責導覽,雙方合作愉快,久夠阿姨感嘆,廖鎮洲長久以來的幫助,讓她十分感動。

目前,廖鎮洲最新的嘗試,是和「散木攀樹團隊」合作,在烏來山上製作樹屋、空中樹橋,希望能為當地帶來新的旅遊契機、減少居民砍樹賣錢的頻率。十多年來的堅持,感動不少人一起加入改變烏來的行列,雖然前方的路還漫長,但他露出笑容,「因為看到了改變,所以我會一直努力下去。」

 

廖鎮洲

 廖鎮洲(右)和七十六歲的泰雅族爺爺(中)合作,透過課程和影像紀錄,傳承原住民的藤編技藝和段木香菇種植技術。

(攝影/陳俊銘)


友原有限公司負責人
廖鎮洲
出生:1972年
學歷:政大民族所

延伸閱讀
建立陪讀班、送菜給獨居老人 解決隔代教養問題 陳澤胤 為偏僻小村注入活水
建立陪讀班、送菜給獨居老人 解決隔代教養問題 陳澤胤 為偏僻小村注入活水

2014-03-20

從一棵百年老樹啟發 在自家周邊老屋找歷史 何承翰 用熱情說自己社區的故事
從一棵百年老樹啟發 在自家周邊老屋找歷史 何承翰 用熱情說自己社區的故事

2014-03-20

效法歐美環境信託 共同維護森林農地 陳瑞賓 號召集資買地保育國土
效法歐美環境信託 共同維護森林農地 陳瑞賓 號召集資買地保育國土

2014-03-20

守護百名身心障礙者 用行動力爭取資源 姚雨靜 讓笑聲傳進樂山教養院
守護百名身心障礙者 用行動力爭取資源 姚雨靜 讓笑聲傳進樂山教養院

2014-03-20

最遠的距離是生活在這裡卻一無所知 歐北來 做伙旅行記錄台灣
最遠的距離是生活在這裡卻一無所知 歐北來 做伙旅行記錄台灣

2014-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