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破除網路謠言 專家還蕨類植物清白 過貓致癌?原來是誤會一場

破除網路謠言  專家還蕨類植物清白  過貓致癌?原來是誤會一場
網路謠傳食用過貓會致癌,但專家出面為過貓不會致癌背書,且富含纖維質與鐵質,民眾還是可以安心享用。

林思宇

健康

攝影/林煒凱

976期

2015-09-03 11:59

網路上盛傳,國人愛吃的蕨類植物「過貓」會致癌;但專家澄清,過貓與有毒蕨類兩者根本不同種,大家還是可以安心享用過貓的美味。

網路上的許多言論總是讓人左右為難,「過貓」就是最好的例子。說到「過貓」這種山菜,早先不少說法強調它的營養價值極高;但隨後卻又有人言之鑿鑿,認定過貓含有致癌物質,萬萬吃不得。

網路上盛傳的「過貓致癌論」文章,內容主要敘述,過貓的英文是「Bracken Fern」,引用國外流行病學資料,Bracken Fern含有「原蕨苷」︵Ptaquiloside︶,吃了有增加胃癌和食道癌的風險。

Bracken Fern確實被世界衛生組織旗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所歸為2B級,表示其有動物致癌性,從餵食老鼠的研究中發現,Bracken Fern可能會增加胃癌和食道癌的發生率,但對人類的致癌性目前仍證據不足。

 

與致癌的蕨菜不同種


有「台灣蕨類之父」稱號的台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副教授郭城孟表示,Bracken Fern中文翻譯為「蕨」,是日本人愛吃的哇沙米食材之一,但他認為,目前還沒有足夠的科學證據證明Bracken Fern會致癌。

無論Bracken Fern的致癌證據夠或不夠,重點在於,過貓根本就不是Bracken Fern,是網路謠言把兩者名詞搞混。

國家衛生研究院神經及精神醫學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慧諴解釋,過貓是過溝菜蕨的俗稱,英文叫作「Vegetable Fern」,學名為「Diplazium esculentum」,是蹄蓋蕨亞科雙蓋蕨屬,與實驗中被認為會致癌的蕨菜Bracken Fern不同,後者學名是Pteridium aquilinum,是碗蕨亞科蕨屬,「兩者根本不同種」。

事實上,早在一九九六年時,台北醫學大學一名教授也曾經表示,食用過貓等野菜會致癌,導致花蓮縣過貓等蔬菜滯銷,農友損失慘重,農會遂要求提出具體證明;該名教授後來立即澄清,說過貓含有豐富維他命,煮熟後應無致癌性,請民眾放心。

郭城孟也說,太平洋地區食用過貓的歷史悠久,在台灣,原住民平埔族也是從許久之前就有食用過貓的紀錄,直到現在,「沒聽過有類似問題!民眾不要過度擔心。」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也支持此項看法。

 

含大量纖維、能補血


至此,網路上關於過貓致癌的傳言已可獲得澄清;那麼,另外一派,網路上對於過貓營養價值的高度肯定,是否為真呢?

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表示,首先,過貓的確含有大量的纖維,每一百克中有二.九克,雖然不及牛蒡,但已經比民眾常吃的高麗菜、絲瓜、大黃瓜等還多;再者,過貓的鐵含量也不錯,可以補血。此外,還有豐富的維他命A、B群、E等,以維他命A為例,對用眼過度的人幫助很大。

但在另一方面,過貓的鉀離子含量也高,每一百克有三四○毫克,顏宗海提醒,對鉀敏感、腎臟不好和洗腎的病人千萬別碰,以免產生高血鉀症,嚴重者會心律不整。

雖然吃過貓有營養,是否表示其他蕨類植物也能吃?郭城孟說「不」,栗蕨就「絕對不能吃」,因為雖然是蕨類,但葉脈構造不同,曾經有婦人因為誤食栗蕨導致上吐下瀉送醫,從催吐中找到栗蕨。

食藥署強調,蕨類分成可食與不可食兩種,目前台灣可以吃的蕨菜是過溝菜蕨,別名有食用雙囊蕨、過溝菜、過貓、水過貓及蕨貓等,可食部位為嫩葉部尚呈捲曲者。

那麼,既然過貓無毒又有營養,能說吃野菜的習慣是對的嗎?喜愛大自然的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說,野菜有時很難分辨哪種能吃,哪種不能吃,因為長得實在很像,建議民眾不認識的千萬不要吃,要吃的野菜絕對不能生食,否則容易誤觸地雷,導致急性腸胃炎。

 

過貓

▲點擊圖片放大

「真的是隨便拿一本就可以。」田口智隆不記得十六年前第一次做筆記時的本子長什麼樣,「那時沒有智慧型手機,我只是隨手拿了一本尺寸很小、巴掌大的本子,就這麼開始記了起來。」回頭來看,不拘形式,就是他所認定的成功關鍵。不只是筆記本的尺寸、格式不拘,甚至連記錄的方式,都很隨興。

 

他回憶,當年也沒有學過究竟該怎麼記帳,於是,每天只是很單純地寫下「大概是幾點、在哪裡、買了什麼、花了多少錢」,沒有特定格式,就像是寫便條紙一般的筆法記錄著。「有時,也會忘記確切的時間、金額,但其實不必那麼精準,只要把印象中的大概數字記下來就好。」甚至,真的忘記金額時,只要寫下「在超商買了一瓶可樂」之類的描述也行。

 

田口智隆認為,紀錄愈是追求精確、愈需要花腦筋回想;愈花腦筋、記錄起來就愈費心費時,那麼,就會成為一種讓你不願持續下去的心理障礙。因此,與其追求精準,不如追求完整,重點是盡可能寫下各項消費動作,並且每天都得持續下去。

 

大約記錄一周後,田口智隆回頭翻看,隱約地,開始感受到某些消費動作的確「擺明就是浪費」,於是,他為自己的每一種消費做分類。同樣地,他的分類,又是百分之百輕鬆簡單。

 

不像一般記帳的分類,多半是以「用餐、交通、娛樂、學習、家用……」等項目區分,在田口智隆那本不太稱頭的筆記上,他只是簡單畫了兩條線,把所有消費分成三類:必須支出、投資、浪費。

 

這樣做的好處有兩個。首先,你不必費心思考「這到底算是哪一種分類」,例如,為了去看電影而坐了一趟小黃,究竟是「交通支出」還是「娛樂支出」;又像是午餐後點了一杯冰咖啡,這杯咖啡應該被歸類為「餐費」嗎?

 

兩條線分類法 精準抓出浪費根源

 

在田口智隆的分類裡,這些支出,管它發生時的前因後果是什麼,都會被歸類為「浪費」。這就點出了「兩條線分類法」的第二個好處,「這樣分類一段時間,慢慢地,你會知道哪些支出經常會被你自己貼上『浪費』的標籤。」釐清浪費,不就是記帳的根本目的嗎?運用簡單的分類,一來快速上手,不會成為繼續做筆記的障礙;二來,也能精準抓出每一筆浪費的根源,慢慢地,你在進行這些消費前,會開始多想一下。

 

「換句話說,在消費這件事上,你會逐漸歸納出自己的價值觀。」田口智隆認真地說,進行支出筆記的第三階段,就是「強化價值觀」。「每個周末,你可以回頭翻一翻筆記,在每一頁隨便找個空白處,用隨筆的方式寫下簡單心得。」他舉例,像是「這天的晚餐怎麼點了這麼貴的套餐啊?真的沒必要」之類的。

 

這些筆記,都是「凝聚消費價值觀」的幫手,田口智隆回憶親身經歷,記錄一段時間後,自己開始變得精打細算,除了對每一筆消費多想幾分,對「必須支出、投資、浪費」的比率分配也有計算,「人總是需要小小浪費一下,但我克制自己,浪費的比率不要超過一○%。」他建議,適當的比率應該是「必要支出七成、投資支出二成、浪費一成」。

 

靠「輕筆記」節約有成,田口智隆也開始如法炮製,把這樣的筆記用於時間管理、人際關係、投資管理等方面。他舉例,一天之中花了多少時間閱讀、吃飯、看電視、和長官討論工作、和同事聊天等等,都可以用同樣的方法記錄,並且逐漸歸納出自己「時間運用價值觀」,有意識地在時間運用上精打細算。

 

至於投資筆記,「不拘形式」的隨筆風格仍是關鍵,但有四項重點必須寫清楚。買進日期、買進價位、買進時的心情與打算、買進的理由。前兩項不難記錄,第三項,是指「想要靠這檔股票或基金達到什麼目的」,例如,「想要長期持有賺長線財」,或者,「等股價漲到多少時就賣出」之類。

 

第四項,買進的理由,或許也是決定投資成敗最關鍵的一項,「報紙新聞說,某某公司下一季業績可望成長一○%,值得注意」,「如果你因為看到這個內容才決定投資,那就把這句話記下來。」田口智隆說,這句話是你未來判斷要不要賣出的關鍵,也是你買進這檔個股的「終極價值觀」,如果日後公布的業績不如報紙預期,代表買進理由不成立,就該找機會賣出。

 

類似的投資賺錢筆記作法,台股投資達人也不乏案例。「平日只要多留意各種新聞訊息,先記下,理解它,等到有一天股價會說話,你再拿出來運用,就可能找到飆股。」說話的是艾致富,在近期的新作《看新聞,買飆股》書中,闡述的就是如何把新聞資訊轉換為「投資輕筆記」,抓準財經趨勢脈動,進一步掌握投資機會。

 

艾致富打造強大資料庫 看新聞十秒嗅出飆股

 

打開電腦,艾致富秀出一張放了大半年的新聞截圖。當時,他隨手在電腦鍵盤上敲下「截圖」功能鍵,收進他的「新聞觀察資料庫」裡,不久後,這張截圖畫面成了他抓到飆股的關鍵。

 

「晶心科的矽智財已經被IC設計廠採用,並同步打入日系車廠中階車款的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配備的領域,據傳已經通過日系車廠認證,打進原裝汽車市場……。」二○一八年一月五日,當他看到這則新聞時,立刻決定用十秒的時間收納到自己的資料庫裡。財經新聞一大堆,但這則新聞透露的訊息,是一家公司的訂單「從無到有」的可能性。

 

農曆年前,美股在二月一度出現重挫,引發台股封關前出現大量賣壓,導致不論是大盤還是晶心科股價都顯著下修,艾致富見機不可失,從九十幾元至一百元附近買進晶心科,直到三月底至四月初,在股價一八○元至一九六元附近陸續出脫,短短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光這檔股票就讓他賺進八成到一倍的獲利。

 

艾致富要強調的重點,不在於操作過程或是選股精準,而是「做對筆記、畫對重點」的重要性。他表示,每天財經新聞一籮筐,但可能演變成投資趨勢、或至少是「投資故事」的,通常就是具有「從無到有」特質的消息。一旦看到這類訊息,二話不說,截圖下來,成為他隨時提醒自己的投資風向指標。

 

他又以一七年九月買進、大賺一倍的飆股浩鑫為例。去年九月八日,他先是「截」下了這則新聞:「浩鑫即將成為二○二○年東京奧運人臉辨識系統供應商……,初步規畫在日本全國車站月台等群眾出入之處,會搭載人臉辨識偵測系統……,且第一代人臉辨識已攻入台灣海關。」四天後,蘋果新手機iPhone X發表,同樣「搭載人臉辨識系統作為安全解鎖的全新功能……。」

 

連續對比幾則新聞截圖後,艾致富很確定,從東京奧運、日本車站月台、台灣機場海關,乃至於蘋果手機,都鋪陳著人臉辨識科技「從無到有」的故事,因此,去年九月下旬以每股十一元買進浩鑫,到十一月底,已經有接近倍數的獲利空間了。

 

投資

▲點圖放大

 

雷浩斯「質化」選股 參透經營者心態

 

投資選股的邏輯百百款,重點是如何透過簡單地記錄,緊緊抓住你最認同的部分,形成紀錄,就能逐漸歸納出自己最適用的「投資價值觀」。艾致富靠的是「從無到有」的財經新聞,價值型投資達人雷浩斯,除了量化的財務指標之外,則會特別記錄「透露經營者心態」的訊息。

 

在一張「質化」的檢視表上,雷浩斯會針對手中持股的「經營者心態」加以記錄,包括基本的董監持股數字,以及像是「老闆低調不作秀」、「重視數字或熱愛閱讀」等,都會是他參透經營者心態的記錄重點。

 

無論如何,「筆記的功能就在於能讓你克服『不自覺』的老毛病!」田口智隆如此解讀。他表示,做筆記,就像是「用客觀的角度看自己」,支出筆記、時間筆記,目的是抓出「不自覺多花錢」、「不自覺浪費時間」的惡性基因;投資筆記的功能,則是避免「股價一波動,就忘了當時為何買這檔股票」的初衷。至於要用紙本或數位工具來記載,他則認為各有優點,「只要夠輕鬆就好。」

 

投資

▲點圖放大

 

郭勝勤於手抄筆記 訓練對大盤的敏銳度

 

再以投資筆記來看,艾致富用電腦截圖、雷浩斯用EXCEL製作報表,都是利用數位工具,但擅長技術面與籌碼面分析的投資達人郭勝,則認為「勤於手抄筆記」更能訓練盤感,透過每天親筆寫下大盤、期貨市場的相關數字,以及線圖中具有指標意義的參考數據,強化對盤面變動的敏銳度;此外,他也會隨手抄寫看好的產業與個股。

 

「真的不要拘泥形式!」田口智隆再次強調,只要是能讓你持續下去的方法,就是最好的筆記術,當然,「你還要能在上面記錄自己的心情、態度與檢討。」他舉例,雖然有人認為紙本、手寫最能留下「情緒」的印記,但隨著科技進展,「現在很多數位筆記軟體也有表情符號等特殊功能,我沒用過,但或許更能讓使用者記住當時的心情呢!」

 

無論是控制支出、幫助存錢、時間管理,乃至於投資前後的策略依據,筆記都是「用客觀角度看自己」的修煉!喔……,說修煉太沉重,別忘了,日本理財達人的關鍵忠告,筆記很有用,但筆記的方法,就是愈輕鬆愈好,完整重於精準,每天記錄,你就能看見自己的改變!

 

投資

▲點圖放大

延伸閱讀
認真照顧的盆栽一直死,忘在角落放養的卻反而長得好?開始養植物後,那些植物教會我的人生道理
認真照顧的盆栽一直死,忘在角落放養的卻反而長得好?開始養植物後,那些植物教會我的人生道理

2024-03-27

台灣儕陞嶄新植物藥技術   點亮失智醫療新曙光
台灣儕陞嶄新植物藥技術 點亮失智醫療新曙光

2023-11-30

時哭時笑、胡言亂語...一家3口喝「抗疫符水」全送醫!中毒險死「這植物」害的,台灣人愛當庭園造景
時哭時笑、胡言亂語...一家3口喝「抗疫符水」全送醫!中毒險死「這植物」害的,台灣人愛當庭園造景

2023-08-28

餐飲推植物肉、通路力拚減塑,逾40家業者齊聚「未來市集」分享減碳策略!盼蔬食翻轉「宗教素」印象
餐飲推植物肉、通路力拚減塑,逾40家業者齊聚「未來市集」分享減碳策略!盼蔬食翻轉「宗教素」印象

2023-04-22

就是要對亞洲人的味 植人糧心用植物奶打國際盃
就是要對亞洲人的味 植人糧心用植物奶打國際盃

2021-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