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跟著鐵道達人微旅行 探訪台灣最美12個車站

跟著鐵道達人微旅行 探訪台灣最美12個車站

席特曼

美食旅遊

席特曼、蔡世豪

947/948期

2015-02-12 12:23

台灣的美,有時會藏在稍縱即逝的窗外風景,或是不經意路過的城鎮裡。資深鐵道迷席特曼,精心挑選12座台灣最美的車站,有小鎮、有景觀,也有汽車到不了的祕境,唯有坐在火車上始能欣賞。就讓我們跟著席特曼,細品台灣鐵道之美,走一趟不一樣的年假微旅行。

東部幹線 賞大塊山水


火車是稀鬆平常的事,但很少人會以「車站」為目的地踏上旅程。或許人們南來北往、東行西進無數個車站,卻極少留意稍縱即逝的窗外美景,駐足某地山林間的神祕小站,或是體驗與大都會截然不同的街肆。

其實,選擇一個過去從未停留的車站,下車看一看、走一走,絕對會有不同的驚喜。趁著年假,背起行囊,一起走進鐵道迷心目中的朝聖之地吧!

 

美之1 冬山站 瓜棚造景時尚吸睛


東部幹線幾乎站站美景,此次雀屏中選的兩站為宜蘭冬山站與花蓮崇德站,分別以大塊山水與獨特站體入選。

宜蘭冬山站是二○○八年才啟用的高架化新站,設計是參考「瓜棚」的意念,以金屬條模擬弧形交疊的藤蔓覆於車站之上,造形非常特別。

欣賞冬山站的最佳位置,是在車站北側的冬山河森林公園,只要登至園區內的鐵路涵洞上,整個車站的形體盡收眼底,而且是拍攝列車的絕佳位置。此外,若說起眺望龜山島,比起宜蘭其他地點,這裡才是看起來最像烏龜的角度。

 


冬山車站的前衛設計,打破了台鐵站房的傳統格局。

 

美之2 崇德站 獨攬世界級清水斷崖


眾所周知的蘇花公路上著名景點「清水斷崖」,位於花蓮和仁站與崇德站之間,但因為海岸線的關係,只有從崇德這一側才能清楚看見斷崖景象。

在月台上,就能體會到西側山壁高聳的壓迫感;若再往海邊移動,更能完全觀察山脈垂直入海、公路從中切穿的最高級美景。自然力量的鬼斧神工及人們試圖征服自然的堅定意志,盡收眼底。

另外,從崇德沿蘇花公路北上,也有幾處相當不錯的觀景點,其中以大清水最為推薦。

 


崇德車站北方7公里處,就是蘇花公路上的清水斷崖。


如何到達

冬山站:位於羅東站與新馬站之間,有區間車和少數對號列車停靠,約0.5~1小時一班;若搭乘不停靠的對號列車,建議在羅東換車。

崇德站:位於和仁站與新城站之間,只有區間車停靠,約2~3小時一班,但時間分布可能不平均,宜事先確認;搭乘對號列車南下建議在南澳或和平換車,北上建議在新城換車。

 

山谷間 優游祕境
美之3 三貂嶺站 開車也到不了的站


若有人告訴你,有個車站正門面對草叢與河谷,月台的另一端是山壁,兩旁只有廢棄民宅、沒有聯外道路可以駛達,你相信嗎?這個車站,就是位於宜蘭線與平溪線的分歧點三貂嶺站。

曾因礦業發達而繁盛的三貂嶺站,位於基隆河河谷與山壁之間,寬度僅能容下月台、鐵軌以及站房,因沒有多餘的腹地空間,出站之後無法直行,只能沿側邊的小徑離開。

原本車站旁有幾戶民宅,長年下來也陸續搬遷,如今只剩下空屋;遊客必須循鐵路橋樑跨越基隆河再前行約三百公尺,才會看到小小的聚落,這也是公路所能到達最接近三貂嶺車站的地方。

由於基隆河上游煤礦開採早已結束,昔日洗煤造成的汙染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盤桓在溪谷中怪石壺穴間的碧綠水流,景象令人驚豔。緊鄰山壁的車站月台,雨後經常可見山泉水潺潺流下,人稱「月台邊的瀑布」,蔚為奇觀。

三貂嶺的鄰站便是大名鼎鼎的「貓村」侯硐,擁有眾多礦業設施遺跡,從三貂嶺站順道遊歷平溪線也是不錯的選擇。

 

三貂嶺車站在河谷與山壁之間,僅有步道可達。

 

三貂嶺瀑布群形態各異, 此為枇杷洞瀑布。

 

美之4 崎頂站 白色風車奇景相伴


若要尋訪縱貫線鐵路北段最佳的車站風景,崎頂站絕對是首選。這個無人小站,位於新竹與竹南之間,離海不遠,地形關係造就了絕佳視野。

從車站旁的觀景台望去,鐵軌、月台、列車皆在腳下,搭配著兩旁的綠意與海景,形成令人心曠神怡的畫面;而新竹、苗栗沿海風力強大,政府在此設置了不少風力發電機組,這些純白的「風車」或高或低、或遠或近,也襯托出屬於崎頂站的獨特風情。

車站以北約七百公尺處有「子母隧道」,是日治時代的鐵道舊路線,現為植栽茂密的遊憩景點;而早年相當知名的「崎頂海水浴場」,近年來因海沙流失嚴重,已歇業許久。

 


崎頂站至白沙屯沿途,都能看見風力發電機與海岸線構成的絕美景致。

 

美之5 泰安站 三六○度視野環繞


全台唯一的三六○度全景觀車站,就是台中市泰安站,位於后里以北的大安溪南岸,一九九八年通車的新山線以高架方式直接跨越大安溪谷,形成壯觀的鐵道路線。

由於是高架路線上的車站,有五層樓高,在附近農田區域顯得鶴立雞群,視野極為遼闊。從月台上,就可以看見完整的大安溪谷地形勢,北邊有火炎山、東側有舊山線花樑鋼橋、西邊更可遠眺台灣海峽。
 

泰安車站高人一截的全景視野,唯有親臨現場才能體驗。


如何到達

三貂嶺站:位於侯硐站與牡丹站之間,有區間車停靠,約一小時一班,建議搭乘對號列車南下在瑞芳換車,北上建議在雙溪換車。

崎頂站:位於香山站與竹南站之間,只有區間車停靠,約20~30分一班;搭乘對號列車南下建議在新竹換車,北上建議在竹南換車。

泰安站:位於三義站與后里站之間,只有區間車停靠,約一小時一班;搭乘對號列車南下建議在苗栗換車,北上建議在豐原換車。

 

美之6、7、8 枋山、內獅、山里站 國境之南 靜謐之美


屏東縣的枋山是相當偏遠的鄉鎮,而南迴鐵路的枋山車站更是偏遠中的偏遠:它位於半山腰上,兩端都是隧道,周邊完全沒有人煙,最近的聚落在一公里之遙,可說是全台最具代表性的祕境車站。枋山站每天僅有四班車停靠,平均進出站人數四人,可見冷清程度。

但這裡也有一處私房景點,位於枋山車站西端,可從較高角度將台灣海峽與沿海的農田與聚落盡收眼底。台灣海峽的海天一色、遠方碧綠的山巒起伏,晴天時甚至能遠眺恆春半島,堪稱台鐵沿線最美的風景畫面。但造訪枋山站必須特別留意列車班次,否則很可能「到得了、走不成」。

不過,台鐵最冷清、利用人數最少的站,還不是枋山站,而是枋山的鄰站內獅。內獅站擁有漂亮的彎道月台,只是平均一天不到一人上下車,利用率極低,平日幾乎沒有遊客造訪,周遭氛圍寧靜。

接下來要推薦的祕境,則是作家劉克襄筆下「傳說中,到不了的車站」山里站。其實,這座車站沒那麼難到達,離鄰站台東或鹿野,車程都不到十分鐘。

山里位於卑南溪畔、居民以務農的原住民為主,因為地形關係,給人一種遺世獨立的感覺。從山里能眺望原住民的聖山——都蘭山,以及壯闊的卑南溪谷,此地的教堂、廢校、民宿都是尋幽訪勝的好去處,車站的貓和狗也讓遊客留下深刻印象。
 

枋山車站旁的橋上,可以看見全台最佳的鐵道車窗風景。

 

電氣化前的山里車站,後方即為秀麗的都蘭山。

 


如何到達

枋山站:位於內獅站與古莊站之間,每天雙向各只有兩班列車,想要搭乘火車隨興造訪非常困難;建議以枋寮為中繼點,搭乘早上的列車往返枋山,大約可停留一小時。

內獅站:班次與枋山一樣稀少,但距離屏鵝公路很近,除火車外,還可利用來往恆春、墾丁的客運。

山里站:只有區間車停靠,約3~4小時一班,但時間分布可能不平均,宜事先確認;搭乘對號列車南下建議在鹿野換車,北上建議在台東換車。

 


重溫
舊時光美好


美之9 追分站
原汁原味木造房


台鐵古老的木造站房越來越少,且多集中在海線鐵路,目前共有五個完成於一九二二年的木造站房;其中,規模最大、保留最多木造元素的便是台中市大肚區的追分車站。

黑色的樑柱、排列整齊的屋瓦、原汁原味的木柵欄、古樸斑駁的候車室,在在顯示出歲月刻畫的痕跡。這裡也保留了早期車站常見的小庭園,附近經常有野貓活動。

追分是日式地名,真正的漢字意思是「分歧點」;後人引申為「在考試中追求高分」之意,再搭配鄰近的成功車站,造就了吉祥車票組合「追分成功」。購買時,記得向站務員特別聲明要「硬式車票」才有意義。

 


到追分車站欣賞木造站房之餘,記得買張吉祥車票。 

 

美之10 二水站 時光倒轉半世紀


與都會區車站前的車水馬龍、人聲雜沓不同,中南部有些小鎮的火車站周邊,至今還保留半世紀前的風貌,彰化二水站是最典型的代表。

站房本身頗有歷史,自一九三三年啟用,至今仍維持當時日式混凝土磚造的格局,外側的廊柱設計,在同時期的站房(如造橋、銅鑼)亦能看到。和站房建築相比,站前的大王椰子顯得特別高大,據說已超過五十歲。

二水站前圓環兩側,更有早期少見的四層樓連棟建築,開設旅社、食堂、商行等。雖已不復往日光彩,佇立其間,仍能想像當初的繁華景象。

車站附近另有蒸汽火車展示場、與鐵路並行的自行車道,也值得一遊。

 

二水車站保留了日式建築風味,高聳的椰子樹 為其特色。

 

二水車站前的街景,彷彿停格在六 ○年代。

 

美之11 龍泉站 鐵公路並行綠色隧道


二水站附近則推薦鄰近南投集集的龍泉站。這個小站僅有月台,沒有站房;車站東西兩端的一五二縣道路段,就是知名的「綠色隧道」。

綠色隧道在全台各地都見得到,但與鐵路完全平行的,只有龍泉站附近。看汽車與火車並駛在綠色隧道中,是一件賞心悅目的事,許多人專程在這裡守候等列車經過,欣賞令人心醉的鐵公路並行美景。

龍泉站得名自旁邊的「龍泉兵整中心」,昔日還能見到戰車等兵器自工廠的聯絡支線,由鐵路運往其他基地。

 

許多人在龍泉車站附近守候,就為了這瞬間的美景。 

 

美之12 菁桐站 偶像劇熱門取景地


最後一站,我們要介紹的是氛圍美好的新北菁桐車站。菁桐是平溪支線的終點,也是昔日煤礦業的重鎮。

建於一九二九年的小巧木造站房被完整保存下來,連同老式水泥月台,其懷舊氛圍成為許多廣告與戲劇的拍攝場景。

月台對面山壁便是結合地勢建成的巨大裝卸設施,可直接傾瀉至貨運列車後運往外地,如今只能憑弔其往日榮景。

除了車站本身,站前著名的菁桐老街;不遠處台陽公司的木造日式招待所已開放參觀;另一側山上則有許多礦業遺跡,都是此地必遊的景點。

 

 菁桐站有許多懷舊站場設施,值得細細品味。

 

平溪線沿途保留了不少原始自然風光,吸引遊客前來探祕。


如何到達

追分站:位於海線大肚站與彰化站之間,與山線成功站也相通,僅區間車停靠,約0.5~1小時一班;搭乘對號列車南下可在沙鹿換車,北上可在彰化換車。

二水站:位於田中站與林內站之間,有區間車和部分對號列車停靠,約20分一班,集集線列車則是每80分一班;若搭乘不停靠的列車,南下建議在員林換車,北上建議在斗六換車。

龍泉站:位於集集線濁水站與集集站之間,所有集集線列車皆停靠。

菁桐站:平溪線終點站,所有平溪線列車皆停靠,約一小時一班。欲前往平溪線可視情形在瑞芳、侯硐或三貂嶺站轉乘。

席特曼

7歲時獲得一本台鐵旅客列車時刻表,10歲便立志要踏遍台鐵所有車站,但直到兩年前才實現夢想。堅持「搭火車就是一種旅行」、「火車站就是最佳的景點」,尤其鍾愛無人祕境小站。

個人部落格:鐵貓 jp-shitman.blogspot.tw

陳健民淡笑看一切

「要穿哪種鞋去坐牢,我都想好了」

 

採訪戴耀廷多次的《傘裡傘外:民主前夕的香港故事》作者陳奕廷,形容戴耀廷像是「唐僧」,在一國兩制底下,向來只有法治、沒有民主的香港,覆誦著他對民主、愛與和平的想望,終在這座城池裡激起一片迴響。

 

彼時和戴耀廷一同掛名發起「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運動的,還有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陳健民和牧師朱耀明,三人並稱「佔中三子」。發起佔中前,陳健民和中國連結極深,他是首位將「公民社會」概念帶往中國的學者,穿梭在民間團體、官方機構間的溝通橋樑。為了保持在中國做事的空間,劉曉波發起《零八憲章》連署時,陳健民身邊不少朋友都簽了,但他沒簽。

 

掛名發起佔中後,陳健民隨即被警告別去中國,連澳門也別踏入。但陳健民與戴耀廷一樣從容,他說自己二十九歲那年,一口氣拿到五個學校的獎學金,包括美國耶魯,卻因一眼視網膜剝落,住院個把月,兩側病友和他同樣症狀,最後都失明了。這一經驗讓他瞬間從「溫拿」(winner,勝利者)的同溫層墜落,也開始對人生有不同體悟,知道生命不會永遠掌握在手中。「雨傘運動後,我兩隻眼開白內障手術,現在看東西一片模糊,但我不擔心,人生就是很多可能嘛!」

 

這幾年,陳健民開始跑馬拉松,還報名了二月的一場半馬,「還好我們案子四月才宣判,我還能去跑。跑完去坐監,順便在裡面練跑,連要帶哪種鞋進去練,我都問清楚了。」

 

陳健民

 

戴耀廷恐遭判七年

「從社會得到太多,該付出代價了」

 

一四年九月二十七日,學生佔領政府總部旁的公民廣場後,戴耀廷在二十八日凌晨宣布「佔中」開始,「那天我站在台上講話,我兒子那時高中剛畢業要上大學,他在現場拉著我褲頭,怕我掉下去。」

 

宣布「佔中」後,隨即招來「騎劫學生活動」等批評,「其實當時的心情是,我們這些中年人,從香港社會得到太多,我們是享受經濟成果的一代人,也該為這社會的進步付出代價了。」回想當夜,戴耀廷沉吟:「我們最怕的是武力清場,絕不能讓學生受傷,就讓我們在前線吧!」只是那當下,整場運動早已不在他掌握中,也偏離他原本籌畫的「佔中」藍圖。

 

就這麼登高一呼「佔中」開始,讓戴耀廷等人一八年十一月被控「串謀公眾妨擾」、「煽惑公眾妨擾」及「煽惑他人煽惑公眾妨擾」等罪名,最高刑期恐判七年。諷刺的是,法庭上,證人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李立峯所提供的調查顯示,參與「雨傘運動」的群眾裡,只有六.五%是為了「響應和支持(佔中)三子」而來。

 

即使參與「雨傘運動」的一百二十萬人中,只有少數是為了三子而來,但檢方並未打算放過他們。「你看這九名被告是被仔細挑選過的。」曾因關心土地開發議題聲名大噪、一六年選上香港立法會議員的朱凱迪分析,除三子之外,其餘六名被告包括:兩位現任立法會議員公民黨陳淑莊、社福界出身的邵家臻;當年擔任學聯常委的張秀賢、鍾耀華;民主黨的李永達和社民連副主席黃浩銘。這些人與其所屬團體,皆為北京眼中的反對派。

 

這些人雖在「雨傘運動」期間拿過麥克風、當過主持人,但朱凱迪質疑:「拿過麥克風的大有人在,為什麼偏偏挑他們?因為最直接的影響是,判決可能讓兩人失去議員資格。」能使如今已是議會少數的民主陣營,人數更顯單薄。

 

另一個更深層的目的,則是要把恐懼感深植香港人的內心。朱凱迪說,戴耀廷等人的形象「都是很斯文、書生類型」,他們所代表的則是,香港從六四以後摸索出的一條抗爭路徑——以最和平方式、道德訴求來號召公民上街,透過人數優勢癱瘓城市日常,迫使當政者妥協。「連這樣形象的人都要被告,未來和他們形象相當的人在行動前,內心都會先有一層陰影了。」

 

雨傘運動後的這四年,香港政府不斷用法律訴訟來恫嚇異議者,尤其現任香港眾志祕書長的黃之鋒,最能體會箇中滋味。「雨傘後一六年的立法會選舉,民主陣營裡不同主張的人紛紛選上,香港眾志的羅冠聰二十三歲當上議員,那時大家感覺真的很棒。」但選舉過後一切都變了,一六年六名民主陣營新科立法會議員,因為在宣誓就職時呼喊口號、改編誓詞而遭到取消議員資格,導致民主派陣營議員席次未能過半,而公民團體也陸續面臨訴訟、坐牢。

 

一七年黃之鋒也因為佔領公民廣場的案子坐牢一百天,一九年還有其他官司等著宣判。官司未了結,黃之鋒現在每天晚上六點都得去警察局報到,以示自己沒有潛逃。「不過我們的狀況比過去台灣的黨外好多了,黨外的刑期長得多啦!只是我們現在不是一國兩制,只剩一國一.五制。」

 

戴耀廷

 

香港「法治已失守」

立法、修法兩把刀,架在港人頭上

 

走上街頭得面臨官司,參選進入議會卻被取消資格,四年下來,香港的政治空間愈見緊縮,北京甚至透過各種立法工具設下紅線。「像是最近討論的《國歌法》,條文規定播放國歌時應當肅立,舉止莊重。」朱凱迪說,除了要立《國歌法》,立法會議員宣誓的規章也增加「宣誓時要播放國歌」,「未來民主陣營的人選上,宣誓時播國歌你要怎麼辦?你不表示敬意,他可以取消你的議員資格,或可用《國歌法》辦你。政府現在就是有很多招可以玩你啊!」

 

「過去香港沒有民主但有法治,但如今法律成了打壓的工具,法治已失守。」戴耀廷苦笑,「現在是很糟的時刻,但下一步可能更糟。」下一步,香港政府可能進一步推動《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引進中國對國家安全的概念,在香港確立叛國罪、分裂國家等行為,讓香港的自由受到威脅。

 

黑夜漫漫,行道遲遲,何日見曙光?戴耀廷仍是笑,「這幾年不過是香港公民抗命的起步,要懷抱希望。」懷抱希望蟄伏在這既非荒漠、也非沃土之處,熬過闇夜。

 

延伸閱讀
《鐵路新徑界》展出嘉義車站永續新貌
《鐵路新徑界》展出嘉義車站永續新貌

2024-05-02

小火車直達阿里山車站,林鐵中斷15年拼7/1全線通車!雄獅栩悅號5/24首航,2日遊獨家路線曝光
小火車直達阿里山車站,林鐵中斷15年拼7/1全線通車!雄獅栩悅號5/24首航,2日遊獨家路線曝光

2024-04-25

全台灣最美的濱海支線 八斗子車站
全台灣最美的濱海支線 八斗子車站

2019-11-27

專題/百年車站、鐵道公園好懷舊!秋天就去新北市山佳感受「煤」好時光
專題/百年車站、鐵道公園好懷舊!秋天就去新北市山佳感受「煤」好時光

2018-09-11

建築師妙手回春 國王十字火車站迎繁榮
建築師妙手回春 國王十字火車站迎繁榮

2017-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