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誰也無法負責

誰也無法負責

2015-08-20 16:21

安倍政府重啟核電,背後有發展核武與出口核電的考量,台灣無此包袱,從理智面思考,怎麼也承受不起核災的高風險。

安倍政府不顧絕大多數國民反對(NHK民調只有一七%贊成),重啟了鹿兒島川內核電一號機,結束兩年來日本零核電的日子。重啟根本是賠本生意且新製造出許多無解的核廢,更重要的是發生核災,誰能負責?已經重啟了,但從安倍到九州電力都沒表示要負責;日本天災地變多,人災難防,核災隨時會發生,即使日本是台灣面積十倍大,也是再來一次核災就會亡國的,因此前首相菅直人罵安倍是亡國首相。


安倍拚命想重啟,實為他認為日本必須核武裝化;日本是英、美、法默認的世界唯一準核武國家,才能建核燃料再處理設施,維持隨時能製造核彈的能力,擁有四十五噸的鈽,若日本核電全面停轉,就喪失大義名分;此外,日本還想出口核電,核電全部停轉則欠缺說服力;因此即使前首相小泉純一郎曾說:「核電最貴、最不安全、最髒,我被核電幫騙了!」安倍也堅持要搞核電。


日本災前有五十四爐,災後全面停轉,必須符合新成立的原子力規制委員會(核管會)新的審查基準才能重啟;各電力公司提出十六爐的重啟申請,為符合新基準,已花了至少二.四兆日圓補強,根本賺不回來,要靠政府補貼等;至今只有五爐通過,其他頂多有四爐會過,日本重啟也不超過十爐。


日本重啟核電是國策,但國家卻不想為核災負責;安倍只表示,「重啟是各該業者經營上的判斷,符合世界最嚴格的基準,就可重啟!」但沒根據說日本基準是最嚴格基準,甚至規制委員會委員長田中俊伊表示,「通過審查不表示絕對安全,也不表示零事故!」都推得一乾二淨;日本政府已明言,若發生核災,不會提供迅速預測輻射能擴散影響系統(SPEEDI),任災民自求活路。


日本電力業者為了核災只投保賠償上限一二○○億日圓的險,但像福島核災至今賠了七兆日圓,還是要用稅金;核災是河、山及人都遭汙染,至今還有十一萬人有家歸不得,自費避難更不只此數,至今官方公布的福島縣核災關聯死亡人數已達一八二二人,福島兒童罹患甲狀腺癌暴增至一二九人。


安倍騙說若不重啟,要花外匯買火電燃料,事實上日本節電一七%及新增再生能源達十三爐電量,增加進口火電燃料只多五%、六%而已,只因日圓暴貶才增加金額,但日本貿易也早轉為黑字,零核電沒問題。


若依照日本新基準,台灣三座老朽核電廠廢爐多少次也不夠,尤其核一燃料棒無法如數取出,反應爐七年沒維修,到處爛爛的,又不防震,非常恐怖;北部核電離總統府僅二、三十公里,台灣不可能發展核武或出口核電,別讓核電幫拿日本當藉口,搞延役大撈錢,他們謀財卻害台灣人命。

 

毛利率

 

營造業的毛利率在所有產業中屬於中後段班,賺的是辛苦錢,毛利率越低表示賺得越辛苦。2021 第三季以德昌的 19.58% 奪冠、建國的 16.81% 次之,居末的還是新建,僅僅 2.13%。

 

 

 

德昌毛利率雖然居冠,但往前看去年 Q2 只有 9.51%,差距甚大。如果跟承熙一樣從去年就追蹤營造股的人,應該知道去年 Q2 是不少營造股的「旺季」,例如根基毛利率 15.9% 創新高、達欣工 18.46 % 也是新高,但德昌卻沒有,Q2、Q3 顛倒了。

 

這必須了解到產品組合。營造股的業主大致可分成三種,即政府機關、建設公司與民間企業,所產出之產品如下:

 

政府機關:主要是公共建設,例如公路、隧道、捷運、橋梁及車站等土木建設。

 

建設公司:興建供國民用之住宅。

 

民間企業:例如企業總部大樓、飯店、廠房辦公室,俗稱商辦與廠辦。

 

以上三大類產品中,通常以第三類利潤較高,尤其是科技業的廠房工程,究其原因是科技業如半導體業,其廠房是為了製造晶圓,特別是先進製程,為提高競爭力廠房必須盡早完工投產,因此工期會較其他工程短、並且投入之人力密集,業主願意給出之利潤也較高,一切都是為了盡早完工。

 

至於第一、第二類毛利率相較於第三類則較低,不過這只是整體性而言,因為產品雖然區分成三類,但每一類別內的工程毛利率仍有差異。

 

回到為何德昌去年 Q2、Q3 EPS 的表現與根基和達欣工不同的問題,我認為原因正是產品組合不同所致。我推測根基和達欣工 Q2 承攬廠辦比率較高,拉高了毛利率,到了 Q3 因比率下降,毛利率也跟著下降。至於德昌,從 2020 年報 p27 的重要契約雖然可以看出也承攬了大立光的兩項廠辦工程,但因為沒揭露金額便也無從得知比率(產品組合),但我認為至少在 Q2 比率不高。

 

對了,我目前還未看過營造股願意在財報、股東會年報、法說會簡報或公開資訊站揭露各項產品組合的,這應該是營造業的特殊性。營造業承攬之工程動輒兩、三年以上,跨越會計年度在認列收入與收益比較麻煩,假如還要公告產品組合,對公司是種困擾,反正我國政府並未強制這塊。這只是我的猜想。

 

 

股東權益報酬率(ROE)

 

要比的財務比率太多,我們接著比較股神巴菲特最看重的指標之一 ROE。下面是單季 ROE,看得出來根基(黃線)大部分時間都第一名,達欣工也不差。

 

 

再下面則是最近 4 季 ROE,這就更清楚了,根基一直都領先群雄,達欣工也是第二,德昌雖然第三但卻是持續下滑,建國雖然第四但是緩慢成長中。

 

 

ROE 簡單說是「公司利用股東的每一塊錢在一年內能賺多少錢」的意思,根基最近 4 季 ROE 為 23.7%,就是公司用股東的一塊錢在一年內可以賺到 0.237 元,這是相當好的績效。ROE 一年 15% 就算優秀了,能 20% 以上屬於優異。

 

 

既然提到 ROE 就容我再補充三點:

 

ROE 不等於投資報酬率,頂多接近而已,因為 ROE 的分母是「股東權益」,跟我們投資人買股時所付出的成本不相等。

 

ROE 不是越高越好,如果要以 ROE 選股,建議選擇持平或穩健成長者。

 

觀察 ROE 時請特別再確認杜邦分析,要排除高 ROE 是來自高槓桿者。 

 

關於第三點以根基為例,下圖是杜邦分析,很明顯紅線的 ROE 主要是跟著黃線的稅後淨利率跑,而在紫線權益乘數(即槓桿)最高的 2020Q2 ROE 開始出現比較大的波動;不過,觀察 2020Q2 至 2021Q3 權益乘數持續下降的過程,ROE 並沒有跟著節節衰退,可見稅後淨利率仍然是影響 ROE 的主因。 

 

 

為進一步了解根基的槓桿在同業的水準,以下是這五家營造股 2021Q3 的權益乘數:

 

根基:2.8

 

達欣工:2.63

 

建國:1.73

 

德昌:2.42

 

新建:3.28

 

權益乘數如果看不太習慣,改看負債比也行,下面是數據,來源為公開資訊觀測站-財務比較e點通

 

 

 

2021Q3 根基負債比 64.24%,五家營造股平均是 59.34%,整個建材營造業則是 63.66%(營建股),根基雖然高於五家平均,但我認為尚屬合理範圍。

 

董監事持股比率

 

我投資營造股走長線,習慣上也會注意董監事持股比率,董監事持股比率高,對投資人比較安心。經過比較,根基 30 幾%排第一,第二是建國大約 26%、第三德昌約 19%、達欣工約 16%,至於新建則是不到 10%。 

 

 

結語

 

以下總結本文重點:

 

1.經過估算,五家營造股現金殖利率排行結果是:根基 8.18%、建國 7.72%、達欣工 7.07%、德昌 5.37%、新建 0%。

 

2.料工雙漲雖然帶給營建股挑戰,但我認為對供應商的營造股不是壞事。因為營造股占我持股比率最大,我固定每季回顧檢討,目的是避免犯錯。而從去年以來的檢討,尚未發現出錯的地方。

 

3.投資看的是未來,投資營造股雖然很難得知產品組合進而掌握毛利率,但有個好處是工程大多兩三年以上,一旦從財報確認在手訂單金額並且可以接受後,很長一段時間不用太過擔心,也不必盯盤,否則就不是我安心投資的精神了。

 

關於在手訂單請另外參考這兩篇:

根基 2021/11/25 法說會重點摘要|新變種病毒 Omicron 來襲更須要安心投資

達欣工(2535)千張大股東一直買+外資連十買後一賣,有望填息?|最新在手訂單公司怎麼說

 

作者簡介_承熙

追求安心投資並推廣白話寫作的全職投資/寫作人,分享股票投資SOP及文字變現的具體作法,適合小資族、上班族、家庭主婦或退休族等熱愛安穩報酬的人、以及想靠文字賺錢的寫作人。投資、寫作及享受人生是我的三件大事,分享它們的簡單與快樂是我的興趣。邀約請寄richard10241024@gmail.com

本文透過「方格子直送」計劃合作轉載,原文:一張表迅速看懂 2022 五家營造股現金殖利率排行:根基、達欣工、建國、新建及德昌

※ 本網站及作者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投資人應自行承擔投資風險及投資結果

延伸閱讀
防疫與經濟如何兩立
防疫與經濟如何兩立

2020-05-06

現實總與想的不一樣
現實總與想的不一樣

2020-04-22

疫情時代  少輸為贏
疫情時代 少輸為贏

2020-03-25

日本疫情損失是世界最大
日本疫情損失是世界最大

2020-02-26

疫情外交與經濟算盤如何打?
疫情外交與經濟算盤如何打?

20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