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土地漲價歸公 不免流於清談

土地漲價歸公 不免流於清談

2010-08-26 14:06

倫敦《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家Martin Wolf日前為文表示,他在一九八四年以十萬英鎊買下的倫敦住所,如今漲價約達十倍。他認為自己是坐享其成,因為房價增值完全來自別人在經濟上的努力成果,加上土地開發受到管制,以及偏低的財產稅與房屋交易利得免稅所致。

Martin Wolf認為,政府對勞動或資本所得課稅,足以減少勞動和資本供給。但土地供給不會因課稅而減少,所以政府對不動產交易利得課稅,可以在無損經濟活動下,從地主手中移轉不勞而獲的增值利得,也可抑制房價上升。

前述Martin Wolf的觀點,對國人應該不陌生。因為他與孫中山先生主張的土地漲價歸公理念相似。不過,孫中山先生對於土地要如何漲價歸公,並無具體主張。他的追隨者則設計了今天的土地增值稅制度,作為漲價歸公的手段。然而土地增值稅要能落實漲價歸公,稅率必須訂為一○○%,而且土地公告現值必須改成以市價計算。

 

目前台灣的土地增值稅率最高只有四○%,而且公告現值往往遠低於市價。所以土地漲價歸公的部分很少,大部分都歸入私人口袋。孫中山先生的理想仍然是空中樓閣。這倒不是孫中山先生的信仰者不曾盡力,因為台灣的土地增值稅最高稅率,過去曾經達八○%,只是稅率過高難以維持,最後落得節節下降。

 

為什麼過高的稅率難以維持?有錢人的政治影響力大也許是因素之一,但最重要的因素恐怕是高稅率不敵經濟現實。試想如果稅率真的訂在一○○%,以Martin Wolf的個案為例,他在持有房地產與否上,將會面臨兩種選擇:即選擇持有價值一百萬英鎊的房子,或選擇出售並繳稅後持有十萬英鎊。正常情況下,即使他已經沒有居住需要,恐怕也會選擇惜售。

 

這就是課稅產生的「閉鎖效果」。土地供給固然不會因課稅而減少,但土地交易流通卻會因而萎縮。增值稅率越高,交易流通越少,資源不能有效利用的問題也越嚴重。閉鎖效果限制了土地增值稅的漲價歸公能力,也限制了它抑制房價的能力。

 

其實,只要土地私有制存在,土地漲價歸公就不免流於清談。房地產價格上升或許可以合理化,但終究不能完全避免。那麼高房價為都市中低收入者帶來的居住與分配問題,要如何解決?

 

創造雙元的不動產制度,也就是在土地私有制外,建立類似英國或新加坡等國家的「公屋」制度,或許比我們繼續在漲價歸公政策上鑽牛角尖,應該切實可行。

延伸閱讀
「新AI妖股」橫空出世!這檔受華爾街青睞股價暴漲655%、輝達漲幅3倍,公司背景曝光
「新AI妖股」橫空出世!這檔受華爾街青睞股價暴漲655%、輝達漲幅3倍,公司背景曝光

2024-11-08

鴻海、廣達、緯創…輝達概念股總複習!輝達市值飆3.53兆美元,華爾街喊股價還有4成空間「擋不住」
鴻海、廣達、緯創…輝達概念股總複習!輝達市值飆3.53兆美元,華爾街喊股價還有4成空間「擋不住」

2024-10-22

金價沒有最狂、只有更狂!黃金「飆破2700美元」未到高點僅到半山腰…華爾街新目標價更驚人
金價沒有最狂、只有更狂!黃金「飆破2700美元」未到高點僅到半山腰…華爾街新目標價更驚人

2024-10-19

除了通膨,「總統一條推文就可以毀掉你」 美股迎川普行情 華爾街審慎看前景
除了通膨,「總統一條推文就可以毀掉你」 美股迎川普行情 華爾街審慎看前景

2024-11-20

川普沒上任,先宣布中國「稅上加稅」加徵10%關稅、墨西哥加拿大25%!避險基金操盤人當財長,華爾街認同了?
川普沒上任,先宣布中國「稅上加稅」加徵10%關稅、墨西哥加拿大25%!避險基金操盤人當財長,華爾街認同了?

2024-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