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遲早要面對中國支援俄羅斯的景況,提高對台灣的支持;台灣在政治上的協定籌碼突然暴增,考驗領導人能否把握住機會。
馬航客機遭擊落事件,顯示美國與俄羅斯間的緊張情勢,有人稱之為新冷戰。雖然俄國和烏克蘭反政府軍極可能無意攻擊民航機,但俄方刻意阻撓調查行動且毫無悔意,對此,烏克蘭、歐洲和美國豈能坐視不管?面對此一新成形的全球政治關係,有幾個面向值得觀察。
首先,俄羅斯今非昔比,遠不如美國這個超級強權。美國經濟是俄國的八倍,國防預算是俄國的七倍;歐盟經濟規模則與美國差不多。此外,美國的國際影響力比冷戰時期來得強,科技和軟實力遠強過俄羅斯;反觀俄國,經濟步入衰退、資本加速外逃,難以像蘇聯時代般與西方長期對抗。
其次,對西方國家而言,蘇聯是個複雜且長期的挑戰,部分是因為蘇聯吸引了支持者;如今,雖然俄國仍保有少數支持者,但卻不再有死忠的信徒。俄國總統普丁捍衛保守的社會價值,防範自由的西方入侵,這對非西方陣營或許具有吸引力,但在政治意義上,並未產生共鳴。
全球化和科技化通常賦予弱勢國家較大的力量,俄羅斯運用現代科技的能力,如網路攻擊和無人攻擊飛機等,將有助於莫斯科與美、歐平起平坐。此外,俄羅斯並沒有蘇聯時期全球利益和承諾的包袱,因而可以將資源集中在最接近的鄰國和自身利益上面。歐洲將俄國視為主要的能源供應來源、貿易夥伴和潛在霸權,因此,歐盟對先前俄國入侵克里米亞,甚至馬航事件都不太吭聲。
不過,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已表示,處理俄烏衝突,不應由歐洲和美國主導;換言之,全球將逐漸避免衝突升溫,以確保「冷戰」維持在「低溫」狀態。
地緣政治重新調整,中國是明顯的贏家。最近中國與俄羅斯簽訂天然氣供應協議,協議內容被視為「商業機密」,俄國應提供了極有利的條件。在中國開國初期,莫斯科算是其政治教父,如今換中國支持俄國,是中國在全球地位又登上一階的象徵。
先前希拉蕊警告台灣切勿過度依賴中國的論點,也顯示美國面對上述發展所進行的政策調整。
回顧第一次冷戰,直到一九五○年韓戰爆發,美國被迫對環太平洋採取圍堵政策時,才正式承認中華民國政府。或許目前是相同情境重演,只是較緩和、較少軍事化成分。美國遲早要面對中國支援俄羅斯的景況,提高對台灣的支持,比方讓台灣加速成為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會員國,可能是最有效的作法。
台灣在政治上的協定籌碼突然暴增,辨識此一趨勢,並以圓熟和冷靜的態度把握機會,是領導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