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催生《病人自主權利法》 開亞洲先例 卸任前最後一仗 楊玉欣打得漂亮

催生《病人自主權利法》  開亞洲先例 卸任前最後一仗  楊玉欣打得漂亮
楊玉欣與夫婿孫效智(左)鶼鰈情深,身為學者的孫效智是楊玉欣問政的強力後盾。(攝影/林煒凱)

2015-12-24 16:37

四年前,楊玉欣以弱勢代言人的角色進入立法院,身障加上素人雙重身分,問政成績始終未被看好;本屆立法院休會前一刻,《病人自主權利法》三讀通過,總算交出漂亮的成績單。她,怎麼做到的?

十二月十八日,下午二點五十九分四十秒,台聯立院黨團幹事長周倪安簽名支持《病人自主權利法》草案,國民黨不分區立委楊玉欣高興得差點哭出來。原來,下午三點是朝野協商法案送進院會的截止時間,這天又是本屆立法院最後一天院會,法案獲各黨團簽字同意時,即宣告楊玉欣過去三年的努力,終於成功了。

這二十秒,對楊玉欣而言非常重要,因為如果超過三點,《病人自主權利法》草案就無法在這屆立法院過關,她卸任在即,未來相關法案要再排入議程,十分困難。

奮戰到最後一刻的楊玉欣,當天法案完成三讀後,開心之餘,還夾雜著「虛脫、疲累」的感覺,但她也知道,還有好多事等著要做。

儘管比歐美晚了二、三十年,《病人自主權利法》仍是亞洲第一部相關法案;隔天登上國內各報頭版,成為楊玉欣立委任內最漂亮的成績單。

十九歲那年,楊玉欣與姊姊、弟弟同時被宣布罹患罕見疾病「三好氏遠端肌肉無力症」,醫生甚至委婉勸說,「去做想做的事,以後不必再來了。」當時就讀國立藝專的楊玉欣知道自己的人生路,不可能像同學一樣當演奏家或老師,她下定決心,要「把握時間、全力衝刺」。
 

初入立院,被譏「罕見立委」 勤做筆記少發言 從中找到切入點 

 

四年前機會來了,楊玉欣出任國民黨不分區立委,決心替身心障礙者發聲並解決問題。而她的夫婿、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孫效智,也投入協助問政,「一人當選,兩人服務,一致對外。」孫效智笑說。

楊玉欣在立法院剛開始表現並不出色,她坦言:「因為沒做過,心情很緊張。」於是她選擇先觀察,勤於出席會議,做筆記但不發言。第一次發言,是在門檻最小、僅針對時政抒發五分鐘評論的國是論壇,一度遭譏為「罕見立委」;對此,孫效智解釋:「不懂不能發言,以免出問題。」

幾個月後,楊玉欣找到定位,聚焦外界最不關心的老弱病殘與失能者,為關心對象。她很清楚,這些努力很多人不知道,甚至,這些事情在很多人眼裡,不一定有價值;但為了病友,還是要堅持下去,並找來律師與社工師當助理,共同奮鬥。

「外面的人實在太難了解病友的心情。」她以自身為例說,「我最大的願望是睡一個好覺,到現在卻沒有一天可以,因為同一姿勢久了,身體難免會痠、麻、癢、痛。五十公斤的身體,連動的力氣都沒有,只好每天晚上叫醒先生幫忙翻身。」

「我先生要先搬我的右腳,再搬左腳,之後推屁股,再把壓到的手拉出來,才算完成。這樣的SOP(標準作業流程),每晚要五到十次。」楊玉欣連珠炮似地說。

弱勢爭權益的楊玉欣,先鎖定推動無障礙設施,「我從未享受過大餐,因為上廁所不方便,出門要限食限水。」儘管外界不在意無障礙設施,但她認為,身障者若不能出門,身體將會迅速退化;未來高齡化社會,若把老人關在家中,勢必造成很大的醫療負擔。

沒想到這樣「簡單」的事情,主管機關就有三十三個,她每三個月跟一個單位開會,逐一突破,最後發現,讓設計者知道無障礙設施的重要才是王道;因為考試引導教學,她成功說服考試院,在建築師考試中,增加無障礙設施的考題比重。
 

推動立法, 與夫婿聯手 親手寫出草案 尋求不同黨派奧援


能成功遊說各單位,孫效智歸功於楊玉欣個性「樂觀、積極、溫和」。一路看著她成長的罕見疾病基金會創辦人陳莉茵說,楊玉欣真的是鞠躬盡瘁,而且從不口出惡言。具有律師身分的助理林秉嶔也說,每當提醒楊玉欣吃飯,她總是回答「不餓」,讓人感覺滿逞強,但也很心疼。

身邊人都知道,四年來,楊玉欣的健康逐漸走下坡,從原本可以站、可以走,到現在站一下就感到疲累;但對此,楊玉欣卻僅簡單解釋,「這是本身疾病的關係。」

在生態複雜的立法院,楊玉欣堅持以「理性溝通、善意解決」,來凝聚最大共識,這樣的風格,在推動《病人自主權利法》立法過程,發揮到極致。

二○一三年底,楊玉欣推動的《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修正案通過,但身為病人,她深覺該法有其局限;二十二歲喪母、四十四歲喪(前)妻的孫效智,感受也很深,他們認為,該法還是從醫療人員、家屬的角度出發,病人無法自主,必須另立新法才能達到目的。

為此,楊玉欣請教多位專家學者,孫效智則認真研讀德國、英國、美國等國的相關法案,一字一字寫出《病人自主權利法》草案,賦予重症者拒絕醫療權,只要昏迷前簽署預立醫療決定,病人自主意願即可獲尊重。

法案擬好了,接著是尋求社會共識的漫長過程。這時的楊玉欣,已不是菜鳥立委,她知道法案要順利過關,必須獲得大多數立委的支持;國民黨內有她積極推動,但民進黨也要有人耕耘才能達成。

她找上致力推動安寧緩和醫療的民進黨立委田秋堇合作。一直遺憾父親離世前長期臥床、受盡折磨的田秋堇一口答應,還當共同提案人,不但出席各種場合倡議理念,也努力遊說同黨立委。

楊玉欣團隊也錄製許多專家、醫師的告白影片,放在YouTube上,助理還一一回覆留言,並尋求輿論支持。楊玉欣甚至在立法院院會與委員會,秀出醫院急救時使用包括電擊、插管等「死亡套餐」的畫面,說服立委支持。
 

楊玉欣

楊玉欣專注服務弱勢,常找時間去探視病友,了解病友的需求。(圖/ 楊玉欣提供)

 

臨門一腳,找柯P助攻 民進黨總召點頭 法案完成三讀


但還有更困難的關卡,需要耐心逐一拆解。面對醫界反對聲浪,楊玉欣夫婦花了半年時間溝通,逐一遊說二十多個醫學會,「我曾經跟醫師公會全聯會溝通時,三小時一口水都沒喝!」楊玉欣說。

醫界擔心,新法通過後會增加醫療糾紛,為此,楊玉欣再去說服衛福部與法務部,將醫師免除刑事民事責任入法,才讓身兼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的立委蘇清泉簽字。「我們以和為貴,只要加進去不違背立法精神,都放進條文。」孫效智說。擺平國民黨,還有民進黨,楊玉欣在最後關頭請到台北市市長柯文哲,勸服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這臨門一腳,是法案完成三讀關鍵。

這樣的安排,也看出楊玉欣的用心。原來柯文哲之前就是她諮詢的專家之一,但為避免國民黨立委反彈,她一開始並未抬出柯文哲,直到最後一刻,才請柯P出面助攻。

回憶這段經歷,楊玉欣與孫效智不約而同說,他們是到處「求爺爺告奶奶」。孫效智和助理們好幾度都想要放棄,但「楊玉欣意志力很強,一直在撐。」孫效智說。

只是,她的努力卻得不到國民黨的重視,甚至連未提名續任不分區立委,也未主動告知,讓她有些受傷。孫效智話說得直白:「講都不講,非常失禮。」

「如果還有四年,我就可以力推《長照保險法》 立法了。」對於即將卸任,楊玉欣有一絲遺憾。如今階段性任務結束,楊玉欣未來還要致力弱勢議題與生命教育,「要開始找工作了!」她笑著說。

 

楊玉欣(首圖右)

出生:1974年

現職:立法委員

經歷:人間衛視主播、中廣流行網節目主持人

學歷: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肄業、國立台灣藝術專科學校畢業

 

病人自主權利法

 

貿易戰再起,各界擔心搞砸美國經濟,美股還能買嗎?

 

川普經濟學以「關稅」與「減稅」為核心。兩者之中,最令市場擔心的,莫過於他在競選期間喊出的「全面性關稅」政策。川普矢言要對主要貿易夥伴課徵一○%的關稅,並對中國課徵高達六○%的關稅,引發市場對於美國物價上漲、通膨回升,導致經濟停滯甚至陷入衰退的擔憂,並將衝擊美股前景。

 

然而,債券巨頭品浩(PIMCO)首席投資長伊瓦森(Daniel Ivascyn)認為,政策落實需要時間,且施行方式還是未定之數,「如何在既有基礎下調升稅率,以及具體會如何實施,還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因此短期內投資人暫不須太過擔心。

 

伊瓦森分析,儘管川普保護主義的立場鮮明,且對施加關稅的態度堅定,「但他同時也非常關注市場反應,如果提高關稅,股市必然有所反映,相信他會對此保持敏感。」

 

他預料,川普最終可能只會「選擇性增加關稅」,例如針對特定國家或特定產品上調稅率,避免全面性關稅政策引發市場「消化不良」,為通膨帶來上行壓力。

 

基於同樣的推論,國泰投信債券投資部協理蔡宗岸預估,關稅引發的通膨可能在二○二六年下半年才會浮現,且推估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約比二五年微幅增加○.二個百分點。

 

減稅比關稅先行  美股創高可期

 

相較之下,「明年,『減稅』更將成為華盛頓的政策主軸,比起關稅,減稅會先實行。」凱基投信投資長彭炫通預測,在共和黨有望取得參、眾兩院多數席次,實現「完全執政」的優勢下,川普前一任期提出的《減稅與就業法案》(TCJA)原定於二五年年底日落,如今可望進一步延續,「在經濟維持軟著陸的基調下,企業每股盈餘有望年增一○%至十五%;若加上減稅政策順利於明年落實,預期明年美股的企業盈餘成長率,有十五%至十七%的表現。」

 

既然從政策執行順序來看,關稅可能被排在第二順位,那麼明年通膨再起、削弱經濟的風險便可暫時排除。相對地,在減稅與放寬監管等政策率先上路的背景下,預期美股將創高。

 

共和黨大獲全勝後,恐大量舉債支持財政擴張政策,

大撒幣之下,公債危機四伏? 

 

是的,「目前最大的風險,其實是美國公債。」彭炫通提醒。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公布的數據,川普一七年上任時,美國政府「淨負債」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率為八○%,但預計明年將突破一○○%;換言之,美國的負債規模將在明年突破其經濟產值。

 

伊瓦森則直言:「川普的各項政策勢將加重美國的財政負擔。」其中,預料短期內率先上路的減稅措施,就將增添更多債務負擔。彭炫通指出,減稅對股市來說是一大利多,但對債市卻是一大麻煩,畢竟在尚未加徵關稅的情境下,先行減稅恐導致稅收減少,加劇政府赤字惡化,導致公債殖利率居高不下。

 

事實上,市場已提前反映川普經濟學可能對債市帶來的風險。十月以來,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一路攀高,從三.七三%竄升至選前的四.二八%;而在大選開票當日,單日更彈升十五個基點至四.四三%。

 

十年期美債殖利率攀高  長期上看五%

 

蔡宗岸預估,「選後短期內,十年期美債殖利率可能會再上升二十個基點,至四.六%左右,並且在此區間持續震盪達一個季度,漲勢在明年年初才見趨緩。」而在中、長期走勢上,彭炫通則認為:「將有很高的機率攀升至五%。」

 

此外,現任總統拜登(Joe Biden)於二三年簽署通過的《財政責任法案》,將債務上限規範暫停至二五年一月一日。換言之,川普明年一上任,就得馬上面對龐大的財政赤字與債務上限僵局,若未妥善處置,且進一步擴張支出,可能引發主權信用評等調降,再次打擊美國政府公債評價,削弱價格,使得情勢已然嚴峻的債市雪上加霜。

 

公債告急,那麼,美國企業債有戲唱?

 

如果公債無利可圖,那麼,企業債能否取而代之,提供投資人穩健且豐厚的報酬?蔡宗岸坦言,川普的減稅政策對企業有利,加上美國經濟環境仍然強健,現階段企業債確實是更優於公債的投資選擇。

 

減稅不如預期  不宜過度加碼企業債

 

不過,蔡宗岸也提醒,相比川普前一任期,這一次他提出的減稅幅度較小,「上一次從三五%降至二一%,但這次是從二一%降至十五%,幅度跟過去比起來減少許多。」

 

對此,伊瓦森有同樣看法。他認為,川普可能會出於關注財政赤字,而縮小減稅規模,「例如,川普前一任期提出的個人所得稅減免,原本可能有望延長十年,但現在也許會縮短到三或四年。另外,他談到不對小費徵稅,這部分很可能會縮減規模。」儘管兩人對於企業債後市皆持正面態度,但由於減稅政策所創造的利多,恐不如市場預期,因此,在資產配置上,可以「適度」提高部位,搭上企業獲利成長的趨勢,但不宜過度加碼。

 

川普升高保護主義,揚言要對從墨西哥進口 的汽車課徵巨額關稅。

川普升高保護主義,揚言要對從墨西哥進口的汽車課徵巨額關稅。(圖/Getty)

 

川普築貿易高牆,新興市場烏雲密布?

 

回到川普的關稅政策,市場普遍擔心,這項傷筋動骨的措施不僅可能損害美國自身經濟,也恐對新興市場造成巨大打擊。原因在於,高關稅帶來的高通膨和高利率,將強化美元,進一步吸走新興市場的資金,並對其股市、債市等資產造成壓力。此外,關稅政策還可能衝擊新興國家的出口表現,導致其貨幣進一步承受壓力,長期陷入貶勢。

 

在一眾新興國家中,墨西哥目前被認為受害最深。作為美國第二大進口國,墨西哥的製造業與美國有密集的貿易往來,川普在競選期間多次揚言,要對從墨西哥進口的汽車課徵二○○%關稅。一旦川普築起關稅高牆,在墨西哥設廠的汽車製造業勢將面臨龐大壓力,進一步打擊當地製造業。美國總統大選開票當日,墨西哥披索兌美元匯率單日貶逾三%。

 

此外,東協近年對美貿易順差大增,也被認為是川普率先瞄準的加稅對象之一。以此來看,拉丁美洲、新興亞洲等新興市場重鎮,確實已被川普經濟學的烏雲籠罩。就短期而言,蔡宗岸預料,即使關稅大棒還不會快速落下,但只要川普喊出一些不利政策時,新興市場就有可能出現較劇烈的反應,「對於以當地貨幣計價的新興市場債券而言,債券回報也會受到限制。」

 

狂總統恐壓抑全球景氣,並加劇通膨恐慌,應該加碼黃金以求避險?

 

日前IMF確實因為預測明年地緣政治緊張升高,而調降全球經濟成長預測,但作為對抗景氣衰退風險的資產之一,今年以來表現強勁的黃金,近日卻出現罕見跌勢,並在十一月六日當天收跌逾三%,創下五個月來單日最大跌幅。

 

富蘭克林華美多重資產收益基金經理人劉曉如指出,當前通膨已回落,且美元相對強勢,「過去支撐金價上漲的多重因素消退不少,黃金的持有價值也隨之減弱。」

 

黃金避險  宜維持五%至一○%比重

 

另外,確定將重返白宮的川普,雖然各項政策恐壓抑全球經濟,但另一效應也可能是推動美元轉強,基於「美元與金價呈現翹翹板走勢」的過往慣例,也讓金價近期承壓。彭炫通則表示,儘管黃金仍是重要的避險資產,但由於金價波動較大且不易預測,「投資人往往不曉得何時該賣,何時該買。」他建議,投資人在配置黃金時應保持謹慎,將其作為資產組合的一部分,維持在五%至一○%的比重,應對市場隨時可能面臨的風險。

 

整體來說,為了迎戰川普2.0,未來一年該如何進行資產配置?

 

面對市場新局,各家投資機構普遍認為,在可預期的未來,「股優於債」將是兩大資產的基本格局,在投資組合的配置上,投資人可以根據個人風險承受度提高股票部位。彭炫通進一步建議,在主要市場中,「美股可以適度超配,台股也可以增加配置,而非台美的市場則持中性配置。」

 

債券布局上,彭炫通強調,「存續期間不宜過長,因此不建議配置長天期債券。」劉曉如與蔡宗岸也建議,相較長天期債券,中天期債券可以減少價格波動風險,是現階段更穩定的投資選擇。

 

此外,在信用風險較低、利率風險走高的情況下,非投資等級債的違約率可望降低,且能創造更好的息收報酬,亦可納入投組配置中。彭炫通指出,當前的非投資等級債殖利率達七%至八%,比起公債與投資等級債,即使納入風險考量,仍是值得適度布局的對象。

 

「在景氣尚未放緩的情境下,對於債券組合的配置,非投資等級債占比可多於投資等級債,而投資等級債則可多於公債。」蔡宗岸建議。

延伸閱讀
19歲被判會癱瘓,不妥協抓緊人生一瞬!楊玉欣:病是我的命也是我的,不能後悔重來
19歲被判會癱瘓,不妥協抓緊人生一瞬!楊玉欣:病是我的命也是我的,不能後悔重來

2019-10-23

病人不要化療,可以嗎?許禮安醫師:尊重病人自主權,才能重拾笑容
病人不要化療,可以嗎?許禮安醫師:尊重病人自主權,才能重拾笑容

2019-09-27

病人自主權利法上路半年!譚艾珍與歐陽靖簽署預立醫療決定
病人自主權利法上路半年!譚艾珍與歐陽靖簽署預立醫療決定

2019-06-13

《病人自主權利法》明年上路 民眾可預立醫療決定
《病人自主權利法》明年上路 民眾可預立醫療決定

2018-04-16

獨家民調》83.5%民眾支持病人自主選擇」 預約我的美好告別
獨家民調》83.5%民眾支持病人自主選擇」 預約我的美好告別

2016-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