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近期的台灣,也在油電雙漲的議題之後,又陷入另一波難題,掀起勞、健保等其他年金制度會有破產的疑慮。所以,在你我可見的未來,收入的每一分錢,都必須要做更好的運用,才能因應這失落的世代。
是在消費?還是浪費?
8點20分剛起床,因為住的地方離公司近,所以你睡得比較晚,手機那一端正傳來朋友APP一早「打卡」的訊息。來不及按「讚」回覆他,一路趕到公司,在公司附近的星巴克買了杯咖啡,開始了一天的工作。中午因為不像同事Ivy自己帶便當,所以選擇在公司附近外食。而同事Ivy也因為住的比你遠,所以每天必須留意自己上班時的工作效率,不然下班搭捷運回到家的時間就會很晚。
下午的社群網路很是熱鬧,你也有一搭沒一搭的回覆訊息,導致工作效率打了折扣。心想反正住得離公司近,比別人多出許多交通時間,即使工作延遲完成,到家時間也會比別人早。而且晚上7點半,還有和朋友約一起吃飯,因為公司就在市區裡,也不急趕著6點下班赴約。也許晚上11點過後,還可以約朋友去24小時的健身中心運動。
唯一的差別就是,每個月快到下旬,自己就會變成「薪光幫」的一員。更不懂為什麼,賺的錢不比別人少,而同事的生活好像也沒有節儉到看似不正常;但同樣工作幾年下來,別人的存款可以累積到近7位數,還有其他投資;而自己卻連5位數都很難突破,到底差別在哪裡?這時,就得檢視一下自己的生活開銷,到底是消費,還是浪費或是投資呢?
手機把我們變窮了?
根據國外新聞的報導,隨著智慧型手機與行動上網快速的普及,為了支付每月高額的「手機綁約費」、「通話費」與「上網費用」,幾乎已經開始排擠到生活上的其他開銷,讓生活品質逐將降低,這個現象在台灣亦然。
動輒每月至少1,350元~1,750元的電信費用,還不包括當初搭配不同方案購買新機的費用,手機從0元到7,000~8,000元不等的開銷。然而,詢問大部分的人最常使用的功能,大多數是上網路社群分享彼此的資訊為主。當然有人會說:透過手機APP程式,打電話或傳簡訊都不用錢,且可以提供許多生活上的便利性。
在這裡並沒有要反對使用智慧型手機,因為這是未來的趨勢。但是「追逐在科技趨勢的前端,要付出的代價卻是所費不貲」。以數位相機為例,價格隨著時間貶值的速度之快,2年前的產品,現在可能已成電子廢物。
或許可以想想,你的手機幫你賺了多少錢?如果你使用智慧型手機,只是在網路社群上分享資訊居多,那就不需要追逐最新型的智慧型手機,也許5,000元以下的智慧型手機就可以替代了。而隨著都會區WiFi(Wireless Fidelity,無線上網通訊)建置的普及(現在幾乎很多店家都提供免費的WiFi上網),也可以省下手機「動態上網」的網路開銷。因為當你下載了網路流量監控的APP程式,你就可以知道每月吃到飽的方案,到底是便宜誰了!
除非你能運用智慧型手機創造出「產值」的人。譬如是美食專欄的部落客,四處打卡分享心得,有廣告或出版等收入;或者你加入一個研究權證投資的網上社群,隨時交換投資賺錢的專業祕技;還是你不時要仿效用一根迴紋針換一棟房子的網路故事,又或是你的工作需求,需要即時回覆客戶的資訊,才能爭取到訂單……等。不然,暫緩追逐在趨勢的前端,就可以幫你每年多存下1.5萬~2萬元,但你也並不會失去跟未來趨勢接軌的機會。
小心!喝掉一部百萬房車的咖啡
對許多上班族而言,早上喝一杯咖啡,是代表一天工作開始的重要儀式,而連鎖的咖啡專賣店,所營造出的品牌與氛圍,更讓這過程增添一分品味的優雅。
用故事提升產品價值,反映在品牌的價格上,是企業一直以來努力的方向。但如果你分辦不出手上咖啡香醇程度的差別;只是為了準備迎接一天工作壓力的心情調適。也許越來越多的平價咖啡,是可以考慮的選項。
因為動輒百元起跳的品牌咖啡,與速食店或便利商店,50元有找的咖啡,中間價差可到100元,如果每天一杯,1年價差3.6萬,30年累積下來就有108萬元,也能買上一台百萬房車。如果以每月工資30K計算,那已是3年的工作收入,更別說一天要喝兩杯的人(象徵一天開始與結束)。
要存錢,並不是意味著要調降你生活的舒適度,且開始變得「摳門」,只是你的人生還有其他的理財目標想要達成;「在日常生活上,把資源重新分配,是靠自己簡單就可達到的一件事」。
自己煮比外食省?
這個答案對多數單身者而言,恐怕很難認同。因為光是採買與料理食材所花費的心力,可能讓許多人在試過之後就喊放棄。但是隨著油電與物價的飛漲,學會如何有效率的打理這一切,才能保住自己不斷縮小的荷包。
但對家庭而言,這個答案是很肯定的。因為1顆高麗菜的價差可以從20元到200元,但外食的售價從來只會跟著調漲不會調降;無怪乎有人可以用3,000元打理一家3口人,1個月的伙食開銷;而3,000元可能還不夠1個人1個月的外食費用。1年下來至少可以多存3~5萬元。
但重點是,不管家庭或個人在跟進的同時,你可能要開始學習一些方法;譬如:烹飪的技巧、如何節省料理的能源開銷、去哪裡採買便宜的食材、正確延長保存食材的方法……等。長期下來,除了可以節省一大筆費用,吃得也健康,這樣的投資一舉數得實在划算。
用通勤距離換存購屋自備款
隨著捷運路網的建構完成,讓通勤時間大大的縮短。如果你真的想要存錢,重新選擇租屋的地點,是可以讓你從新思考的議題。因為同一條捷運線上,不同的捷運站每月的租金價差,少則5,000元,多則10,000元,甚至還可以跨不同路線考量(詳附表)。這樣1年就可以讓你多存6~12萬元。
如果你更聰明一點,願意多花15分鐘搭2~3站公車轉乘捷運,租金還可以再便宜1成,或者居住空間可以更大。而公寓與大樓的選擇;省下的管理費,加上公共水電費的支出,又可以讓你1年至少多存2~3萬。加總起來的差距,1年少說多存10萬元。單身者也可以從套房改選與人合租,達到更大的效果。
運動就是要花錢?
很多上班族會選擇加入市區的健身中心,因為強調24小時可以運動。因應不同的參加方案,1個月只要繳1,000~3,000元不等。換算成每天的費用,真的是便宜又划算。如果你本身有運動習慣,這樣的確是物超所值。但若想藉由上健身房讓自己運動,那麼你是真的每天去嗎?還是每個星期去?萬一換工作,也換地方居住呢?預繳的費用可能付諸流水,因為距離拉遠了,你還會去運動的機會,機率可能又更少了。
如果是為了健康著想而運動,專家建議:每天提前一站下車走回家,也可以達到運動的效果;或者住家附近的學校操場也是不錯的場所選擇。
學會轉念 延長舒適生活到一輩子
當全世界各國的社會福利制度,都面臨少子與高齡化的財政窘境問題時,可預見的未來,一定是繳費(付出)更多,福利(領的)更少。如果你能換個想法,改變自己的支出習慣,也許會影響一陣子的生活舒適度;但靠多存下來的每一分錢,就能延長自己舒適的生活到一輩子,應該是個不錯的改變與選擇!
挑戰你存錢到哪個境界?
不同存錢版本的差別,在於達成難易度或改變的程度,讀者可以自行參考,換個念頭改變習慣,現就來挑戰存錢的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