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媒體人陳安儀近幾年成為網友諮詢親子教育的專家,其中,「教育小孩理財」絕對是名列前茅的諮詢項目。她認為,理財教育能否成功,除了家長們要言行合一,更要有「放手的勇氣」。
媽媽真偉大!在親子理財這件事情上,似乎真是如此,這樣的現象也許從網路上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愈來愈多媽媽部落客在網路上分享媽媽經,其中,資深媒體人、媽媽部落客陳安儀,近年來將事業重心轉向經營作文、親子烘焙教室,在她的部落格「陳安儀的筆下人生」中,常見她分享教養小孩的觀點,儼然成為廣大網友眼中的「親子教育專家」。
然而,在網友們眾多的諮詢問題裡,陳安儀最常被問到的,就是「如何教小孩理財」、「該幫小孩做投資嗎」、「怎麼給小孩零用錢」,她謙稱自己不算擅長理財,既不會買股票,也不會炒房地產。至於如何培養理財觀念?怎麼給小孩零用錢?她倒是有一套獨特方式。
剛開始,陳安儀也像許多父母一般,每周給孩子五十元零用錢,但由於工作忙,常忘記定時發零用錢;再者,她也思考「每周發五十元」的時間太短、金額太小,小孩很容易在欲望當下,很快地就把手中的零用錢花完。於是,她決定改變方式,在過年時把將近三千元的壓歲錢,作為一整年的零用錢,給孩子們自行保管運用。
「我們家稱為『年度預算金』。未來這一年內不管是錢花光了或者遺失,媽媽絕不再給錢。」不過,從每周領五十元,到一次領三千元,對孩子們來說,應該需要很堅定的意志力,才能克制消費的欲望吧?
第一課:別怕他亂花 零用錢讓孩子自主
沒錯!但是陳安儀通常不會強加干涉孩子們的花錢方式。「許多家長以為孩子們拿到錢就會亂花,因此設下一堆限制,這對於建立理財觀反而沒有幫助。」她鼓勵家長要有放手讓孩子獨立處理金錢的勇氣。
這是陳安儀「媽媽理財經」的重要一課:放手。
她強調,零用錢的本意就是「孩子能自主支配的錢」,與其教孩子投資知識,倒不如讓他們實際把金錢拿在手中,自由地換取東西,才能對「錢」有更具體的概念。
也就是說,要學會「花錢」,得先了解錢的功用、用錢的樂趣,孩子才會對「賺錢」、「存錢」有嚮往,然後從「克制欲望、釐清欲望」的過程中,學會「愛惜物資、珍惜金錢」,用最少的金錢得到最大的滿足與快樂。
她舉例,家裡的姊姊因為個性大方,第一年,五個月不到就把「年度預算金」都花光,剩下的七個月沒錢可用,「算是學到教訓了。」後來有一回為了學習跆拳道,想買一套道服,但是認為一千六百元的價格太貴,因此姊姊便從網路拍賣找二手貨,最後竟然以四百元買回合意的服裝。
第二課:有勞才有獲 別讓成績與零用錢掛勾
在這樣的訓練之下,孩子不僅買東西前養成詢價的習慣,也建立「不一定所有東西都要最新、最好」的觀念。
在本次的調查中也發現,近五成的家長會干涉孩子的用錢決定;而進一步分析,若能讓孩子自主用錢,在存錢、記帳的比率也相對較高。
調查中的另一發現,是超過兩成的孩子會因為「考試成績好」而獲得額外零用錢。對此,財金智慧教育協會理事李秀慧並不建議,她強調,給零用錢的目的,並非為了控制孩子,而是為了讓他們擁有財務自主權。這也符合著陳安儀「媽媽理財經」的第二課:讓孩子懂得「有勞才有獲」。
她強調,家長若把零用錢當做獎懲工具,支配孩子的行為表現,可能養成小孩「為錢讀書」,或是變成「習慣拿錢控制別人」,反而讓孩子的理財觀得到負面效果。
她的作法,是除了發放年度預算金這種「基本工資」之外,如果有通告需要兩個孩子配合前往,或者孩子們在親子教室幫忙打掃收拾,陳安儀會再另外給予報酬,讓孩子們明白,只有靠勞動與努力才能賺到更多的錢,世上沒有不勞而獲的美事。「但考試成績、做家事、做功課這些分內工作,是不會得到報酬的。」她說。
她建議,讀書是為自己,不是為錢,最好不要將考試成績與錢連結。家長若想鼓勵小孩成績進步,不如以「小孩最想要的事情或行為」作為獎勵,而非以金錢當誘因。
「不過,無論什麼樣的專業建議,最根本的還是父母身教。」陳安儀強調,父母有什麼樣的消費習慣,孩子就有什麼樣的消費行為。親子理財這堂課,要用功的不只是孩子,父母怎麼教、怎麼示範,的確也是影響孩子一生的功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