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釀錢災 金管會禁永豐銀停賣一年 TRF 為何從金雞母變成麻煩?

釀錢災 金管會禁永豐銀停賣一年 TRF 為何從金雞母變成麻煩?
永豐銀TMU部門不當銷售TRF,遭金管會勒令停止該商品交易1年,處罰極重。

張舒婷

金融風雲

攝影/聶世傑

907期

2014-05-08 13:07

過去一年多來,TMU(金融行銷部門)是挹注各大銀行獲利的主要來源,如今卻因為業者銷售TRF(目標可贖回遠期合約)不當,成為金管會的金檢對象,同時也成為投資人和銀行本身的未爆彈。

四月二十八日晚間,金管會發布最新裁罰令,除了糾正永豐銀行的金融行銷部門(Treasury Marketing Unit,簡稱TMU)業務推銷不當,更暫停永豐新承作「目標可贖回遠期合約」(Target Redemption Forward,簡稱TRF)商品交易一年。


出手之重 震撼業界


這是有史以來,金管會首度暫停銀行業者某項金融商品業務長達一年,出手之重,震撼業界。

這起事件的主角有兩個,首先是TMU,這是指銀行內專門對企業提供金融商品銷售與交易的部門,同時,也堪稱是近年來國內許多銀行業者最重要的獲利成長動能之一。

「二○一二年以來,TMU已成為台灣銀行業者的主要成長驅動力之一。」高盛證券在五月二日發布的最新報告當中如此評論,根據這份報告,一三年國內主要銀行TMU的手續費收入均較一二年大幅成長,其中國泰世華與台新銀行的成長幅度皆超過五成,永豐銀行則將近五成,成長幅度相對低一些的玉山銀行,也繳出了年增一七%左右的成績單。

由於業務大幅成長,TMU在各銀行的角色也逐漸吃重,在高盛的報告中揭露,一三年此業務對永豐銀行的營收貢獻度在國銀中最高,約達一六%,台新、富邦也達一○%以上。

不過,這個在過去兩年儼然成為各家銀行金雞母的部門,如今卻陷入風聲鶴唳的緊張氛圍中;金管會主委曾銘宗表示,日前對包括永豐銀行在內的九家銀行進行TMU業務金檢,除了永豐之外,目前確定至少還將對三家銀行陸續開罰。一時之間,各大銀行TMU籠罩於不確定性的低氣壓中,甚至被其他部門同仁戲稱為「麻煩製造部門(Trouble Making Unit)」。

他們惹了什麼麻煩?這就要提到事件中的第二個主角:TRF。簡單地說,銀行TMU不當銷售人民幣TRF,就是這一回令金管會震怒的違規事實。

所謂TRF,是一種與匯率連結的衍生性金融商品,其遊戲規則基本上就是商品發行者與客戶之間「對賭」未來匯率方向,合約會設定「中止價」、「執行價」及「保護價」;以「客戶看好匯率升值」的商品合約為例,中止價的意義是「升到這裡合約自動終止」,客戶必須獲利落袋,得到「本金×匯差」的利潤;執行價可解讀為「損益平衡點」;至於保護價,就是「貶到這裡必須補繳保證金」,否則就得被迫認賠出場,並且,賠的錢不是「本金×匯差」,而是「本金×匯差×槓桿倍數」,目前市場上較常見的槓桿倍數為兩倍。


銀行當仲介 穩賺不賠


從上面的描述,可以體會到TRF的三個特質,第一是複雜難懂,第二是獲利有限、虧損無限,第三則是高槓桿倍數;而這三大特質的共同意義就是「高風險」。但在過去幾年,由於人民幣升值趨勢明確,即使人民幣TRF被歸類為高風險商品,但是「利用TRF壓寶人民幣升值」,依舊漸漸成為全球最普遍的理財運動之一。

不幸的是,今年二月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走貶;四月上旬,摩根士丹利證券發布相關報告,有趣的是,這份報告的主旨並非揭露危機,而是分析各國匯率後市展望。報告認為,由於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已經接近目前多數TRF所設定的六.一五到六.二元保護價區間,因此短期內可能出現一波人民幣拋售潮。報告並估計,人民幣在貶破六.二元後,每貶○.○五元,將造成全球人民幣TRF每月損失一億美元。

然而,過度利用TRF壓寶人民幣升值的問題,在台灣恐怕更加嚴重。

金管會官員透露,早在去年底,部分外幣波動劇烈,已有一批客戶不堪損失嚴重,一狀告到金管會去,當時金檢局已開始祕密調查各銀行TMU銷售TRF的違規情節。

直到今年,人民幣匯率重挫,不少客戶更是損失慘重。行庫財務部主管指出,目前多數銀行設定的保護價是人民幣六.二五元兌一美元,如今人民幣貶破此關卡,許多客戶只能認賠殺出,多名受害者憤而向金管會投訴,也讓銀行銷售TRF的種種亂象浮上枱面。

據金管會查核結果,永豐銀行遭懲處的原因,包括未充分揭露商品內容及風險、未適當評估客戶風險承擔能力與商品適合度、未考量客戶實際交易需求與承擔能力,並有資格不符人員協助銷售相關商品等。既然曾銘宗強調「還有業者待罰」,意味類似的現象,並非永豐銀獨有而已。

行庫主管透露,依規定,TRF應該只能賣給總資產超過三千萬的專業投資散戶、五千萬元之法人,但部分同業為了搶生意,竟然賣給早餐店、小吃攤這種完全不符合資格,也無外匯避險需求的業者。

此外, TMU人員至少須符合有衍生性金融商品相關執照、在國內外金融機構相關部門實習一年以上、曾研習相關課程三個月以上等資格,不過某金控的財管部門高層透露,部分銀行讓相關人員在來不及接受充分訓練的情況下,匆匆上陣,本身素質不佳,對不少產品屬性和風險程度,往往也一知半解。曾銘宗也說,這次重罰永豐銀的原因之一,正是其銷售人員竟然一項資格都不符合。

為何銀行亂賣?又為何投資人願意亂買?一來是因為,對銀行來說,銷售TRF等外匯衍生性金融商品,基本上是「穩賺不賠」的生意。高盛證券分析,台灣銀行業者在人民幣TRF的遊戲中,與國外大型銀行或投資銀行有所不同,不是「發行者」,而是「仲介角色」,銀行主要是引進國外大型銀行的商品,售予國內客戶。換言之,國內銀行銷售TRF,只賺佣金,而不用承擔商品本身的對賭風險。

以目前行情來說,每筆TRF交易的主流名目本金為一百萬美元;一筆一百萬美元的交易,銀行約可賺到約三千到一萬美元佣金,對於主要業務利潤已微乎其微的銀行業者來說,算是相當豐厚。

因此,只要能賣出,銀行幾乎就確定賺錢。尤有甚者,「銀行通常會向操作TRF的客戶要求擔保品,但在台灣,業者卻不一定會這麼做,尤其是熟客。」高盛在報告中指出。

更悲哀的是,目前主管機關對於人民幣TRF的災情,幾乎無從評估,當記者去電金管會及央行詢問相關人員國內投資TRF總額時,得到的答案都是「很難釐清」、「不知道」;而某行庫主管則表示,由於很多客戶在台灣、香港都有操作人民幣TRF,依其評估,台灣客戶在兩地投資總額應在一百億美元以上,潛在損失則為二十至三十億美元。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強調,TRF不應該銷售給不適合的客戶對象。(攝影/劉咸昌)


散戶賺賠 要追究銀行


而摩根士丹利則評估,若台灣所有銀行都被金管會要求必須全數回補TRF部位,必須在現貨市場買入三二○億美元。由此可見,金管會接下來的態度,直接攸關這場風暴對銀行業的衝擊程度;目前來看,過去兩年靠著熱賣TRF而高速成長的銀行獲利引擎TMU,今年成長力道恐難延續,而若接下來金管會斷定銀行必須為不當銷售的結果負責,則無疑是對業界投下一枚震撼彈。

「產品本身是中性的,但不能賣給不對的對象。」曾銘宗表示,近期雖有部分中大型企業主向金管會投訴,但金管會認為,這些公司普遍設有財務部門、專業的財務長和財務操作經理人,有充分的風險評估和管理能力,本來就應當自負盈虧;但部分民營銀行銷售給一般散戶,對散戶來說,TRF太過複雜,不論客戶賺賠,都應追究銀行責任。

至於這樣的說法是否將是金管會未來處理類似問題的準則,仍待觀察;但就「治本」來說,相關單位仍有重要功課要做。

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說,基本上,銀行業者銷售TRF等衍生性金融商品的內規,以《銀行辦理衍生性金融商品業務應注意事項》為圭臬,同時也應遵守《金融消費者保護法》,因此有必要從法規面再予修訂。

曾銘宗則表示,未來一到兩個月內,將著手修改《金融消費者保護法》,進一步嚴格規定金融機構的商品契約及風險揭露。金管會預定將在五月上旬邀請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簡報,釐清更多台灣投資人面臨的問題後,再確認修法方向。


TRF
TRF(Target Redemption Forward,目標可贖回遠期合約)為一種匯率的衍生性金融商品,1993年國內正式開放外幣對外幣匯率選擇權商品,央行也將TRF歸類為其中一項。
原則上,TRF交易每個月計算一次盈虧,如果客戶賭錯匯率方向,又不願選擇平倉,就要增補保證金部位,直到合約期限終止;否則就必須斷頭,認賠殺出。

延伸閱讀
為賺理專口中350萬權利金,她慘賠6千萬...退休之際卻負債累累,那年人民幣TRF投資下的受災戶們
為賺理專口中350萬權利金,她慘賠6千萬...退休之際卻負債累累,那年人民幣TRF投資下的受災戶們

2023-01-06

人民幣TRF讓投資人慘賠逾732億元 銀行呆帳達168億元
人民幣TRF讓投資人慘賠逾732億元 銀行呆帳達168億元

2018-04-25

損失總額高達4兆  到底TRF在鬧什麼?
損失總額高達4兆 到底TRF在鬧什麼?

2018-03-22

國會觀察》浩鼎案、TRF、PM2.5……都問到要害 這些菜鳥立委  兩個月讓官員皮繃緊
國會觀察》浩鼎案、TRF、PM2.5……都問到要害 這些菜鳥立委 兩個月讓官員皮繃緊

2016-04-07

產業衝擊》客戶若爆大規模違約潮  保證金須自行吸收 掃到TRF颱風尾  銀行業恐大賠790億
產業衝擊》客戶若爆大規模違約潮 保證金須自行吸收 掃到TRF颱風尾 銀行業恐大賠790億

2016-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