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普家康:不走自己的路不行

普家康:不走自己的路不行

喝乾淨的水對每個人很重要


成立邁入第二十七個年頭的普家康,說是台灣經濟先鋒部隊一點也不為過。當年楊鐘祥董事長一人,從零開始研發技術、創建品牌,再單槍匹馬走遍世界推銷MIT產品,過程即使非一路坦順,卻也因為挑戰不斷,激發出與時俱進的洞察力與靈活度,緊緊掌握住市場需求趨勢,如今不僅在西班牙及美洲皆成立分公司,更成功將逆滲透淨水器行銷至七十多個國家,獲得多項專利及認證,成為淨水產業的世界知名廠牌。

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水資源越來越珍貴的當下,只要去一趟家電賣場,就能看到琳琅滿目強調各式功能的淨水器或飲水機擺在明顯位置。其實早在大眾意識到淨水器應該列為生活必備品之前,一九八九年成立於台中的普家康,即已積極投入淨水技術研發,多年來除了以自有品牌推出逆滲透淨水器,更是知名大廠指名合作的ODM廠商。

積極參展 與國際接軌

相較於今日的成績,楊鐘祥回想當初為了讓「太空人喝的」逆滲透淨水器普及化,可是費盡一番功夫。因為早期只能從美國原裝進口,訂貨不易又經常延遲,往往需要等待多時才能交貨到客戶手上,不確定性風險相當高,於是原本從事機械產業的他,體認到「不走自己的路不行」,決定投入逆滲透淨水器的研發與製造,初期以內銷台灣市場為主,後來隨著完全掌握關鍵零組件與技術,再取名PURICOM作為廠牌名稱,要「反客為主」進軍歐美等國際市場。

為了貼近市場並拓展外銷,「一卡皮箱打天下」的故事也在楊鐘祥身上上演。他帶領普家康造訪過五十多個國家,並積極參加世界各地展覽,像十七、八年前已經出現在淨水產業最具指標性的荷蘭Aquatech展,早於台灣甚至中國任何一家同業,之後隨著每一年推出新產品,足跡又遍及美國WQA Aquatech、杜拜WETEX、印度Water EXPO和土耳其水資源展等地,因為楊鐘祥始終堅信「參展有助於了解國際趨勢,尤其在資訊時代,一旦沒有跟上,過去的努力就白費了,算是必要投資。」

提昇品牌價值與布局海外市場的成績有目共睹,普家康二〇〇六年再於西班牙成立歐洲營運總部,許多品牌廠商也陸續找上門尋求合作機會,經營之路走得穩健又踏實,雖然二〇一四年遭遇埃及不肖廠商要求合資設廠而被設局詐騙,導致投資失血資金商品有去無回,但楊鐘祥面對這一樁慘痛經歷已能釋懷,並且願意反求諸己當成警惕,激發出更強盛的生命力跟戰鬥力,特別是眾多競爭者正在背後仿效追趕,他明白一時的受挫不足為意,唯有不斷創新,普家康才能永遠站穩腳步、保持領先地位。

投入研發 拉開競爭差距

目前普家康台灣總公司員工約一百五十位,研發部門人員就有十五位,占十分之一強,足以見得楊鐘祥對於研發創新這一環節的重視。如果有機會翻閱這幾年的產品型錄,會進一步發現普家康出品的淨水器,全面導向輕薄短小、體積縮減且功能提昇的機型,以符合歐美高階消費者期望精品化的訴求。特別是四、五十年來,市售逆滲透淨水器大多仍然採取裸裝設計,但普家康決定賦予外殼包覆,並且不只是將設備放進精緻外殼而已,零組件全部升級,體積縮小至少一半,顯得更加輕巧精緻。

另外,研發設計團隊還依據各國喜好與風土民情,將高第建築特色造型、佛朗明哥裙擺舞動、印度泰姬瑪哈陵風格延伸成為機殼裝飾圖案,同時考量現代居家空間有限,單身族和租屋族比例增加,接連推出可安裝在櫥櫃畸零角落的瘦長機型,以及全世界第一台免安裝、只要插電就可供應乾淨飲用水的逆滲透淨水器。這些創舉除了贏得廣大消費者喜愛,同業之間無不公認普家康拉開競爭差距,保有技術領先優勢,難怪能夠因應時代需求變遷,年年都有驚艷市場的產品問世。

從一台逆滲透淨水器要價五至六萬,只有收入較高的人買得起,近年來隨著技術提昇與進行量產,加上環境議題與健康意識抬頭,淨水器已從奢侈品轉變成人人買得起的生活必需品。一直站在這股產業趨勢浪尖的普家康,自然因此受惠並且逐步擴展規模,二十七年之間從每個月生產不到兩百台躍升成兩萬台,然後經過多年籌備興建,位在嘉義大埔美精密機械園區的新廠房,也預計今年第四季投入生產,業績可望持續增長。

不過公司規模再大、品牌知名度再高、銷售業績再好,從年輕便以工作和研發為樂的楊鐘祥,即使正準備交棒給年輕一代,身上背負的責任感則越加沉重,因為他體認到「喝乾淨的水對每個人來說很重要,所以賣淨水器是一份不折不扣的道德良心事業」,尤其過去不曾為了削價去競爭,而降低品質控管與忘卻精進技術,現在更不會退讓這些原則底線,失去既有優勢利基。他希望傳承經驗之際,這些信念也能夠奉為普家康的經營圭臬,確保大眾都能喝到乾淨純水。

陳健民淡笑看一切

「要穿哪種鞋去坐牢,我都想好了」

 

採訪戴耀廷多次的《傘裡傘外:民主前夕的香港故事》作者陳奕廷,形容戴耀廷像是「唐僧」,在一國兩制底下,向來只有法治、沒有民主的香港,覆誦著他對民主、愛與和平的想望,終在這座城池裡激起一片迴響。

 

彼時和戴耀廷一同掛名發起「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運動的,還有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陳健民和牧師朱耀明,三人並稱「佔中三子」。發起佔中前,陳健民和中國連結極深,他是首位將「公民社會」概念帶往中國的學者,穿梭在民間團體、官方機構間的溝通橋樑。為了保持在中國做事的空間,劉曉波發起《零八憲章》連署時,陳健民身邊不少朋友都簽了,但他沒簽。

 

掛名發起佔中後,陳健民隨即被警告別去中國,連澳門也別踏入。但陳健民與戴耀廷一樣從容,他說自己二十九歲那年,一口氣拿到五個學校的獎學金,包括美國耶魯,卻因一眼視網膜剝落,住院個把月,兩側病友和他同樣症狀,最後都失明了。這一經驗讓他瞬間從「溫拿」(winner,勝利者)的同溫層墜落,也開始對人生有不同體悟,知道生命不會永遠掌握在手中。「雨傘運動後,我兩隻眼開白內障手術,現在看東西一片模糊,但我不擔心,人生就是很多可能嘛!」

 

這幾年,陳健民開始跑馬拉松,還報名了二月的一場半馬,「還好我們案子四月才宣判,我還能去跑。跑完去坐監,順便在裡面練跑,連要帶哪種鞋進去練,我都問清楚了。」

 

陳健民

 

戴耀廷恐遭判七年

「從社會得到太多,該付出代價了」

 

一四年九月二十七日,學生佔領政府總部旁的公民廣場後,戴耀廷在二十八日凌晨宣布「佔中」開始,「那天我站在台上講話,我兒子那時高中剛畢業要上大學,他在現場拉著我褲頭,怕我掉下去。」

 

宣布「佔中」後,隨即招來「騎劫學生活動」等批評,「其實當時的心情是,我們這些中年人,從香港社會得到太多,我們是享受經濟成果的一代人,也該為這社會的進步付出代價了。」回想當夜,戴耀廷沉吟:「我們最怕的是武力清場,絕不能讓學生受傷,就讓我們在前線吧!」只是那當下,整場運動早已不在他掌握中,也偏離他原本籌畫的「佔中」藍圖。

 

就這麼登高一呼「佔中」開始,讓戴耀廷等人一八年十一月被控「串謀公眾妨擾」、「煽惑公眾妨擾」及「煽惑他人煽惑公眾妨擾」等罪名,最高刑期恐判七年。諷刺的是,法庭上,證人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李立峯所提供的調查顯示,參與「雨傘運動」的群眾裡,只有六.五%是為了「響應和支持(佔中)三子」而來。

 

即使參與「雨傘運動」的一百二十萬人中,只有少數是為了三子而來,但檢方並未打算放過他們。「你看這九名被告是被仔細挑選過的。」曾因關心土地開發議題聲名大噪、一六年選上香港立法會議員的朱凱迪分析,除三子之外,其餘六名被告包括:兩位現任立法會議員公民黨陳淑莊、社福界出身的邵家臻;當年擔任學聯常委的張秀賢、鍾耀華;民主黨的李永達和社民連副主席黃浩銘。這些人與其所屬團體,皆為北京眼中的反對派。

 

這些人雖在「雨傘運動」期間拿過麥克風、當過主持人,但朱凱迪質疑:「拿過麥克風的大有人在,為什麼偏偏挑他們?因為最直接的影響是,判決可能讓兩人失去議員資格。」能使如今已是議會少數的民主陣營,人數更顯單薄。

 

另一個更深層的目的,則是要把恐懼感深植香港人的內心。朱凱迪說,戴耀廷等人的形象「都是很斯文、書生類型」,他們所代表的則是,香港從六四以後摸索出的一條抗爭路徑——以最和平方式、道德訴求來號召公民上街,透過人數優勢癱瘓城市日常,迫使當政者妥協。「連這樣形象的人都要被告,未來和他們形象相當的人在行動前,內心都會先有一層陰影了。」

 

雨傘運動後的這四年,香港政府不斷用法律訴訟來恫嚇異議者,尤其現任香港眾志祕書長的黃之鋒,最能體會箇中滋味。「雨傘後一六年的立法會選舉,民主陣營裡不同主張的人紛紛選上,香港眾志的羅冠聰二十三歲當上議員,那時大家感覺真的很棒。」但選舉過後一切都變了,一六年六名民主陣營新科立法會議員,因為在宣誓就職時呼喊口號、改編誓詞而遭到取消議員資格,導致民主派陣營議員席次未能過半,而公民團體也陸續面臨訴訟、坐牢。

 

一七年黃之鋒也因為佔領公民廣場的案子坐牢一百天,一九年還有其他官司等著宣判。官司未了結,黃之鋒現在每天晚上六點都得去警察局報到,以示自己沒有潛逃。「不過我們的狀況比過去台灣的黨外好多了,黨外的刑期長得多啦!只是我們現在不是一國兩制,只剩一國一.五制。」

 

戴耀廷

 

香港「法治已失守」

立法、修法兩把刀,架在港人頭上

 

走上街頭得面臨官司,參選進入議會卻被取消資格,四年下來,香港的政治空間愈見緊縮,北京甚至透過各種立法工具設下紅線。「像是最近討論的《國歌法》,條文規定播放國歌時應當肅立,舉止莊重。」朱凱迪說,除了要立《國歌法》,立法會議員宣誓的規章也增加「宣誓時要播放國歌」,「未來民主陣營的人選上,宣誓時播國歌你要怎麼辦?你不表示敬意,他可以取消你的議員資格,或可用《國歌法》辦你。政府現在就是有很多招可以玩你啊!」

 

「過去香港沒有民主但有法治,但如今法律成了打壓的工具,法治已失守。」戴耀廷苦笑,「現在是很糟的時刻,但下一步可能更糟。」下一步,香港政府可能進一步推動《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引進中國對國家安全的概念,在香港確立叛國罪、分裂國家等行為,讓香港的自由受到威脅。

 

黑夜漫漫,行道遲遲,何日見曙光?戴耀廷仍是笑,「這幾年不過是香港公民抗命的起步,要懷抱希望。」懷抱希望蟄伏在這既非荒漠、也非沃土之處,熬過闇夜。

 

延伸閱讀
專題/百年車站、鐵道公園好懷舊!秋天就去新北市山佳感受「煤」好時光
專題/百年車站、鐵道公園好懷舊!秋天就去新北市山佳感受「煤」好時光

2018-09-11

全台灣最美的濱海支線 八斗子車站
全台灣最美的濱海支線 八斗子車站

2019-11-27

建築師妙手回春 國王十字火車站迎繁榮
建築師妙手回春 國王十字火車站迎繁榮

2017-09-06

《鐵路新徑界》展出嘉義車站永續新貌
《鐵路新徑界》展出嘉義車站永續新貌

2024-05-02

小火車直達阿里山車站,林鐵中斷15年拼7/1全線通車!雄獅栩悅號5/24首航,2日遊獨家路線曝光
小火車直達阿里山車站,林鐵中斷15年拼7/1全線通車!雄獅栩悅號5/24首航,2日遊獨家路線曝光

2024-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