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感謝與承擔」之後最重要的事

「感謝與承擔」之後最重要的事

2016-05-26 11:28

新政府最重要的事,不是規畫產業轉型或創造政策誘因,而是大力鬆綁法規,讓民間人才與資金得以發揮,立法修法時廣納民間聲音,才能迎接新時代的到來。

GDP(國內生產毛額)連三季負成長、景氣燈號連十藍、出口年增率連十五黑的狀態下,台灣經濟真正的問題是來自哪裡?


台灣的經濟形態,向來是以加工出口與進口替代為主,出口主要市場也變成中國。因此,隨著中國經濟成長衰退,不只台灣,許多國家的資本市場與出口經濟,全都因而熄火,而且依賴中國市場越深的國家,受傷越重。


這也就是台灣經濟目前最大的難題。台灣的經濟靠出口,但許多產值都依靠中國的生產力與消費力來創造。而且外包勞力的部分越高,對國內經濟的損害越大(那些勞力所得如果留在台灣,將會創造多次的經濟循環)。


新政府顯然也明白這些問題,雖然沒有明確宣示,但「加速產業轉型」、「擺脫中國影響」、「建立自身優勢」,將是長期提振台灣經濟與國家競爭力的核心思惟。


最明確的政策,除了「五大產業」之外,就屬於「新南向政策」。東南亞市場除了有明確的人口紅利與經濟成長動能,再加上長期與台灣關係密切,只要配合產業與勞動政策(降低工時、提高薪資、創造非典型勞動等),將讓台灣得以從備受中國經濟牽制的島國,轉向成為東南亞甚至亞洲經濟體的新典範。


但是,要轉變台灣的產業與勞動形態、面向新市場,其實最大的問題根源不在經濟政策,而在教育、媒體、法人與法規。僵固的人才結構與資本市場,才是造成政府高喊產業轉型、提倡創新多年,卻只能緩步前進的原因。


而說穿了,卡住教育自由化、資本自由化的,也只有法規制度,與諸多主導法規研議的法人單位。六年來我投身台灣的創業環境改革,參與數十場政策及法規會議,三年前寫下了「原來我們輸在政府」的感想。

新政府最重要的事,不是規畫產業轉型,不是創造政策誘因,而是大力鬆綁法規,調整法人結構。讓民間人才與資金活力得以發揮,在立法修法時廣納民間的聲音,我們才能真正迎接新時代的到來。

(本專欄由詹益鑑、鄭博仁、客座作家群共同主持)

延伸閱讀

投資美國新創的機會來了
投資美國新創的機會來了

2024-05-15

創投是否會被人工智慧取代?
創投是否會被人工智慧取代?

2024-04-17

獨角獸來自加速器的時代
獨角獸來自加速器的時代

2024-03-20

創投該有創業經驗嗎?
創投該有創業經驗嗎?

2024-02-05

陸歸精英將是台灣下一個優勢
陸歸精英將是台灣下一個優勢

2024-01-10

台灣新創投資與全球脫鉤的主因
台灣新創投資與全球脫鉤的主因

2023-12-13